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286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油供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其一端与高压油泵出油口相连接,一端以串联方式将若干气缸的喷油器串接起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柴油机缸数的不同,增加或减少串联高压油管的数量,具有高度的通用性,从而降低了柴油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供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危机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 的主要问题。围绕着减少有害排放和降低能耗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采 用新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发动机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仅仅根据 柴油机转速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已经远不能满足要求,应根据实时转速和实际负荷进 行特殊形式的控制。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电 子数字式控制喷油技术在满足柴油机排放法规和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等社会要求的背 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被各个发动机生产厂商应用。到目前已经历三代变 化第一代凸轮压油,位置控制;第二代凸轮压油,时间控制;第三代共轨蓄压,电磁 阀时间控制。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高压油管四部 分组成。工作时,通过高压油泵压缩燃油至共轨管内形成高压,再由高压油管分配到每 个喷油器。并通过控制喷油器上高速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定时定量的把高压燃油喷射 至柴油机燃烧室内,以保证最佳的雾化和燃烧效果,从而使发动机获得最佳性能。“电控”是指喷油系统由ECU控制,ECU (俗称电子控制单元)对每个喷油 器的喷油量、喷油时刻进行精确控制,能使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达到最佳的平 衡,而传统的柴油机则是由机械控制,控制精度无法得以保障。“高压”是指喷油系统 压力高,压力大雾化好燃烧充分,从而提高了动力性,最终达到省油的目的。“共轨” 是通过共轨管同时供给各个喷油嘴,喷油量经过ECU精确的计算,同时向各个喷油嘴 提供同样质量、同样压力的燃油,使发动机运转更加平顺,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而传统柴油发动机由各缸各自喷油,喷油量和压力不一致,运转不均勻,造成燃烧不平 稳,噪音大,油耗高。其中共轨管的功能是向各气缸喷油器分配由高压泵加压的燃油。 燃油通过共轨管、高压油管与每个气缸相连,这就造成共轨管的形状和长度取决于柴油 机气缸数的不同,比如6缸机与8缸机,共轨管需要的接头数量也不相同。同时共轨管 零部件也随之改变。这就带来了零部件通用性及整机经济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其通用性强, 可以适用于不同缸数的柴油机,从而降低柴油机的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 块,所述共轨模块一端与高压油泵出油口相连接,一端以串联方式将若干气缸的喷油器 串接起来。上述方案中,所述共轨模块包括总进油管、联接块、首缸进油管和末缸进油管,所述总进油管一端与所述高压油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接块相连接,所述联接 块设有两个出口,分别通过首缸进油管和末缸进油管与第一气缸喷油器和末端气缸喷油 器相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共轨模块还包括若干连接器,所述若干连接器一对一的设置 在若干气缸的喷油器上。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连接器通过若干相同的高压油管串接起来。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气缸的喷油器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喷油器的连接器上设有 节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柴油机缸数的不同,增加或减少串联高压油管的数量,具有高度的 通用性,从而降低了柴油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直列六缸柴油机喷油系统的共轨模 块,包括总进油管1、联接块2、首缸进油管3、末缸进油管4和六个连接器5,六个连接 器5—对一的设置在六个气缸的喷油器上。总进油管1一端与高压油泵相连接,另一端 与联接块2相连接。联接块2设有两个出口,分别通过首缸进油管3和末缸进油管4与 第一气缸喷油器6的连接器和末端气缸喷油器7的连接器相连接。设置在6个气缸喷油 器上的6个连接器5通过5根完全相同的高压油管8依次串接起来。如图2所示,为了 解决管路中产生的震荡,第四气缸喷油器的连接器上还设有节流阀9。从高压油泵出来的高压燃油通过总进油管,到达联接块,高压燃油通过从联接 块分出的首缸进油管和末缸进油管先到达第一气缸的喷油器的连接器和第六气缸的喷油 器的连接器,然后一路由第一气缸经连接器到达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喷油 器;另一路由第六气缸经连接器到达第五气缸、第四气缸的喷油器,最终再由喷油器喷 入柴油机燃烧室。连接每一气缸喷油器的连接器的高压管路连为通用零部件,可以根据柴油机缸 数的不同,增加或减少高压油管的数量,而不必重新设计新的零部件。这使零部件的互 换性大大提升,降低成本,从而在进行拓展设计时,比如设计8缸机,12缸机时,可直 接采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 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模块一端与高压油泵出油口相连接,一端以串联方式将若干气缸的喷油器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模块一端与高压油泵出油 口相连接,一端以串联方式将若干气缸的喷油器连接起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服务柴油机共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模块包括 总进油管、联接块、首缸进油管和末缸进油管,所述总进油管一端与所述高压油泵相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联接块相连接,所述联接块设有两个出口,分别通过首缸进油管和末 缸进油管与第一气缸喷油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生孙洁胡志峰白莹张鹏波吴瑞斌刘德春王安忠董占春王君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