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CM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工业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6327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工业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其具有:检测液力变扭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速度比的速度比检测部;变速控制部,若检测到的速度比为第1规定值以上则对变速箱的速度级进行加档,若检测到的速度比为小于第1规定值的第2规定值以下则进行减档;通过操作者的操作对向1速的减档进行指令的操作部件。变速控制部,在通过操作部件指令减档时,不拘于由速度比检测部检测的速度比,以规定时间将速度级维持在1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式装载机等工业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一种将发动机的输出转矩经由转矩变换器(以下称 液力变扭器)传递给变速箱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在该专 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计算出液力变扭器的输入轴侧和输出轴侧 的转速比即速度比,若该速度比到达预定的规定值,则自动使其加 档或减档。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88594号公报但是,例如,在使轮式装载机急冲入堆积的砂土中并进行挖掘 作业的情况下、,需要较大的驱动力。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 装置中,由于在液力变扭器的速度比较大时自动进行加档,例如即 使在1速状态下急冲入砂土中,会出现在将要突入之前被加档到2 速的情况,所以存在在掘削作业时不能够得到充足的驱动力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工业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具有速度比检测部,检测. 液力变扭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速度比;变速控制部,若检测的速 度比为第1规定值以上则对变速箱的速度级进行加档,若检测的速度 比为小于第1规定值且的第2规定值以下则进行减档;操作部件,通 过操作者的操作对向l速的减档进行指令。在通过操作部件指令减档 时,变速控制部不拘于由速度比4全测部4企测的速度比,以规定时间 将速度级维持在l速。优选允许在以2速行驶时通过操作部件的操作向l速切换,并禁止在以3速以上行驶时向l速切换。优选在没有通过操作部件指令减档时,将行驶时的最小速度级限制在2速。还具有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设定变速箱的最大速度级的速度级设 定部,在加档时能够将速度级限制在设定的最大速度级以下。优选操作部件被设置在操作作业用致动器的作业用操作部件上 或其附近。本专利技术的工业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具有转速检测部,对液力变扭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各转速进行检测;电磁阀控制部,对变速箱变速用的电》兹阀进行驱动;变速控制部,具有对由转速4企测部 检测的信号进行输入的输入部、以及根据输入到该输入部的信号对 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速度比进行计算的计算部,若所计算的速度比为 第1规定值以上则对变速箱的速度级进行加档,若所计算的速度比为 小于第1规定值的第2规定值以下则进行减档;操作部件,通过操作 者的操作发出向l速减档的指令。变速控制部还具有存储部,在该 存^f渚部中设定有规定时间,该失见定时间比在挖掘作业时/人使速度级 降到l速直到使车辆急冲入砂土所需的标准时间大;输出部,在通过 操作部件发出向l速减档的指令时,不拘于计算的速度比,向电磁阀 控制部输出控制信号,在规定时间期间将速度级维持在l速。以上的变速控制装置优选适用于下述的工业车辆上,该工业车 辆具有四个轮胎;被轮胎支承并以能够折曲的方式设置的车身; 构成车身的前侧车架及后侧车架;设在后侧车架的前侧的驾驶室; 设在后侧车架的后侧的发动机室;相对于前侧车架能在上下方向转 动地设置的斗杆;能转动地设在斗杆的前端的伊斗。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通过操作部件指令减档时,能够将速度级以规 定时间控制在1速,因此,在根据液力变扭器速度比进行变速控制 的情况下,不会进行不希望的加档,作业时能够得到充分的驱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各速度级的车速和驱动力的关系的图。