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以及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3628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其包括:半桥逆变器电路(I),包括第一主开关(Q1)和第二主开关(Q2);和下拉单元(U)。下拉单元(U)在其中一个主开关(Q1,Q2)处于导通的情况下使另一主开关(Q2,Q1)不导通来防止共通。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的发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发光装置的驱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此 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驱动装置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常用半桥逆变器中,易出现构成半桥逆变器的两个主开关中的一个主开关在另 一个主开关即将结束导通但尚未关断的过程中提前导通,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主开关的共 通。这会导致半桥逆变器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还会使半桥逆变器损毁。另外,常用半桥逆变 器还存在易受外界干扰影响的缺点,即在一个主开关导通期间另一主开关受干扰信号影响 而导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防止半桥逆变器的主开关共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用于自振荡 半桥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半桥逆变器电路,包括第一主开关和第二主开关,它们 分别包括控制电极、工作电极以及参考电极,其中第一主开关的控制电极耦接至第一参考 电势,第二主开关的参考电极耦接至第二参考电势,第一主开关的参考电极与第二主开关 的控制电极耦接且耦接点形成桥臂中点;下拉单元,包括第一参考电势端和第二参考电 势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以及工作端,其中下拉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一主开关的 工作电极耦接,其第二控制端与第二主开关的工作电极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其包括:  半桥逆变器电路(I),包括第一主开关(Q1)和第二主开关(Q2),它们分别包括控制电极(S1,S2)、工作电极(B1,B2)以及参考电极(E1,E2),其中第一主开关(Q1)的控制电极(S1)耦接至第一参考电势(VCC),第二主开关(Q2)的参考电极(E2)耦接至第二参考电势(GND),第一主开关(Q1)的参考电极(E1)与第二主开关(Q2)的控制电极(S2)耦接且耦接点形成桥臂中点(A);  下拉单元(U),包括:第一参考电势端和第二参考电势端(101,102)、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103,104)以及工作端(105),其中下拉单元(U)的第一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其包括半桥逆变器电路(I),包括第一主开关Oil)和第二主开关(Q2),它们分别包括控制电 极(Si,S2)、工作电极(Bi,B2)以及参考电极(El,E2),其中第一主开关Oil)的控制电极 (Si)耦接至第一参考电势(Vcc),第二主开关的参考电极(E》耦接至第二参考电势 (GND),第一主开关Oil)的参考电极(El)与第二主开关0^2)的控制电极(S2)耦接且耦接 点形成桥臂中点㈧;下拉单元(U),包括第一参考电势端和第二参考电势端(101,102)、第一控制端和第 二控制端(103,104)以及工作端(105),其中下拉单元(U)的第一控制端(10 与第一主开 关Oil)的工作电极(Bi)耦接,其第二控制端(104)与第二主开关0^2)的工作电极(B2)耦 接,其第一参考电势端(101)与第一主开关Oil)的控制电极(Si)耦接,其第二参考电势端 (102)与第二主开关0^2)的参考电极(E2)耦接,其工作端(105)与桥臂中点(A)耦接;其中下拉单元(U)被配置成在其中一个主开关(Q1,Q2)处于导通的情况下将另一主开 关0^2,Ql)的工作电极(B2,B1)的电位下拉到使所述另一主开关0^2,Ql)不导通的电位, 以便防止第一主开关和第二主开关0il,Q2)的共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其中下拉单元(U)还包括偏置电压 产生电路(DI),其包括形成所述两个参考电势端(101,10 的第一输入端(DIll)和第二 输入端(DI12)以及用于提供两个偏置电压的第一输出端(DI13)和第二输出端(DI14);第 一三端可控开关和第二三端可控开关(Mil,M12),第一三端可控开关和第二三端可控开关 (M11,M12)分别包括工作电极(B5,B6)、控制电极(S5,S6)和参考电极(E5,E6),第一三端 可控制开关和第二三端可控制开关(M11,M12)的控制电极(S5,S6)分别形成下拉单元(U) 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103,104),其中偏置电压产生电路(DI)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 二输出端(DI13,DI14)分别为第一三端可控开关和第二三端可控开关(M11,MU)的控制电 极提供偏置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振荡半桥驱动装置,其中该半桥逆变器电路(I)还包 括第一辅助开关和第二辅助开关Om,Q12),它们分别包括控制电极(S3,S4)、工作电极 (B3,B4)以及参考电极(E3,E4);以及第一电荷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清锋林颖轩陈为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