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外延高压BCD器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24912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外延高压BCD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中的半导体制造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同一硅片上集成高压DMOS、高压采样器件SensorFET、低压BJT、低压CMOS、低压DMOS、MOS电容和阱电容、阱电阻以及多晶电阻等器件的工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外延BCD工艺,使用高能离子注入形成倒置阱来制作各种高压和低压器件,只有三个高温热过程,具有工艺步骤少、光刻版数目少和高温热过程少等优点,能很好应用于高压功率集成电路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等的制作,相对于以往常规外延工艺,在提高了器件及集成电路性能的同时,很好地节约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器件
,涉及高压BCD器件的制备方法,尤其是耐压达 700V以上的B⑶功率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专业术语说明DNW:掺N型杂质的深阱;Ptop :P型掺杂区;Nwell 掺N型杂质的阱;Pwell 掺 P型杂质的阱;Active 有源区;Poly 多晶硅区;NSD :N型重掺杂区;PSD :P型重掺杂区; Contact 欧姆接触区;Metal 金属区;Pad 压焊点区。B⑶工艺是一种能够在同一芯片上制作BJT、CM0S和DMOS器件的单片集成工艺技 术,1986年由意法半导体(ST)公司率先研制成功。B⑶工艺把BJT、CMOS和DMOS器件同时 制作在同一芯片上,一方面它综合了双极器件高跨导、强负载驱动能力和CMOS集成度高、 低功耗的优点,使其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点;另一方面它集成了 DMOS功率器件, DMOS可以在开关模式下工作,功耗极低,在不需要昂贵的封装和冷却系统的情况下,就可以 将功率传递给负载。整合过后的BCD工艺流程,可大幅降低功率耗损,提高系统性能,大大 减小系统体积,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由于B⑶工艺中器件种类多,必须做到高压器件和低压器件的兼容双极工艺和 CMOS工艺的相兼容,尤其是要选择合适的隔离技术为控制制造成本,必须考虑光刻版的 兼容性。考虑到器件各区的特殊要求,为减少工艺制造用的光刻版,应尽量使同种掺杂能兼 容进行。因此,需要精确的工艺模拟和巧妙的工艺设计,有时必须在性能与集成兼容性上作 折中选择。功率输出级DMOS管是此类电路的核心,往往占据整个芯片面积的1/2 2/3,它 是整个集成电路的关键。DMOS与CMOS器件结构类似,也有源、漏、栅等电极,但是漏端击穿 电压高,需要加入提高器件耐压的工艺来使DMOS耐压满足要求。目前,国内外只有少量高压B⑶工艺的相关专禾IJ,其中“METHOD OF MAKINGHIGH-VOLTAGE BIP0LAR/CM0S/DM0S(BCD)DEVICES”(专利号为US7341905B2)是一 项基于P型衬底,可制作BJT、CMOS和DMOS器件的集成电路工艺专利。该专利中首先形成 NWELL,刻蚀有源区,形成P-Field区;然后制作栅氧,P型杂质注入,调节阈值电压;多晶硅 栅淀积;形成I^base区、N漂移区以及以P-top区;进行P+和N+注入,最后刻蚀接触孔,淀 积金属,形成钝化层。该工艺可制作高压DMOS、N-JFET和L-IGBT以及低压CMOS和BJT。但 该工艺方法仅可制作耐压为700V的高压器件,在某些高压应用场合会受到限制;且该工艺 不能制作精确的电阻,给电路设计带来不便。针对市场的不同需求,非外延B⑶工艺用DNW替代了外延层,并简化了工艺流程, 使该工艺更具竞争力。目前,该工艺已经顺利通过了产品验证,进入量产。非外延B⑶工艺 主要面向电源管理、显示驱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该工艺的标准配置包括3. 3V/5V 的CMOS,12V/18V/30V/40V的LDMOS以及垂直的NPN和水平的PNP双极管。