图4是表示驾驶室内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2的控制器的变速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液力变扭器速度比和液力变扭器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8是说明挖掘作业时的动作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工业车辆的变速控 制装置进行说明。图l是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被适用的工业车辆的一例即 轮式装载才几的侧^L图。轮式装载机100由具有斗杆111、 4产斗112、轮 胎113等的前郜车身110和具有驾驶室121、发动机室122、轮胎123等 的后部车身120构成。斗杆111通过斗杆液压缸114的驱动在上下方向 上转动(俯仰运动),4产斗112通过伊斗液压缸115的驱动在上下方 向上转动(卸载或伊装)。前部车身110和后部车身120通过中心销 IOI相互自由转动地连结,通过转向液压缸(未图示)的伸缩,前部 车身110相对于后部车身120向左右折曲。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控制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在发 动机1的输出轴上连结有转矩变换器2(以下称作液力变扭器)的输 入轴,液力变扭器2的输出轴连结在变速箱3上。液力变扭器2为^^知 的由叶轮、涡轮、定子构成的流体离合器,发动机l的旋转经由液力 变扭器2传递给变速箱3。变速箱3具有能在1速 4速间变速的液压离 合器,液力变扭器2的输出轴的旋转通过变速箱3变速。变速后的旋 转经由传动轴4、车轴5传递给4仑胎113、 123,车辆行马史。液力变扭器2具有使输出转矩相对于输入转矩增大的功能,即具有使转矩比为l以上的功能。转矩比伴随着液力变扭器2的输入轴和 输出轴的转速比即液力变扭器速度比e的增加而变小。例如,若在发 动机转速 一 定的状态下在行驶过程中行驶负荷变大,则液力变扭器2 的输出轴的转速即车速减小,速度比e变小。此时,由于转矩比增加, 车辆能够以更大的驱动力(牵引力)行驶。各速度级的车速和驱动 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在同一速度级的状态下进行比较,若车速慢则 驱动力大(低速高转矩),若车速快则驱动力小(高速低转矩)。 另外,速度级越小,越能够得到大的驱动力。变速箱3为具有与各速度级对应的电磁阀(l速用电磁阀~4速用 电》兹阀)的自动变速器。这些电》兹阀由从控制器10向电》兹阀控制部 ll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即,从控制器10输出控制信号时,电磁阀 控制部ll根据该控制信号向电磁阀输出控制信号,驱动电磁阀。由 此,在1速~4速之间速度级自动变更。自动变速控制有在液力变扭器速度比e到达规定值时进行变速 的液力变扭器速度比基准控制和在车速到达规定值时进行变速的速 度基准控制两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通过液力变扭 器速度比控制对速度级进行控制。根据液力变扭器速度比控制,由 于即使车速低只要负荷小就加档,所以加档的时间点提前,与速度 比基准控制相比,在燃油费和噪音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液力变扭器速度比控制存在着与想在l速状态下开始 作业的操作者的意愿相违背地被加档到2速的情况。例如,将车辆设 定在l速状态并急冲入堆积的砂土等中,在冲入砂土之前,由于负荷 较小而马上加速到2速,因此不能够在l速状态下冲入砂土,存在作 业时不能得到较大驱动力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以 下所述的变速控制装置。在控制器10上连接有检测油门踏板31的操作量的操作量检测 器12;检测液力变扭器2的输入轴的转速Ni的转速检测器14;检测液 力变扭器2的输出轴的转速Nt的转速检测器15;检测变速箱3的输出 轴的旋转速度即检测车速的车速餘测器16;指令从2速向1速减档的减档开关7;在1速 4速之间指令最大速度级的换档开关8;指令车 辆前进后退的前进后退切换开关9。图4 (a)为表示驾驶室121内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在驾驶 室121内设有座椅32、方向盘33、油门踏板31、制动踏板34、变速杆 35、操作杆3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速度比检测部,检测液力变扭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速度比; 变速控制部,若上述检测的速度比为第1规定值以上则对变速箱的速度级进行加档,若上述检测的速度比为小于上述第1规定值的第2规定值 以下则进行减档; 操作部件,通过操作者的操作发出向1速减档的指令, 在通过上述操作部件指令减档时,上述变速控制部不拘于由上述速度比检测部检测的速度比,以规定时间将速度级维持在1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兵藤幸次田中哲二酒井荣一石丸源一郎高桥智雄山崎恭央
申请(专利权)人:TCM株式会社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