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019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包括连接在左主撑管上的左尾管和连接在右主撑管上的右尾管,以及连接在左主撑管和左尾管之间的左后斜管和连接在右主撑管和右尾管之间的右后斜管;在所述左尾管与左后斜管之间连接有左后斜承管,在所述右尾管与右后斜管之间连接有右后斜承管;所述左后斜承管和右后斜承管沿车架中心线对称设置,左后斜承管和右后斜承管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后斜管和右后斜管的上部,左后斜承管和右后斜承管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尾管和右尾管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架结构刚性强度大,稳定性较好;减少了安装时的焊接量,还具有防止坐垫滑动的特点,在装配、拆卸挡泥板时也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的车架,具体为一种越野摩托车车架的后部结构,该车 架具有结构刚性强度大,零部件布置紧密,并且车辆运行时振动较小的特点。
技术介绍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主体承载部件,其强度和寿命对摩托车整车来说至关重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摩托车驾乘舒适性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架的 振动是影响驾乘舒适性的最直接原因,车架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静载荷和各种动载荷的 作用,因而对车架的强度以及动态特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车架的动态特性设计达 不到要求,会对摩托车的驾乘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各零部件的使用都造成 不良影响。摩托车的车架包括立管、主梁、左主撑管、右主撑管、主梁加强管、左尾管、 右尾管、左后斜管、右后斜管、发动机下横管、托架左下管、托架右下管等,其中立 管、主梁、左主撑管、右主撑管以及主梁加强管构成车架的前部框架,左尾管、右尾 管、左后斜管、右后斜管、发动机下横管、托架左下管、托架右下管构成车架的后部框 架。在车架的后部框架上,不仅要安装动力系统,还安装有后悬挂系统、货架、油箱 等,其承重量较大,因此需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目前的车架后部框架主要是 靠左后斜管和右后斜管来起支撑作用,由于左后斜管和右后斜管在发动机工作时受热变 形较大,使得整个车架后部的强度在车辆运行时降低,进而使得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在车 架后部加剧,而当车架长时间处于共振作用下时,其寿命会明显降低,并且摩托车的稳 定性以及安全性能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人在驾乘时的舒适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摩托车车架后部 由于承重较大,而现有车架的结构强度不足,并导致车架后部在车辆运行时振动较大的 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大、在车辆运行时振动较小的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包括连接在左主撑管上的左尾 管和连接在右主撑管上的右尾管,以及连接在左主撑管和左尾管之间的左后斜管和连接 在右主撑管和右尾管之间的右后斜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尾管与左后斜管之间连接 有左后斜承管,在所述右尾管与右后斜管之间连接有右后斜承管;所述左后斜承管和右 后斜承管沿车架中心线对称设置,左后斜承管和右后斜承管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后 斜管和右后斜管的上部,左后斜承管和右后斜承管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尾管和右 尾管的后端。所述左后斜承管和右后斜承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对应的后斜管和尾 管连接,通过后斜承管可以对尾管后部受到的压力起强力的支撑作用,所述后斜承管的 后部向上折弯一个较大的角度后再延伸至与尾管连接,这样支撑的效果更好。在所述左后斜承管和右后斜承管上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覆盖件的车体后安装支耳,安装车体的 覆盖件时就通过两侧的安装支耳将其固定;在右后斜承管上还连接有一个消声器安装支 耳,消声器安装支耳设置于右后斜承管上靠近右尾管的位置,安装时将摩托车消声器悬 挂在消声器安装支耳上固定即可。进一步,所述左尾管和右尾管的尾部通过后扶手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后 扶手安装支架上设有至少二个螺孔。通过后扶手安装支架不仅可以将左尾管和右尾管连 接为一个整体,还可以在后扶手安装支架上安装一个储物箱,方面携带一些必需品。