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速液压缸内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1895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速液压缸内缓冲装置,包括缸体、缸盖、缸体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其中:缸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缸体上,缸盖与缸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活塞杆穿过缸体伸出液压缸外与负载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缓冲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结构较为简单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速液压缸内缓冲装置,属于机械零组件

技术介绍
在高频液压系统中,高速液压缸作为主要的执行元件,其往复频率和运动速度很 高。为了避免产生强烈的振动与冲击,保证系统平稳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性能, 需要对液压缸活塞完成运动行程前采取缓冲措施。目前,液压缓冲按照控制方式一般采用 液压缸外部控制,即在液压缸外部安装液压缓冲器或者在其回路上设计缓冲回路实现缓 冲。这类缓冲控制的动态响应频率不高,且需要较大安装空间,因此一般应用于换向频率不 高,运动过程固定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高速液压缸内缓冲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 积小、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的新型高速液压缸内缓冲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高速液压缸缓冲装置,包括缸体、缸盖、缸体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接的 活塞杆,缸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缸体上,缸盖与缸体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活塞杆穿过缸 体伸出液压缸外与负载相连,在活塞回油端台阶相应位置上打孔以逼近理想的缓冲节流面 积。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缓冲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了使高速缸活塞快速开启,回油阻尼不 能过大以减少回油阻力,S1数值可以取得较大,这样有杆腔油液可以通过圆环形断面回油 箱,加快其开启速度从而减少开启时间;第二阶段,气门位移达到L1时,环形缝隙数值变为 δ2< S1,此时由于δ2数值较小利用多孔节流来实现气门缓冲,使高速缸活塞达到最大行 程时速度为零从而减少开启冲击。由于相应缓冲位置上节流孔径及数量都是根据理想节流 面积而设置的,因此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缓冲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缓冲性能好,具有较为理想的缓冲节流面积,因此使得缓冲压力和减速度相对变 化较小,活塞近似做等减速运动;响应速度快;结构较为简单,不用增加附加元件,从而不 会使系统结构变得复杂。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活塞;2、缸体;3、活塞杆;4、缸盖;5、紧固螺钉;6、0型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可以按说明书所述内容推选任一种 方式实施。以下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见附图1,新型高速液压缸缓冲装置由缸体(2)、缸盖(4)、缸体内的活塞(1)、与活 塞相连接的活塞杆(3),缸盖(4)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于缸体(2)上,缸盖⑷与缸体(2) 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6),活塞杆(3)穿过缸体(2)伸出液压缸外与负载相连,在活塞回油 端台阶相应位置上打孔以逼近理想的缓冲节流面积。将本技术应用于高频液压系统,结果表明该缓冲装置缓冲过程平稳且缓冲 时间短,能够满足高速液压缸缓冲要求。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 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高速液压缸缓冲装置,包括缸体、缸盖、缸体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缸体上,缸盖与缸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穿过缸体伸出液压缸外与负载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速液压缸内缓冲装置,包括缸体、缸盖、缸体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其中缸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缸体上,缸盖与缸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活塞杆穿过缸体伸出液压缸外与负载相连。本技术具有缓冲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结构较为简单等优点。文档编号F15B15/22GK201771890SQ20102050966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杜明星, 沈顺良, 魏锦超 申请人:福建省龙岩液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速液压缸缓冲装置,包括缸体、缸盖、缸体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缸体上,缸盖与缸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穿过缸体伸出液压缸外与负载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锦超沈顺良杜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岩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