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0832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保持了原小孔节流的缓冲结构,缓冲力处于可调状态,新增的一对浮动缓冲环(3)自动对正的活塞杆上缓冲环(5)或柱塞(1)的特性,消除了原缓冲环与液压缸缸头(2)、缸底(7)孔壁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消除了缓冲环与端盖孔摩擦的现象,有效降低液压缸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明显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缸结构技术,特别是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技术。二
技术介绍
液压缸对活塞运动产生缓冲的机理,来自于回油腔内油液回流速度发生改 变而急剧减小和压力升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小孔或缝隙节流的作用实现 的。当活塞运行到行程终端附近时,活塞运行方向前端的缓冲环或柱塞杆进入 液压缸缸头或缸底的孔内,活塞端面和缸头或缸底端面间回油腔内油液进入排 油口的通道被断开,回油腔内油液只能通过缸头或缸底上的节流孔和节流阀或 是活塞杆上缓冲环与缸头或缸底孔之间的间隙进入回油口。回油流速急剧变小, 回油腔内油液处于被挤压的状态,产生抵抗活塞运动方向的液压力,降低活塞 杆运动速度,实现液压缸的缓冲作用。实现回油通道中断,使回油腔内油液只能通过小孔与阀或是缝隙进入排油 口而产生缓冲作用的结构形式称之为缓冲装置。常规液压缸的几种缓冲装置形 式和优缺点分析1、小孔节流由缸头或缸底上的节流孔和节流阀组成,回油腔油液经由节流孔、节流阀 进入回油管。这是常用液压缸缓冲装置的典型结构,可依据液压缸负载大小调 节、控制缓冲压力。由于液压缸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缸筒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加工精度误差,液压缸装配后,活塞与缸头或缸底孔的同轴度误差累积加大,缓冲环外圆与缸头或缸底内孔之间往往会产生接触摩擦,其 结果产生了零件的损伤和摩擦噪音,降低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2、 环型缝隙节流由活塞杆上缓冲环或柱塞外圆表面与液压缸缸头或缸底内孔表面间的环形 间隙组成,回油腔油液经由环形缝隙进入回油口。这种缓冲结构简单、成本低。 但是,节流截面面积固定不变,缓冲开始时产生较大的制动力,并很快就降下 来,缓冲效果不明显。3、 变节流型缓冲装置其原理是节流孔或缝隙的截面积随活塞的行程而变化,使得缓冲压力保持 均匀或是一定的规律。变节流型缓冲装置能得到理想的缓冲效果,然而变截面 小孔或缝隙形状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因而加工困难成本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浮动缓冲结构设计中 保持了原小孔节流的缓冲结构,在液压缸缸头和缸底孔端面面向活塞一侧各设 计了一个浮动缓冲环,缓冲力处于可调状态,新增的浮动缓冲环自动对正的活 塞杆上缓冲环或柱塞的特性,降低液压缸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了液压缸的 使用寿命。具体方案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主要由浮动缓冲环构成。浮动缓冲环分别装在 液压缸缸头和缸底孔端面面向活塞的一侧,浮动缓冲环内孔分别与活塞杆上缓 冲环或柱塞紧密配合,浮动缓冲环外圈分别与液压缸缸头、缸底的内孔之间进行有间隙配合,使活塞杆上缓冲环或柱塞不与缸头或缸底孔直接接触。当活塞运行到行程终端附近时,活塞杆前端的缓冲环或柱塞进入缸头或缸 底内浮动缓冲环孔,使得活塞端面和缸头或缸底端面间油腔内的油液被密封, 形成缓冲压力腔,浮动缓冲环处于浮动而自动对正活塞杆上的缓冲环或柱塞, 由于缓冲油腔油液被挤压,压力升高产生的背压抵抗活塞运动,从而有效降低 活塞杆运动速度,形成缓冲的作用。本技术保持了原小孔节流的缓冲结构,缓冲力处于可调状态,新增的 一对浮动缓冲环自动对正的活塞杆上缓冲环或柱塞的特性,消除了原缓冲环与 液压缸缸头、缸底孔直接接触的的可能性,消除了缓冲环与端盖孔摩擦的现象, 有效降低液压缸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明显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主要由大小一对浮动缓冲环(3)构成。大浮动 缓冲环(3)装在液压缸缸头(2)孔端面面向活塞(6)的一侧;小浮动缓冲环(3)则对应装在液压缸筒(4)底部的缸底(7)孔端面面向活塞(6)的一侧。 大浮动缓冲环(3)内孔与柱塞(1)紧密配合,其外圈与液压缸缸头(2)内孔 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进行有间隙配合。小浮动缓冲环(3)内孔则与活塞杆上缓冲 环(5)紧密配合,其外圈与缸底(7)的内孔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进行有间隙配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由缓冲环构成,其特征在于一对浮动缓冲环(3)分别装在液压缸缸头(2)和缸底(7)孔端面面向活塞(6)的一侧,浮动缓冲环(3)内孔分别与活塞杆上缓冲环(5)或柱塞(1)紧密配合,浮动缓冲环(3)外圈分别与液压缸缸头(2)、缸底(7)的内孔之间进行有间隙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保持了原小孔节流的缓冲结构,缓冲力处于可调状态,新增的一对浮动缓冲环(3)自动对正的活塞杆上缓冲环(5)或柱塞(1)的特性,消除了原缓冲环与液压缸缸头(2)、缸底(7)孔壁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消除了缓冲环与端盖孔摩擦的现象,有效降低液压缸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明显提高液压缸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5B15/00GK201284769SQ200820081778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跃彬, 李连成, 力 杨 申请人:云南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由缓冲环构成,其特征在于:一对浮动缓冲环(3)分别装在液压缸缸头(2)和缸底(7)孔端面面向活塞(6)的一侧,浮动缓冲环(3)内孔分别与活塞杆上缓冲环(5)或柱塞(1)紧密配合,浮动缓冲环(3)外圈分别与液压缸缸头(2)、缸底(7)的内孔之间进行有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成李跃彬杨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