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6887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轴承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由两个衬套对接组装构成,两个衬套的外端分别设有法兰,法兰的内、外端面均设有加强层,衬套的内表面设有加强层。按本方案实施的橡胶轴承,由于平衡轴与板簧座壳体之间采用橡胶轴承,不仅同样实现了板簧座壳体与平衡轴之间的运动关系。而且因取消了供油润滑、密封系统,而减少了零部件和简化了整体结构,使安装维护操作更加方便,生产成本也更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是一种有益的改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轴承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汽车后悬架平衡 轴的橡胶轴承。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载货汽车双联驱动桥大多采用平衡悬架,在此之前的大多数载货汽车 后悬架平衡轴所采用的是由金属制的球面轴承5,如图2所示的结构,因金属制的球面轴承 5是一种刚性轴承,故,其耐磨性较差,而且运行期间还需要添加润滑油,因此该刚性结构的 轴承需要配备供油机构。原结构的平衡轴与钢板弹簧座之间采用球面轴承,使用过程中需 要加润滑油,结构上就需要有加油口、通气口、油槽密封及防尘等。从而造成其密封性差,给 安装、维护的操作及后期工作带来一定的繁琐困难,同时也存在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加工 成本较高和运行中噪声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其克服了现有汽 车后悬架平衡轴刚性轴承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密封性差、噪声大及安装维护困难等方面的 不足,无需润滑,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 轴承,其特征在于由两个衬套对接组装构成,两个衬套的外端分别设有法兰,法兰的内、夕卜 端面均设有加强层,衬套的内表面设有加强层;法兰端内设有金属夹层,法兰内、外端面的 加强层设为一个金属圆环,衬套内表面的加强层设为金属管,金属夹层是埋设于法兰端内 的金属圆环;衬套由橡胶制成。按本方案实施的橡胶轴承,由于平衡轴与钢板弹簧座之间采用橡胶轴承,不仅同 样实现了钢板弹簧座与平衡轴之间的运动关系,而且因取消了供油润滑、密封系统,而减少 了零部件和简化了整体结构,使安装维护操作更加方便,生产成本也更低。本技术结构 设计合理,是一种有益的改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平衡轴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所说的汽车后悬架平 衡轴的橡胶轴承由两个橡胶材料制成的衬套3对接组装构成,两个橡胶衬套3的外端分别 设有同体的橡胶法兰31,两个法兰31的外端面均设有同注为一体的加强层33,加强层33是一个由金属制的圆环,同理,两个法兰的内端面也设有同注为一体的加强层一金属圆 环35,内、外端面的金属环用以增加橡胶轴承的耐磨性和抗挤压性。为加强法兰31的刚性 和承受挤压的能力,法兰31内还设有金属夹层32,金属夹层32是由金属制的圆环,金属夹 层32在制作橡胶衬套3时即压注于法兰内。为了便于安装和防止橡胶变形,在与其他零件 的接触面,尤其是与平衡轴配装的衬套内表面设有同注为一体的金属夹层——金属管34。 本技术所说的橡胶轴承的组合装配过程以按图示的左右方向进行如下的描 述。先将右面的一个橡胶衬套3装于平衡轴1的轴肩端,再将钢板弹簧座2随之装于衬套 3的外圆,平衡轴1、衬套3、钢板弹簧座2之间的装配间隙为零配合,紧接着将 左面的衬套3 随之装入钢板弹簧座2与平衡轴1之间,再装上端盖4用螺栓将橡胶轴承牢靠的固定于平 衡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其特征在于:由两个衬套对接组装构成,两个衬套的外端分别设有法兰,法兰的内、外端面均设有加强层,衬套的内表面设有加强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其特征在于由两个衬套对接组装构成,两个衬套的外端分别设有法兰,法兰的内、外端面均设有加强层,衬套的内表面设有加强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其特征在于法兰内设有金属夹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其特征在于法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小卫马生平胡波季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