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安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750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机安排,具有一个转子,该转子具有一个转子北磁极以及一个转子南磁极,该转子可在一个第一转子位置与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围绕一个转子轴线旋转,该转子包括一个第一转子支座以及一个第二转子支座;一个定子,该定子具有一个第一定子磁极以及一个第二定子磁极,该定子具有一个第一定子状态,其中该第一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北磁极并且该第二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南磁极;以及一个第二定子状态,其中第一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南磁极并且第二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北磁极,该第一定子状态对应于该第一转子位置,其中该转子北磁极接近该第二定子磁极并且该转子南磁极接近该第一定子磁极,该第二状态对应于该第二转子位置,其中该转子北磁极接近第一定子磁极并且转子南磁极接近第二定子磁极;一个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可围绕该转子轴线旋转并且具有可由该第一转子支座接合的一个第一输出支座,以便在一个第一旋转方向上移动该输出构件,并且具有可由该第二转子支座接合的一个第二输出支座,以便在一个第二旋转方向上移动该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可在一个有限范围内相对于转子旋转,该范围由该第一和第二输出支座以及该第一和第二转子支座限定;该电动机安排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停止件,以限制转子越过第一转子位置的运动,以及一个第二停止件,以限制转子越过第二转子位置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安排,并且特别是适于改变闩锁组件状态的 一种电动机安排,特别是将闩锁组件释放或锁定/解锁,特别是与汽车 车门以及汽车行李箱一起使用的闩锁组件。
技术介绍
已知闩锁组件可释放地将汽车车门固定在闭合位置。门内手柄或门 外手柄的操作将释放该闩锁,从而允许车门打开。随后的车门的闭合将 使闩锁自动重新闭锁。为确保雨水不进入车辆,围绕车门的周边设有防水密封件,这些密 封件闭合车门所处的车体上的一个开孔。除了提供防雨保护之外,这些防水密封件还降低风声。对提高的乘车人舒适度的持续需求要求降低风 声,而这进而要求用车门将防水密封件夹得更紧。车门通过车门闩锁将 这些密封件夹紧,并因此存在着一种趋势来增加施加在该闩锁上的密封 件负载以便满足所要求的增强的乘车人舒适度水平。由于增大了强加在 闩锁上的密封,所以相应地增加了释放闩锁所要求的力。英国专利申请GB0330264示出了一种闩锁机构,其中, 一个主要棘 爪可用于将旋转的爪保持在闭合位置。该主要棘爪被安装在一个肘节链 接上并且直接或间接通过一个次级棘爪将该肘节链接保持在适当的位 置(当闩锁闭合时)。当应用于一个闩锁组件时,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安排 可用于移动该次级棘爪。还已知闩锁组件包括可以被致动以将闩锁锁定或解锁的电动机。其 他已知的闩锁组件包括电动机,这些电动机可以使闩锁处于儿童安全启 用状态中,即其中的门内把手的操作并不打开闩锁的状态。电动机还可 用于将闩锁处于一个儿童安全关闭状态中,即门内把手的操作打开闩锁 的一种状态。8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所附的独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闩锁 安排。附图说明现在将仅通过实例并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在附图中图1、 1A、 1B、 1D以及1D,示出了取自处于闭合位置的闩锁背板 侧的视图,示出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安排的闩锁安排的某些部 件,图1C示出取自闩锁的固定板侧的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处于闭合位 置的图1中的闩锁安排的某些部件,图2A、 2A,、 2A,,、 2B、 2B, 、 2B, , 、 2C、 2C,和2C,,示出当 闩锁打开时图1中的某些部件,图3示出了处于开放位置的图1中的闩锁的某些部件,图4示出了在闭合过程中图1的闩锁的某些部件,图5和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的电动机安排,图5A至5D示出了处于不同位置的图5中的电动机安排,图6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机安排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图9和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机安排的另一个实施方 案,以及图11示出了来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安排的扭矩输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图1至5,这些图示出了一个闩锁组件10,该闩锁组件的主要 部器件是一个闩锁底盘12、具有旋转爪14的形式的一个闩锁栓、 一个的形式的一种偏心安排以及一个释放 致动器组件20。闩锁组件IO被安装在一个门8上(仅在图1中示出)。闩锁底盘12的主要部件是固定板22和背板24。固定板22总体上 是平面的(但具有一个向上翻转的边缘22A)。