此工艺同时还提 供高精度的电阻、高密度的电容及一次性可编程器等多种器件以方便客户选用,是LED驱动芯片、AC-DC转换器、功率驱动集成电路、电池保护和充电保护芯片的最佳工艺选择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外延高压BCD器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在同一硅片上集成 高压DMOS器件、高压采样器件knsorFET、低压BJT器件、低压CMOS器件、低压DMOS器件、 MOS电容、N阱和P阱电阻以及多晶硅电阻等器件。该制备方法可集成高耐压的DMOS和高 压采样器件、高低压器件兼容性好,普适性和不同IC生产线可移植性好,成本相对较低等。本专利技术首先在P型单晶衬底上进行DNW和Ptop注入并分别推结;然后进行场氧化 层生长和有源区刻蚀;进行Nwell和Pwell注入;制备栅氧和多晶硅栅;进行NSD和PSD注 入;欧姆接触孔刻蚀;最后通过金属溅射、刻蚀,形成金属连线,淀积钝化层,刻蚀PAD。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外延高压B⑶器件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 制备掺N型杂质的深阱DNW ;采用P型硅单晶衬底,在高压DMOS器件区、高 压采样器件knsorFET区、CMOS器件区、Bipolar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MOS电容区和 阱电阻区采用DNW光刻版进行光刻,使用2MeV高能磷离子注入,并高温推结形成掺N型杂 质的深阱DNW;步骤2 制备P型掺杂区Ptop ;在高压DMOS器件区和高压采样器件knsorFET区 采用Ptop光刻版进行光刻,硼注入,并高温推结形成P型掺杂区Ptop ;步骤3 制备场氧化层;在整个硅片表面进行LPCVD氮化硅淀积,在需要制作器件 的区域采用Active光刻版进行光刻,并进行有源区刻蚀和局部氧化形成场氧化层;步骤4 制备掺N型杂质的阱Nwell ;在CMOS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MOS电容 区和阱电阻区采用Nwell光刻版进行光刻,按注入能量不同分三次注入磷和一次注入硼, 形成掺N型杂质的阱漸ell ;步骤5 制备掺P型杂质的阱Pwell ;在高压DMOS器件区、高压采样器件 nSOrFET 区、CMOS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和阱电阻区采用Pwell光刻版进行光刻,按注入能量不 同分五次注入硼,形成掺P型杂质的阱Pwell ;步骤6 制备栅及场板;在有源区生长栅氧化层,多晶硅淀积、掺杂,采用Poly光刻 版进行光刻,并刻蚀栅氧化层和多晶硅形成MOS器件的栅和高压器件终端场板;步骤7 制备N型重掺杂区NSD ;在高压DMOS器件和高压采样器件knsorFET的源 漏区、NMOS器件的源漏区、Bipolar器件的集电极和发射极、N阱电阻的引出端、PMOS的衬 底接触区、P阱电阻和MOS电容的衬底接触区采用NSD光刻版进行光刻,并进行N+磷和砷注 入,形成N型重掺杂区NSD ;步骤8 制备P型重掺杂区PSD ;在PMOS器件的源漏、P阱电阻的引出端、Bipolar 器件的基区、高压DMOS器件、采样器件knsorFET和NMOS器件的衬底接触区采用PSD光刻 版进行光刻,并进行P+硼注入,形成P型重掺杂区PSD ;步骤9 快速退火RTA与推结;对离子注入的磷、砷和硼使用快速热退火进行热激 活和修复注入损伤,并进行推结;步骤10 制备欧姆接触区Contact ;在芯片需要接引线的区域采用Contact光刻 版进行光刻,并进行欧姆接触区刻蚀;步骤11 形成金属区Metal ;金属溅射,采用Metal光刻版进行光刻,并对金属进 行刻蚀,形成金属引线;步骤12 制备钝化层;二氧化硅和氮化硅淀积、刻蚀形成钝化层;步骤13 制备压焊点区PAD ;采用Pad光刻版进行光刻,并在芯片上用来接外围电 路的位置刻蚀形成压焊点区PAD。本专利技术共采用11张光刻版,按照版号的顺序依次为DNW光刻版、Ptop光刻版、 Active光刻版、漸ell光刻版、Pwell光刻版、Poly光刻版、NSD光刻版、PSD光刻版、Contact 光刻版、Metal光刻版、Pad光刻版。