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17969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包括缓冲机械阀,该缓冲机械阀包括阀体、呈哑铃状的阀芯、行程杆以及固定于阀体上且用于限位行程杆的限位螺丝,该行程杆一端活动连接于阀体底部一侧且限位螺丝抵触于该端,所述阀体内垂直方向开设有呈圆柱状的空腔,该阀体左、右侧壁分别设有进、出油孔,该进、出油孔分别与所述空腔侧壁相贯通,所述阀芯装设于空腔内,该阀芯顶面与空腔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该阀体顶面开设有与空腔内部相贯通的溢流口,还包括一顶杆,该顶杆一端固定连接于阀芯底面,另一端穿过阀体底部抵触所述行程杆上。缓冲块位置可与行程杆位置相配合的滑动调节,可达到液压油缸行程内的任意位置实现缓冲停止,缓冲简便易调。(*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具体地说是指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广泛应用于汽车维修、工程机械、加工机械和铸造机械等领域,在负 载情况下,经常要求液压油缸在缓冲作用下准确定位或平稳运行。现有液压油缸普遍采用内置缓冲的方式,即在液压油缸前后端盖设置缓冲机构或 在活塞杆设置线性缓冲机构来达到缓冲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使用感应开关控制滑 块或活塞杆设置线性缓冲机构的两种方式来实现对液压油缸的缓冲控制。上述液压油缸前后端盖设置缓冲机构的方式较为简便,但是此种缓冲装置在运行 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缓冲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在一些特种机械或液压油缸安装空间狭小的装 置中不易更换;所述活塞杆设置线性缓冲机构的方式缓冲效果较为持久,但更换难度大,加 工难度大,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液压油缸缓冲 装置性能不稳定、更换不便以及加工难度大的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包括缓冲机械阀,该缓冲机械阀包括阀体、大体呈 铃 状的阀芯、行程杆以及固定连接于阀体上且用于限位行程杆的限位螺丝,该行程杆一端活 动连接于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机械阀,该缓冲机械阀包括阀体、大体呈哑铃状的阀芯、行程杆以及固定连接于阀体上且用于限位行程杆的限位螺丝,该行程杆一端活动连接于阀体底部一侧且限位螺丝抵触于该端,所述阀体内垂直方向开设有呈圆柱状的空腔,该阀体左侧壁开设有进油孔,该阀体右侧壁开设有出油孔,该出油孔位于进油孔上方,该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与所述空腔侧壁相贯通,所述阀芯装设于空腔内,该阀芯顶面与空腔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该阀体顶面开设有与空腔内部相贯通的溢流口,还包括一顶杆,该顶杆一端固定连接于阀芯底面,另一端穿过阀体底部抵触所述行程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机械阀,该缓冲机械阀包括阀体、大 体呈哑铃状的阀芯、行程杆以及固定连接于阀体上且用于限位行程杆的限位螺丝,该行程 杆一端活动连接于阀体底部一侧且限位螺丝抵触于该端,所述阀体内垂直方向开设有呈圆 柱状的空腔,该阀体左侧壁开设有进油孔,该阀体右侧壁开设有出油孔,该出油孔位于进油 孔上方,该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与所述空腔侧壁相贯通,所述阀芯装设于空腔内,该阀芯顶 面与空腔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该阀体顶面开设有与空腔内部相贯通的溢流口,还包 括一顶杆,该顶杆一端固定连接于阀芯底面,另一端穿过阀体底部抵触所述行程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外部缓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缓冲机械阀相 配合的缓冲板,该缓冲板位于缓冲机械阀下方,该缓冲板顶面活动连接有与行程杆相配合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团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德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