进一步,在所述左尾管和右尾管的前端各设有一个坐垫前限位支耳,所述坐垫 前限位支耳均为“Γ”形并沿车架中心线对称设置。安装时,本技术的坐垫前限位 支耳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左、右尾管上,坐垫前限位支耳的另一端插入坐垫内并与 坐垫内的挡块抵紧,然后再将坐垫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尾管上,这样就能起到防止坐 垫向前滑动的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强度大本技术通过分别在左、右两侧的尾管与后斜管之间连接一 根后斜承管,使得尾管末端受到的压力能分担到后斜管上,进而使尾管、后斜管和后斜 承管构成了一个近似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这极大的提高了车架后部的整体刚性强度,并 减小了车架尾部在车辆运行时的振动,进而有利于延长车架的使用寿命,同时在车架的 左尾管和右尾管的尾部还连接了一个后扶手安装支架,通过后扶手安装支架将左、右尾 管连接为一个整体,这样能够减小车架尾部的晃动,提高稳定性;2、减少了焊接量设置在左、右后斜承管上的车体后安装支耳以及连接在右后 斜承管上的消声器安装支耳均采用了一条焊接线的连接方式,这有利于减少焊接工作作 业量;3、能够防止坐垫滑动本技术在左尾管和右尾管的前端各设置了一个限 位支耳,通过限位支耳能够将坐垫卡住并对坐垫施加向后的支撑力,从而能够防止坐垫 在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和人体的压力作用下产生滑动,进而提高了摩托车坐垫的安全性 和稳定性;4、方便安装挡泥板本技术将后挡泥板安装支板设置在左、右尾管的尾部 两侧面上,这样简化了后挡泥板的安装结构,使后挡泥板的装配、拆卸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1 一左主撑管,12—右主撑管,21—左尾管,22—右尾管,31—左后斜 管,32—右后斜管,41 一左后斜承管,42—右后斜承管,5—车体后安装支耳,6—消声 器安装支耳,7—后扶手安装支架,8—坐垫前限位支耳,91 一左后档泥安装支板,92— 右后档泥安装支板,10—螺孔,13—后尾盖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包括连接在左主撑管11上的 左尾管21和连接在右主撑管12上的右尾管22,所述左主撑管11和右主撑管12均连接在 车架的主梁管上,左尾管21和右尾管22沿车架轴线对称设置且均为先向外延伸、再向内 收敛的弧形结构,左尾管21和右尾管22的中部通过后尾盖安装支架13连接,左尾管21 和右尾管22的尾部通过后扶手安装支架7固定连接,在所述后扶手安装支架7上设有至 少二个螺孔10,所述螺孔10可用于固定储物箱等;在左主撑管11和左尾管21之间连接 有左后斜管31,在右主撑管12和右尾管22之间连接有右后斜管32,所述左、右后斜管 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右尾管的中部,左、右后斜管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 右主撑管的下部;在所述左尾管21与左后斜管31之间连接有左后斜承管41,在所述右 尾管22与右后斜管32之间连接有右后斜承管42 ;所述左后斜承管41和右后斜承管42沿 车架中心线对称设置,左后斜承管41和右后斜承管42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后斜管31 和右后斜管32的上部2/3处,左后斜承管41和右后斜承管42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 左尾管21和右尾管22的后端。安装后,左后斜承管41和右后斜承管42均呈倾斜状, 且左、右后斜承管的尾部均向上弯折一个更大的角度,然后再分别与左、右尾管连接, 这样左、右后斜承管分别对左、右尾管就能产生更大的支持力,同时还能将车架尾部的 压力分解到左、右主撑管上,形成整体受力,以此增强车架后部的结构强度。参见图1和图2,在所述右后斜承管42上还连接有一个消声器安装支耳6,消 声器安装支耳6与右后斜承管42通过一条焊接线连接,这样有利于提高车架结构强度, 减少焊接工作作业量,安装时,将摩托车消声器直接通过消声器安装支耳6悬挂在车架 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包括连接在左主撑管(11)上的左尾管(21)和连接在右主撑管(12)上的右尾管(22),以及连接在左主撑管(11)和左尾管(21)之间的左后斜管(31)和连接在右主撑管(12)和右尾管(22)之间的右后斜管(3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尾管(21)与左后斜管(31)之间连接有左后斜承管(41),在所述右尾管(22)与右后斜管(32)之间连接有右后斜承管(42);所述左后斜承管(41)和右后斜承管(42)沿车架中心线对称设置,左后斜承管(41)和右后斜承管(42)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后斜管(31)和右后斜管(32)的上部,左后斜承管(41)和右后斜承管(42)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尾管(21)和右尾管(22)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