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剥离型粘着片以及不完全固化涂膜的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8570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也可以适用于刚干燥后的固化不完全的涂膜的再剥离型粘着片以及不完全固化涂膜的保护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再剥离型粘着片的特征在于,该再剥离型粘着片是通过在基材片上设置粘着剂层而形成的,所述粘着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0×105Pa以上,在80℃下的储能模量为0.4×105Pa以上,该再剥离型粘着片也适用于不完全固化涂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剥离型粘着片以及涂膜的保护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使涂装在例 如汽车的车体或部件上的不完全固化涂膜不变质或不变色、且长期粘附后的剥离性优异的 涂膜的再剥离型粘着片以及涂膜的保护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剥离型粘着片是可以适用于因干燥不充分而残留微量溶剂或干燥后 的固化不充分的涂膜的再剥离型粘着片,特别是可用作保险杠等经聚氨酯系涂料涂装后的 塑料制部件的涂膜保护用的再剥离型粘着片。
技术介绍
运输汽车时,由于灰尘、雨水或花粉等浮游物或沙子等碰撞物以及作业人员的接 触而产生使车体或部件的涂膜失去光泽或变色、或损伤的不良情况。为了防止上述不良情 况,在汽车的车体或部件的涂膜上涂布蜡系材料,或者粘附保护片。但是,在将涂布在车体或部件上的涂膜进行加热固化时,有时即使通过干燥炉后, 涂膜的固化反应也没有充分进行。其中,对于作为汽车的一个部件的保险杠,为了使其轻质化,开始使用合成树脂制 保险杠来代替以往的金属制保险杠,并且对于该合成树脂制保险杠,为了美化外观而通常 进行涂装。对于该合成树脂制保险杠,为了防止上述不良情况,也粘附保护片。但是,在将涂布在合成树脂制保险杠上的涂膜进行加热固化时,为了避免引起树 脂劣化或变形之类的不良影响,不能提高固化温度。因此,即使经涂装的树脂制保险杠通过 干燥炉后,有时涂膜也因干燥不充分而残留微量溶剂,或者固化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在上述状态下将保护片粘附在涂膜上时,会产生如下问题“阶梯(粘附保护片 时,保护片上产生的微小皱褶和起泡等的变形会转印在涂膜上,使得涂膜变形的现象)”、 “白化(根据涂膜与保护片的粘着剂层的相容性,涂膜在组成上发生变化,在剥离保护片后, 涂膜看起来是白色的现象)”等。作为涂膜的保护片,提出了以下几种将聚异丁烯系的粘着剂层设置在支撑基材 上得到的保护片(例如,专利文献1);将由丁基橡胶或苯乙烯-乙烯· 丁烯共聚物-苯乙 烯形成的粘着剂层设置在支撑基材上得到的保护片(例如,专利文献2);将在聚异丁烯系 的粘着剂中混合了少量丙烯酸系粘着剂的组合物层设置在支撑基材上得到的保护片(例 如,专利文献3);将在丙烯酸系粘着剂中掺合了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层设置在 支撑基材上得到的保护片(例如,专利文献4);将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 油酯共聚物设置在支撑基材上得到的保护片(例如,专利文献5);以及将对以离子交联聚 合物为主成分的树脂实施光固化后的粘着剂层设置在支撑基材上得到的保护片,该离子交 联聚合物将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分子间用金属离子结合(例如,专利文献6)等。然而,具有上述粘着剂层的汽车用聚氨酯系涂膜的保护片的性能还不充分。并且,近几年还提出了使用以各种聚硅氧烷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粘着剂或粘接 剂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7-10)。但是,所有文献均未着眼于粘着剂层的粘弹性,并且,没有公开用于贴附在上述不完全固化涂膜上的再剥离型粘着片。专利文献1 专利第2701020号公报专利文献2 专利第3668322号公报专利文献3 专利第2832565号公报专利文献4 专利第3342977号公报专利文献5 特开平10-121002号公报专利文献6 特开平10-121010号公报专利文献7 专利第3751186号公报专利文献8 特开2004-190013号公报专利文献9 特开2006-28311号公报专利文献10 特开2006-1935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贴附在因干燥不充分而残留微量溶剂或 干燥后的固化不充分的涂膜后不产生“阶梯”或“白化”的再剥离型粘着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反复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在23°C和80°C下 