本专利技术进行的主要离子注入过程有DNW的高能磷离子注入,Ptop硼注入,N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外延高压BCD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制备掺N型杂质的深阱DNW;采用P型硅单晶衬底,在高压DMOS器件区、高压采样器件SensorFET区、CMOS器件区、Bipolar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MOS电容区和阱电阻区采用DNW光刻版进行光刻,使用2MeV高能磷离子注入,并高温推结形成掺N型杂质的深阱DNW;步骤2:制备P型掺杂区Ptop;在高压DMOS器件区和高压采样器件SensorFET区采用Ptop光刻版进行光刻,硼注入,并高温推结形成P型掺杂区Ptop;步骤3:制备场氧化层;在整个硅片表面进行LPCVD氮化硅淀积,在需要制作器件的区域采用Active光刻版进行光刻,并进行有源区刻蚀和局部氧化形成场氧化层;步骤4:制备掺N型杂质的阱Nwell;在CMOS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MOS电容区和阱电阻区采用Nwell光刻版进行光刻,按注入能量不同分三次注入磷和一次注入硼,形成掺N型杂质的阱Nwell;步骤5:制备掺P型杂质的阱Pwell;在高压DMOS器件区、高压采样器件SensorFET区、CMOS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和阱电阻区采用Pwell光刻版进行光刻,按注入能量不同分五次注入硼,形成掺P型杂质的阱Pwell;步骤6:制备栅及场板;在有源区生长栅氧化层,多晶硅淀积、掺杂,采用Poly光刻版进行光刻,并刻蚀栅氧化层和多晶硅形成MOS器件的栅和高压器件终端场板;步骤7:制备N型重掺杂区NSD;在高压DMOS器件和高压采样器件SensorFET的源漏区、NMOS器件的源漏区、Bipolar器件的集电极和发射极、N阱电阻的引出端、PMOS的衬底接触区、P阱电阻和MOS电容的衬底接触区采用NSD光刻版进行光刻,并进行N+磷和砷注入,形成N型重掺杂区NSD;步骤8:制备P型重掺杂区PSD;在PMOS器件的源漏、P阱电阻的引出端、Bipolar器件的基区、高压DMOS器件、采样器件SensorFET和NMOS器件的衬底接触区采用PSD光刻版进行光刻,并进行P+硼注入,形成P型重掺杂区PSD;步骤9:快速退火RTA与推结;对离子注入的磷、砷和硼使用快速热退火进行热激活和修复注入损伤,并进行推结;步骤10:制备欧姆接触区Contact;在芯片需要接引线的区域采用Contact光刻版进行光 刻,并进行欧姆接触区刻蚀;步骤11:形成金属区Metal;金属溅射,采用Metal光刻版进行光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外延高压BCD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 制备掺N型杂质的深阱DNW ;采用P型硅单晶衬底,在高压DMOS器件区、高压采 样器件knsorFET区、CMOS器件区、Bipolar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MOS电容区和阱电 阻区采用DNW光刻版进行光刻,使用2MeV高能磷离子注入,并高温推结形成掺N型杂质的 深阱DNW ;步骤2 制备P型掺杂区Ptop ;在高压DMOS器件区和高压采样器件knsorFET区采用 Ptop光刻版进行光刻,硼注入,并高温推结形成P型掺杂区Ptop ;步骤3 制备场氧化层;在整个硅片表面进行LPCVD氮化硅淀积,在需要制作器件的区 域采用Active光刻版进行光刻,并进行有源区刻蚀和局部氧化形成场氧化层;步骤4 制备掺N型杂质的阱Nwell ;在CMOS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MOS电容区和阱 电阻区采用Nwell光刻版进行光刻,按注入能量不同分三次注入磷和一次注入硼,形成掺N 型杂质的阱Nwell ;步骤5 制备掺P型杂质的阱Pwell ;在高压DMOS器件区、高压采样器件 ns0rFET区、 CMOS器件区、低压DMOS器件区和阱电阻区采用Pwell光刻版进行光刻,按注入能量不同分 五次注入硼,形成掺P型杂质的阱Pwell ;步骤6 制备栅及场板;在有源区生长栅氧化层,多晶硅淀积、掺杂,采用Poly光刻版进 行光刻,并刻蚀栅氧化层和多晶硅形成MOS器件的栅和高压器件终端场板;步骤7 制备N型重掺杂区NSD ;在高压DMOS器件和高压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宏姜贯军余士江谢加雄张帅胡涛李婷张超任敏肖璇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