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自动变速器用摆线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450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线泵,尤其是涉及一种轿车自动变速器用摆线泵。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设计的油道小而复杂,难于加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解决了齿轮泵的压力和流量脉动大,特别是在转速低时,油泵容积效率差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泵体,泵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盖与后盖,泵体内设有外转子,外转子内部啮合有内转子,内转子与外转子为不同心设置;内转子与外转子之间设有封油块,封油块将内、外转子之间形成的空腔分隔为压油腔和吸油腔;泵体上开有进油口,前盖上开有出油口;外转子齿体的其中一条齿廓线与相邻齿体的另一条齿廓线分布在同一个圆的圆弧上,内转子的齿体为与外转子圆弧形齿相共轭的摆线齿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摆线泵,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轿车自动变速器用摆线泵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轿车产业的发展,舒适性和经济性成为追求目标,客户对齿轮油泵提出了高转速、流量脉动小、压力平稳、容积效率高等要求,最高转速要求达到6000r/min。高性能的 轿车自动变速器用油泵多依赖进口,已成为制约我国自动变速器国产化的一个关键部件。以 往,内啮合摆线齿轮油泵,多采用由泵体和端盖组成的二体式结构。摆线齿轮油泵多设计成 外转子比内转子多l齿,齿数小。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新颖转子组的内啮合齿轮泵(授 权公告号CN 101120172A),其包括限定了转子腔的壳体,壳体包括工作流体入口和工作 流体出口,各与转子腔的一部分流体连通;能够在转子腔内旋转的转子组,转子组包括外 转子,其具有第一数量的向内延伸的齿;内转子,其具有第二数量的向外延伸的齿,第二数 量至少比第一数量少两个,内转子齿具有外转子齿的共轭复合齿廓;以及月牙形构件,其插 在转子组的内外转子之间,并且提供转子齿间的密封表面,以分开转子腔内的工作流体入口 和工作流体出口,其中,各外转子齿具有复合齿廓,复合齿廓包括在接近齿的齿根处形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车自动变速器用摆线泵,包括泵体(1),泵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盖(2)与后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内设有外转子(4),外转子(4)内部啮合有可穿驱动轴的内转子(5),内转子与外转子为不同心设置;所述的内转子(5)与外转子(4)之间设有封油块(6),封油块将内、外转子之间形成的空腔分隔为压油腔(7)和吸油腔(8);所述的泵体上开有可与压油腔(7)连通的进油口(9),前盖(2)上开有可与吸油腔(8)连通的出油口(10);所述的外转子(4)齿体的其中一条齿廓线(41)与相邻齿体的另一条齿廓线(42)分布在同一个圆的圆弧上,内转子(5)的齿体为与外转子圆弧形齿相共轭的摆线齿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自动变速器用摆线泵,包括泵体(1),泵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盖(2)与后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内设有外转子(4),外转子(4)内部啮合有可穿驱动轴的内转子(5),内转子与外转子为不同心设置;所述的内转子(5)与外转子(4)之间设有封油块(6),封油块将内、外转子之间形成的空腔分隔为压油腔(7)和吸油腔(8);所述的泵体上开有可与压油腔(7)连通的进油口(9),前盖(2)上开有可与吸油腔(8)连通的出油口(10);所述的外转子(4)齿体的其中一条齿廓线(41)与相邻齿体的另一条齿廓线(42)分布在同一个圆的圆弧上,内转子(5)的齿体为与外转子圆弧形齿相共轭的摆线齿形。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轿车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栋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东方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