的储能模量为一定值以上的粘着剂层的再剥离型粘着片,能够对固化不完全的涂膜不引起 “阶梯”或“白化”等地进行保护,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⑴ (6)的再剥离型粘着片,(1) 一种用于涂膜粘贴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其特征在于,该再剥离型粘着片是通过 在基材片上设置粘着剂层而形成的,所述粘着剂层在23°C下的储能模量为LOXlO5Pa以 上,在80°C下的储能模量为0.4X IO5Pa以上;(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剂层由加成反应型聚硅 氧烷系粘着剂或过氧化物固化型聚硅氧烷系粘着剂形成;(3)根据上述(1)所述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剂层是通过照射活性能 量线使由组合物形成的层交联而形成的粘着剂层,所述组合物含有丙烯酸系均聚物或共聚 物以及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该丙烯酸系均聚物或共聚物含有选自(甲基)丙烯酸丁 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单体成分, 且不含有活性氢;(4)根据上述(1)所述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剂层含有通过照射活 性能量线使侧链上具有不饱和基团的共聚物交联而形成的树脂,所述共聚物含有选自(甲 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单体成分;(5)根据上述(1)所述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其中,所述基材片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片;以及(6) 一种不完全固化涂膜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在基材片上设置有粘着剂层的再剥离型粘着片粘贴在不完全固化涂膜上,所述粘着剂层在23°C下的储能模 量为LOXlO5Pa以上,在80°C下的储能模量为0.4X IO5Pa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使因干燥不充分而残留微量溶剂或干燥后的固化不充分的涂膜难于变质或变色、且长期粘贴后的剥离性良好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可用作例如汽车的车体或保险杠等的塑料制部件中的涂膜用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涂膜粘贴的再剥离型粘着片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再剥离型粘着片的粘着剂层中,在23°C下的储能模量为1.0X IO5Pa以 上,优选为2. OX IO5Pa以上,在80°C下的储能模量为0.4X IO5Pa以上,优选为0.6X IO5Pa 以上。通过使在23°C和80°C下的储能模量分别为1. OXlO5Pa以上和0. 4X IO5Pa以上,可 以使得再剥离型粘着片对不完全固化涂膜不会引起“阶梯”或“白化”。本专利技术中的储能模量(G’ )为使用由粘着剂形成的8mmc5X3mm厚的圆柱状的 试验片,根据扭转切断法,在频率为IHz下测定的值。在23°C下的的储能模量的上限为 50. OX IO5Pa左右,在80°C下的储能模量为在23°C下的储能模量的20%左右。在23°C下的 储能模量高至必要值以上时,粘着剂层的缝褶和初期粘着力降低,粘着片变得易剥离,因此 不优选。作为储能模量的测定装置,可使用例如 > 才^卜U ?々社制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装 置 DYNAMIC ANALYZER “型式 RDA II”、同上“型式 itk DVA-200”、同上“型式 RDS-II”、或 了 ^〒·^ 一计测制御社制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型式DVA-200”等。作为能够形成在23°C下的储能模量为1. OX IO5Pa以上、在80°C下的储能模量为 0.4X IO5Pa以上的粘着剂层的粘着剂,优选使用加成反应型聚硅氧烷系粘着剂(以下有 时称为粘着剂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涂膜粘贴的再剥离型粘着片,其特征在于,该再剥离型粘着片是通过在基材片上设置粘着剂层而形成的,所述粘着剂层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0×10↑[5]Pa以上,在80℃下的储能模量为0.4×10↑[5]Pa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敦裕早川富美男久保田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