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奎专利>正文

一种薄膜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8029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使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气管、出气管、真空测量器、基片、基台、电极、直流电源、容器壁。进气管管径为150~300mm,出气管管径80~150mm,真空测量计带报警器,基片位于铜电极下方10~15cm,基片放置在基台上,基片边缘与容器壁间隙为3~5cm,铜电极与直流电源联接。本使用新型工艺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制造装置,适用于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容器内为低压气体时,当两极间电压较高时,稀薄气体中的残余正离子在电场 中加速,有足够的动能轰击阴极,产生二次电子,经簇射过程产生更多的带电粒子,使 气体导电。辉光放电时,在放电管两极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正离子分别向阳极、阴极 运动,并堆积在两极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因正离子的漂移速度远小于电子,故正离子 空间电荷区的电荷密度比电子空间电荷区大得多,使得整个极间电压几乎全部集中在阴 极附近的狭窄区域内。利用辉光放电的原理进行制造薄膜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制造装置,解决利用辉光放电的原 理制造薄膜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进气管、出气管、真空测量器、基片、基台、电极、直流电 源、容器壁。本技术中进气管管径为150 300mm,出气管管径80 150mm,真 空测量计带报警器,基片位于铜电极下方10 15cm,基片放置在基台上,基片边缘与容 器壁间隙为3 5cm,铜电极与直流电源联接。本技术工艺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薄膜制造装置示意图附图标志1、进气管,2、出气管,3、真空测量器,4、基片,5、基台,6、 电极,7、直流电源,8、容器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薄膜制造装置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进气管1、出气管2、真空测量器3、基片4、基台5、电极6、直 流电源7、容器壁8。本实施例中进气管1管径为250cm,出气管2管径100cm,真空测 量计3带报警器,当真空达到150MPa时,报警器开始报警要减小电流电压,基片4位于 铜电极6下方12cm,基片4放置在基台5上,基片4边缘与容器壁8间隙为4cm,铜电 极6与直流电源7联接。在真空情况下铜电极6通直流电后会在两铜电极6之间产生辉 光发电,进气管1的材料通过辉光发电区域后在基片4上形成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气管、出气管、真空测量器、基片、基台、电极、直流电源、容器壁,进气管管径为150~300mm,出气管管径80~150mm,真空测量计带报警器,基片位于铜电极下方10~15cm,基片放置在基台上,基片边缘与容器壁间隙为3~5cm,铜电极与直流电源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薄膜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气管、出气管、真空测量器、基片、基台、 电极、直流电源、容器壁,进气管管径为150 300mm,出气管管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奎
申请(专利权)人:朱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