内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8590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上高效且低成本制备碳原子数8~15的内酰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不生成硫酸铵等大量副反应产物地进行环状肟化合物的重排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下述芳香族化合物A存在下,于非极性溶剂B中,使右述式(1)(式中,m表示7~14的整数)所示环状肟化合物重排,生成右述式(2)(式中,m与上述相同)所示内酰胺化合物,所述芳香族化合物A在构成芳香环的碳原子上键合有离去基团,而且含有杂原子或含有键合有吸电子基团的碳原子作为构成芳香环的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医药、农药、染料、聚酰胺等的原料等有用的碳原子数为8~15的。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碳原 子数为8~15的环状肝化合物的重排反应制备相应的内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以环状肟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所谓的贝克曼重排制备相应的内酰胺类 的技术在工业上是非常重要的。以往,为了进行该类制备,采用化学当量 以上的发烟硫酸起作用的方法,问题在于副反应生成的大量硫酸铵的处理。鉴于该问题,公开了使用芳香族化合物作为对环境负荷小的贝克曼重 排催化剂,且在极性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方法,所述芳香族化合物至少含有1 个具有离去基团的碳原子作为构成芳香环的原子、总计至少含有3个杂原吸电子基团的碳原子中的2个在上述具有离去基团的碳原子的邻位或对位 (参考非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 )。但在该方法中,由于反应中使用了极性溶剂,反应后通过用有机溶剂和水的萃取操作分离反应产物内酰胺化 合物和催化剂时,该极性溶剂阻碍分离,于是有必要预先除去极性溶剂。 因此,从内酰胺化合物的工业制备法的角度考虑,该方法在能源、工艺方 面是不利的。非专利文献1 : J. AM. CHEM. SOC. 2005,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芳香族化合物A存在下,于非极性溶剂B中,使下述式(1)所示环状肟化合物重排,生成下述式(2)所示内酰胺化合物,所述芳香族化合物A在构成芳香环的碳原子上键合有离去基团,而且含有杂原子或含有键合有吸电子基团的碳原子作为构成芳香环的原子, [化学式1] *** (1) 式中,m表示7~14的整数, [化学式2] *** (2) 式中,m与上述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芝本明弘岩浜隆裕中野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