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筒放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2425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气筒放水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在车体上;和操纵杆,一端连接在放水阀上,中部通过支撑板支撑,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并悬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杆可以远距离开启储气筒底部狭小空间的放水阀,从而不用再用手到狭小空间内操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储气筒放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追求车辆高性能的同时,逐步关注汽车的人性 化设计。然而目前许多载重汽车受制于空间因素的影响往往直接将储气筒置于车架下面或 者将两个储气筒叠放与车架一侧,因此造成了储气筒底部空间较为狭小,而一般放水阀设 置在储气筒的底部,这样就使打开放水阀放水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对储气筒进行放水的 储气筒放水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技术一种储气筒放水装置,储气筒固定在车体上,储气筒的底部设置有放 水阀,包括支撑板,固定在车体上;和操纵杆,一端连接在放水阀上,中部通过支撑板支撑,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并悬空。为了能够在储气筒外侧就能方便拉动操纵杆,从而打开放水阀,上述操纵杆的长 度大于放水阀与储气筒边缘的距离。上述操纵杆为杆状的细圆钢或铁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杆可以远距离开启储气筒底部狭小空间的放 水阀,从而不用再用手到狭小空间内操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水阀,2、操纵杆,3、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储气筒固定在车体上,储气筒的底部设置有放水阀1。支撑板3固定在车体上;操 纵杆2 —端连接在放水阀1上,中部通过支撑板3支撑,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并悬空,作为 人们的操纵把手。为了能够在储气筒外侧就能方便拉动操纵杆2,从而打开放水阀1,操纵 杆2的长度大于放水阀1与储气筒边缘的距离。操纵杆2为杆状的细圆钢或铁条。支撑板 3对操纵杆2起支撑作用,尽可能使操纵杆2处于水平位置,以方便人们对储气筒进行放水。 人们通过操作操纵杆2即可对储气筒进行远程放水。上述实施例所述是用以具体说明本专利,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熟悉此
的人士可在了解本专利的精神与原则后对 其进行变更或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效变更和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 定范畴内。权利要求1.一种储气筒放水装置,储气筒固定在车体上,储气筒的底部设置有放水阀,其特征在 于,包括支撑板,固定在车体上;和操纵杆,一端连接在放水阀上,中部通过支撑板支撑,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并悬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筒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的长度大于放水 阀与储气筒边缘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筒放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杆为杆状的细圆钢或铁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气筒放水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在车体上;和操纵杆,一端连接在放水阀上,中部通过支撑板支撑,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并悬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杆可以远距离开启储气筒底部狭小空间的放水阀,从而不用再用手到狭小空间内操作,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文档编号B60T17/06GK201834008SQ201020564199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志刚, 栾会磊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气筒放水装置,储气筒固定在车体上,储气筒的底部设置有放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固定在车体上;和操纵杆,一端连接在放水阀上,中部通过支撑板支撑,另一端向外水平延伸并悬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栾会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