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3394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通过正硅酸乙酯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共同作用制备表面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进一步地,以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偶联剂,将不同含氟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连接,最后与全氟碳化合物溶液混合,经加热搅拌、静置、沉淀、分离、干燥等步骤,即可制备氟碳纳米粒。这种氟碳纳米粒具有粒径小、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能进一步满足生产和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纳米氟碳乳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填充液态氟碳的制备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医药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全氟碳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的生物医学用途的大家族化合物,氟取代基赋予氟碳分子特殊的性质,如热学、化学和生物学惰性,射线不透过性,良好的扩散性,低表面张力,低黏度,高密度以及高气体溶解度等。特别地,全氟碳化合物作为一种携氧能力高、无毒、不含血液有形成份的血液代用品。它本身可携氧、快速运氧,并且具有扩容作用,可不断向组织供氧,同时可改善休克时的血液动力学状况。但全氟碳化合物是惰性的,不能溶于血浆中,故其表面需经活化剂乳化后才可输入机体静脉。因此,研究全氟碳化合物的载药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无机介孔二氧化硅因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已在药物靶向输送、组织工程、基因传输治疗、分子影像、无创手术增效治疗等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诸如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高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将功能性物质嵌入在介孔孔道中,制备多功能材料的已证明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正常介孔孔道的亲水性,使得孔道吸附疏水性分子的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氟碳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解于180 mL 水中,搅拌15分钟后,加入6 mmol NaOH;在剧烈搅拌下,逐滴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CTAB与TEOS的摩尔比为0.01:1~0.2:1;反应物在25℃温度下,缓慢搅拌10小时,得到的反应产物经室温陈化12小时后,用二次蒸馏水洗涤,并于80℃下真空干燥12小时,最终在550℃空气氛中煅烧6小时;将产物分散于100 mL甲苯溶液中,加入5~30 mL 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于60℃下回流24小时;产物分别用甲苯,甲醇和水各洗涤三次,烘干后得到介孔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碳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解于180 mL 水中,搅拌15分钟后,加入6 mmol NaOH;在剧烈搅拌下,逐滴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CTAB与TEOS的摩尔比为0.01:1~0.2:1;反应物在25℃温度下,缓慢搅拌10小时,得到的反应产物经室温陈化12小时后,用二次蒸馏水洗涤,并于80℃下真空干燥12小时,最终在550℃空气氛中煅烧6小时;将产物分散于100 mL甲苯溶液中,加入5~30 mL 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ES),于60℃下回流24小时;产物分别用甲苯,甲醇和水各洗涤三次,烘干后得到介孔二氧化硅;(2)在50 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加入氟碳表面活性剂,其摩尔量是APTES的1/4~1/2,完全溶解后分别加入与氟碳表面活性剂等摩尔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室温下搅拌24小时;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再次搅拌24小时后,将产物过滤,用无水乙醇、水洗涤三次,烘干后得到疏水性介孔二氧化硅;(3)在50 mL乙醇溶液中,加入氟碳化合物,其与疏水性介孔二氧化硅摩尔比为0.01:1-10:1,同时加入质量比为1%-20%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0%-30%增溶剂,在搅拌条件下,控制反应温度为20℃-80℃,反应时间为1 h-24 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至于4℃条件下,静置24 h,待沉淀析出后,离心分离;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产品,并将产品置真空干燥箱中室温干燥12 h,得白色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氟碳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丹农朱君易帆乔宇王杰金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