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嵌段共聚物为载体的氟碳化合物纳米载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04139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嵌段共聚物为载体的氟碳化合物纳米载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先将嵌段共聚物溶解于水中,再加入助表面活性剂、增溶剂、盐、无水乙醇,超声振荡、静置,配制成乳液。然后加入全氟碳化合物,在一定温度、通氮气保护下,充分搅拌混合。静置后,离心分离,取出上层清液,即可制备包裹全氟碳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载药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能进一步满足生产和应用的需求。制备的载药制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制备的嵌段共聚物载药制剂可在缺氧急救药物、磁共振造影剂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碳化合物纳米载药制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全氟碳化合物是一种携氧能力高、无毒、不含血液有形成份的血液代用品。它本身可携氧、快速运氧,并且具有扩容作用,可不断向组织供氧,同时可改善休克时的血液动力学状况。输注氟碳化合物,在局部血流量下降时,血液增加的携氧能力可以部分弥补下降的血流量,维持脑组织生存必需的供氧并带走二氧化碳。因全氟碳化合物不含有血液有形成份,由此在疏通微循环,保证组织供氧的同时,还使氧自由基及其产生其他细胞毒性物质来源有所减少。此外,氟碳化合物还可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和聚集,延长激活时间,从而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达到缓解对脑细胞的过氧化反应。同时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变血液流变学状况。但由于全氟碳化合物是惰性的,不能溶于血浆中,故其表面需经活化剂乳化后才可输入机体静脉。因此,研究全氟碳化合物的载药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以卵磷脂为代表的脂质体,因其低毒性、无免疫原性、相对易制备、可避免药物的降解和可实现靶向给药等优点而广泛用作药物载体。其中,脂质体包裹全氟碳化合物亦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氟碳化合物载药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嵌段共聚物为载体的氟碳化合物纳米载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按重量份数计,将1~30份嵌段共聚物溶解于100份的水中,然后加入助表面活性剂1~20份、增溶剂0~30份、盐0~10份,无水乙醇0~10份,超声振荡至混合均匀、静置2小时,配制成乳液;b.在步骤a所得乳液中加入0.5~10份全氟碳化合物,在60-85℃及惰性气氛下、已6000-10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5~30分钟,冷却至25℃,静置24~48小时;然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即得到以嵌段共聚物为载体的氟碳化合物纳米载药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王俊玲刘雪峰王虑张强李文放林兆奋金彩虹何丹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