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储气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多储气筒集中布置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今,车辆上通过气驱动或者是气助力的装置越来越多,比如排气制动装置、离合器助力、空气悬架等。随着用气量的增加,储气筒的数量也必须相应地增加,但现有储气筒的布置为分散放置,导致用于接通各储气筒的管路较长,管路需要的固定点也相应增加,这些都会造成材料消耗及安装工时的增加,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另外,由于储气筒分散布置,操作工人须游走于各储气筒进行操作,其体力消耗增加,劳动强度大,且会导致流水线节拍变慢,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且能实现多个储气筒集中放置的车用多储气筒集中布置机构,该车用多储气筒集中布置机构不仅能节省原材料,还能降低储气筒的安装工时,有助于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用多储气筒集中布置机构,包括安装梁总成、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安装梁总成包括连接板及设置连接板上的安装梁;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腹板,第一腹板左右两端之间设有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多储气筒集中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梁总成(1)、第一安装支架(2)和第二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梁总成(1)包括连接板(1.1)及设置所述连接板(1.1)上的安装梁(1.2);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包括第一腹板(2.1),所述第一腹板(2.1)左右两端之间设有第一通孔(2.2),且所述第一腹板(2.1)左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左上凹槽(2.3)和第一左下凹槽(2.4),而所述第一腹板(2.1)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右上凹槽(2.5)和第一右下凹槽(2.6);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包括第二腹板(3.1),所述第二腹板(3.1)左右两端之间设有第二通孔(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多储气筒集中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梁总成(1)、第一安装支架(2)和第二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梁总成(1)包括连接板(1.1)及设置所述连接板(1.1)上的安装梁(1.2);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包括第一腹板(2.1),所述第一腹板(2.1)左右两端之间设有第一通孔(2.2),且所述第一腹板(2.1)左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左上凹槽(2.3)和第一左下凹槽(2.4),而所述第一腹板(2.1)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右上凹槽(2.5)和第一右下凹槽(2.6);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包括第二腹板(3.1),所述第二腹板(3.1)左右两端之间设有第二通孔(3.2),且所述第二腹板(3.1)左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左上凹槽(3.3)和第二左下凹槽(3.4),而所述第二腹板(3.1)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右上凹槽(3.5)和第二右下凹槽(3.6);所述安装梁(1.2)从前至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3.2)中,所述第一左上凹槽(2.3)、第一左下凹槽(2.4)、第一右上凹槽(2.5)和第一右下凹槽(2.6)分别与所述第二左上凹槽(3.3)、第二左下凹槽(3.4)、第二右上凹槽(3.5)和第二右下凹槽(3.6)一一对应并分别形成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第三安装腔和第四安装腔,且所述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第三安装腔和第四安装腔内分别设有第一储气筒(4)、第二储气筒(5)、第三储气筒(6)和第四储气筒(7);所述第一储气筒(4)、第二储气筒(5)、第三储气筒(6)和第四储气筒(7)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第三抱箍(10)和第四抱箍(11),且所述第一抱箍(8)的两端和第三抱箍(1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相连,而所述第二抱箍(9)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抱箍(1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多储气筒集中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佗,汪先锋,段术林,游海涵,陈青生,谷裕石,邬景军,徐强,诸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