该总体上平面的部分包 括用于接收撞击器(未示出)的一个口部26。该固定板22包括三个螺 紋孔27,这些螺紋孔在使用时用于将闩锁组件紧固到门上。爪枢转销 28以及停止销29和30自该固定板伸出。停止销29相对于底盘固定并 且包括一个圆柱形外表面29A,其目的将在下面进行描述。背板24包括孔31A、 31B和31C,这些孔分别用于接收爪枢转销 28、停止销29和停止销30的端部。在组装过程中,这些销28、 29和 30的端部被锤击以将该背板24相对于固定板22紧固。旋转爪14被枢转地安装在爪枢转销28上并且包括用于接收撞击器 的一个口部32、 一个第一安全支座33以及一个闭合支座34。 一个弹簧 支座35由弹簧36接合以将该旋转爪朝向其开放位置偏置。该旋转爪总体上呈平面形并且包括一个复位销37,该复位销伸出到 该旋转爪的总体平面之外。棘爪16包括一个棘爪齿40、具有一个支座表面42的一个笫一臂 41、 一个第二臂43、具有一个支座表面45的一个第三臂44。棘爪16 还具有内径为D的一个枢转孔46。当看图1C时,棘爪16被弹簧47 以顺时针方向围绕轴线Y (在下面看)偏置,弹簧47接合第二臂43。 当看图3时,停止销30通过接合第三臂44在逆时针方向上限制棘爪的 旋转。曲柄轴组件18的主要部件是一个曲柄轴50、 一个复位杠杆51以及 释放杠杆653。曲柄轴50包括以具有曲柄销轴线Y的盘的形式的一个曲柄销54。 一个正方形轴55自曲柄销54的一侧伸出而一个圆柱形销56自曲柄销 54的另一侧伸出。正方形轴55和圆柱形销56 —起限定曲柄轴发的轴线A。圆柱形销56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板22的一个孔(未示出)内。因 此,该固定板向销56提供支承。曲柄销54的直径是棘爪枢转孔46中的一种运行配合,即曲柄销54 的直径略小于D。曲柄销54的半径为R。因此,该曲柄销轴线Y限定 一条棘爪轴线,棘爪可围绕该棘爪轴线旋转(见下面)。曲柄销54的厚 度基本上与棘爪16的厚度相同。复位杠杆51包括一个臂60以及紧固到臂60的一个凸台61。凸台 61具有一个圆柱形的外表面62并且具有一个正方形截面的一个中心 孔。因此,如图3所示,当凸台61被组装到正方形轴55上时,臂60 成为在旋转意义上紧固到曲柄轴50上。凸台61的圆柱形外表面62被 安装在该背板中的一个孔内,该孔为外表面62提供了一个支承表面。 应理解,圆柱形外表面62和圆柱形销56的外表面外同心并且一起限定 该曲柄轴的轴线A。臂60包括一个边缘60A (也称为复位支座),该边缘与如将在以下 进一步说明的复位销37相互作用。一种释放安排652包括三个主要部件,即释放杠杆653、链杆654 和杠杆655。杠杆653包括一个正方形孔664。正方形孔664被安装在 正方形轴55上。因此,杠杆653在旋转意义上紧固在该曲柄轴上。杠杆655枢转地安装在枢转销680上,该枢转销进而被紧固到闩锁 底盘12上。杠杆655包括一个释放支座65。链杆654枢转地安装到杠杆653上并且还枢转地安装到杠杆655上。一个螺栓和垫團(未示出)被拧入正方形轴55的螺紋孔57中以将 该曲柄轴、复位杠杆和杠杆653紧固在一起。因此,应理解,该曲柄轴、 复位杠杆和杠杆653均在旋转意义上彼此紧固。组装时,曲柄销54和复位杠杆51被定位于该固定板与背板之间, 并且将凸台61的圆柱形外表面62旋转地安装在背板24的一个孔(未 示出)内。应理解,杠杆653位于背板24的与复位杠杆51和曲柄销54 的相反的侧面上(可从图2A清楚地看出)。该闩锁组件10包括处于电动机安排100的形式的一个释放致动器20。电动机安排100包括一个无刷直流电动机110、 一个输出构件112 (也称为可移动支座)以及电动机停止件114和116。电动机110包括一个定子118以及一个转子120。该定子包括具有一条线團轴线A的电磁线團122。线團122安装在 一个铁磁芯124上,该铁磁芯延伸穿过该线围中的一个孔。芯124的端 部124A连接到一个第一定子臂126。芯124的第二端部124B连接到一 个第二定子臂128。可以看出,该第一定子臂和第二定子臂总体上垂直 于线團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安排,具有一个转子,该转子带有一个转子北磁极和一个转子南磁极,该转子在一个第一转子位置与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可围绕一根转子轴线旋转,该转子包括一个第一转子支座以及一个第二转子支座, 一个定子,该定子具有一个第一定子磁极以及一个第 二定子磁极,该定子具有一个第一定子状态,其中该第一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北磁极并且该第二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南磁极,以及 一个第二定子状态,其中该第一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南磁极并且该第二定子磁极是一个定子北磁极, 该第一定子状态对应于该 第一转子位置,其中该转子北磁极接近该第二定子磁极并且该转子南磁极接近该第一定子磁极, 该第二状态对应于该第二转子位置,其中该转子北磁极接近该第一定子磁极并且该转子南磁极接近该第二定子磁极, 一个输出构件,该输出构件可围绕该转子轴 线旋转,并且具有可由该第一转子支座接合的一个第一输出支座,以便在一个第一旋转方向上移动该输出构件,并且具有可由该第二转子支座接合的一个第二输出支座,以便在一个第二旋转方向上移动该输出构件, 该输出构件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可相对于该转子旋转 ,该有限范围由该第一输出支座与第二输出支座以及该第一转子支座与第二转子支座限定, 该电动机安排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停止件,以限制该转子越过该第一转子位置的运动,以及一个第二停止件,以限制该转子越过该第二转子位置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莫尔大卫佩亚蒂丹尼斯卡瓦卢奇格宾德S凯尔西克里斯罗兹罗伯特F托利罗伯特詹姆斯克劳利奈杰尔V斯珀尔琼文森特奥列弗西尔万雷伊肖纳韦尔
申请(专利权)人:美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