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耳鲍种内杂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093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鲍种内杂交的方法,它是不同地理群体的杂交的方法,包括种鲍选择过程、种鲍促熟和催产过程、授精过程、孵化及后期培育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耳鲍种内杂交的方法,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杂交培育所获得的耳鲍苗,继承了双亲的各种优良性状,具有抗逆强、成活率高、生长速率快等优点,所培育出的耳鲍新品种性状一致,生产性状明显优于普通耳鲍,可以实现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鲍(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种内杂交方法,具体说是不同地理群体耳鲍种内的杂交方法。
技术介绍
鲍是珍贵的海产软体动物,足发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之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鲍属约有90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耳鲍(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贝壳较小而扁,呈耳状,壳长,壳宽小于壳长的1/2,壳高约于壳宽的1/3。耳鲍是暖水性的种类,主要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耳鲍产卵季多在夏秋季。耳鲍壳薄肉多,足部肌肉特别肥厚,是著名的海珍品之一,是人工养殖开发的优良品种。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由于九孔鲍和杂色鲍人工育苗受阻,希望在我国南方找到替代品种或后续品种,国家863已经立项鲍鱼新种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已经取得成功。 杂交育种是海洋生物人工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近年来杂交育种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种间杂交难度大,优势不明显,种内杂交子代优势很难维持,成功的实例不是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耳鲍种内杂交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优质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鲍种内杂交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操作:1)种鲍选择过程选取我国西沙群体、东沙群体及海南岛海岸所产耳鲍的雌、雄健康的各种品系耳鲍,壳长2~10cm、体质健壮、无创伤、足肌活动敏捷、性腺成熟的天然鲍或人工养殖的成鲍作为亲鲍;2)种鲍促熟和催产过程取个体中等偏上的性成熟耳鲍,置于26~30℃的海水中,投喂天然饵料,充气培养,每天换水1-3次,至性腺成熟。其先在常温下阴干刺激1-3h,然后加入经紫外线灯管照射的海水诱导刺激,同时结合反复升降温刺激,使其产卵或排精;3)授精过程将分别获得的异地雌雄配子进行人工授精;4)孵化及后期培育过程按常规孵化及后期培育方法即可获得性状一致的耳鲍新品系苗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勃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