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在制备防治辐射诱导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929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辐射诱导毛发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它是利用白藜芦醇对辐射诱导IRM-2小鼠白癜风模型进行治疗,建立了一种治疗电离辐射诱导白癜风发生、发展的途径。对6Gy照射30天后的小鼠经口给药15天,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脱色抑制率达到了40%,效果显著。病理检测结果表明,白藜芦醇用药组小鼠病变部位毛囊分布更为密集,黑色素分布明显多于照射组和正常组。并且白藜芦醇用药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股骨有核细胞计数、CFU-S和CFU-GM等免疫指标略高于照射组,说明白藜芦醇对受照小鼠造血及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各项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辐射诱导小鼠白癜风发生发展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应用
,涉及白藜芦醇在防治辐射诱导色素脱失性皮肤 病药物中的应用,更具体的说是白藜芦醇在防治辐射诱导小鼠毛发脱色的发生发展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是肿瘤的 化学预防剂,也是对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 剂。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种子植物中,在传统中药藜芦和虎杖中含量丰富,其化学名为3, 4, ‘ 5-三羟基-反-二苯乙烯(3,4,‘ 5-trihydroxysitlbene),具有顺式及反式两种结 构,反式具有生物学活性。已有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突变、抗 氧化、抗菌抗炎、保肝、诱导细胞凋亡及雌激素调节等生物药理活性。其中的抗炎、抗氧化、 调节血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周期等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近期有研究 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降低阿司匹林致小鼠损伤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并使SOD含量升 高,进一步肯定了其对自由基引起的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但关于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 辐射诱导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特别是白癜风)药物中的应用未见文献报道。辐射损伤有射线的直接损伤,也有通过电离产生大量自由基的间接作用。在6Gy 照射剂量下,IRM-2小鼠脱色发生早、病损面积广,并且脱色部位皮肤真皮组织有不同程度 的毛细血管增生充血,是研究辐射导致皮肤脱色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并且辐射诱导IRM-2 小鼠毛发脱色改变,与白癜风后天形成,局限性色素脱失和在进展期色素脱失移行发展较 快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白斑,一旦发病,治 愈率低且易迁延进展,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压力。白癜风生化异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血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升高;2)抗氧化系统失调,表皮内高水平的过氧化氢。高 水平的过氧化氢使酪氨酸及其他单酚类发生羟化反应生成相应的儿茶酚类,进一步氧化成 为苯醌。苯醌的长时间堆积后可作用于酪氨酸酶使后者形成半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反应。自 由基的过氧化作用及抗氧化系统失调,成为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利用已有的药物白藜芦醇,治疗辐射诱导IRM-2小鼠的毛发色素脱 失,并用于白癜风等色素脱失性疾病的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用于了解白藜芦醇对辐射 诱导小鼠免疫功能紊乱和色素调节功能紊乱的作用。为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辐射诱导毛发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辐射诱导白癜风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辐射诱导包括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及色素调节功能紊乱。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其中的应用包括电离或非电离辐射诱导,自发或化学试剂引 起的色素脱失。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公开了含有白藜芦醇与其它维生素类营养物质组合维生素A、 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i、维生素B6、维生素B3、对氨基苯甲酸、叶酸、泛酸等。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含有白藜芦醇的药物组合物,它是将治疗有效量的白藜芦醇 与药学上可应用于放射性皮炎治疗的药物混合制成组合物。中药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 制、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活血化瘀等作用,可用于日光性皮炎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 作用1、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2、抗炎作用;3、抗毒素作用;4、抗休克作用;5、抗核分裂作 用。此外还可影响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影响水和电解质代谢,影响血细胞的生成,提高 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胃酸及胃蛋白的分泌等。可用于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皮肤病的性质和病期是选方用药的首要依据。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选方用药应 有不同。此外药物的治疗效果,除药理作用外,剂型的物理作用亦有重要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白藜芦醇可与常用药用辅料混合制成各种制剂。特别是口服 制剂。一般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制剂包括经口给药,但也可以其他形式如皮下、肌肉、 静脉内、皮内、鞘内和硬脑膜外给药。适合口服的形式可为片剂或胶囊;粉剂或颗粒剂。 可接受的口服固体制剂有普通片剂、分散片、缓控释、肠溶片、颗粒、胶囊、滴丸、散剂等等; 口服液体制剂有口服液、乳剂;注射剂有小水针、输液、冻干粉针等等。上述辅料可以是常 用剂量,以常用的配比与白藜芦醇混合,当白藜芦醇用量确定后,各药用辅料之间的配比可 以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用辅料包括稀释剂、填充剂(如甘露醇、乳糖、聚乙二醇)、粘合 剂(淀粉、微晶纤维素)、崩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的羟丙基纤维素)、润滑剂(如 滑石粉、硬脂酸镁)、湿润剂(如丙二醇、乙醇)、稳定剂(EDTA-2Na、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 钠、亚硫酸钠、乙醇胺、碳酸氢钠、烟酰胺)等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藜芦醇治疗或预防辐射诱导毛发脱色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1)实验动物选择本单位自主培育的纯系小鼠IRM-2,具有在全身照射下易于出现 毛发色素脱失的特性;2)给药方法单次全身照射30天后开始口服给药,白藜芦醇20mg/kg/次,用吐 温-80助溶,对照组给吐温生理盐水溶液,连续给药15天;3)给药后观察并记录各组脱色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病的严重程度,及脱色分 值;4)免疫学改变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股骨有核细胞计数、脏器指数等。5)常规病理及电镜检测;包括形态学检查、毛囊个数、黑色素含量等。6)数据分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选择纯系IRM-2小鼠分组是指,将IRM-2小鼠分为三组,雌雄兼有, 每组9只,分为正常组、照射组、白藜芦醇+照射组(以下称白藜芦醇组),照射组及白藜芦 醇组接受137Cs γ射线全身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6.0Gy,剂量率为0.76Gy/min。30 天后白藜芦醇组开始给药,并定时观察皮肤脱色情况,做积分记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给药方法及白癜风模型构建方法是采用前述公开的方法获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白藜芦醇对于辐射诱导IRM-2小鼠白癜风的治疗作用,包 括白藜芦醇对于辐射诱导IRM-2小鼠毛发色素脱失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用于辐射 引起的皮肤损伤机制的研究;用于因外伤引起的皮肤溃破的治疗作用研究;用于不明原因 引起的脱发的治疗作用研究;用于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及色素调节功能紊乱机制的研 允。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药物与临床常用药物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效果在于1) 口服连续给药15天,无明显的毒副作用;2)白藜芦醇组与照射组小鼠比较,毛发脱色的发生率低、发生时间晚、发生脱色的 面积小;3)病理改变白藜芦醇组与照射组比较,病变部位毛囊分布更为密集,色素颗粒 分布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证明本专利技术所建立的白藜芦醇对辐射诱导的小鼠毛发色素脱失的治疗 作用,对于临床白癜风和色素脱失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同时,本专利技术也有助 于揭示辐射诱导毛发色素脱失发生、发展的机制。附图说明图1为白藜芦醇对辐射诱导IRM-2小鼠毛发脱色阳性率的结果;图2为白藜芦醇对辐射诱导小鼠毛发脱色分值的结果;图3为白藜芦醇对辐射后脱色小鼠单侧股骨细胞计数的结果;图4为各组小鼠骨髓细胞集落形成率(CFU-GM)的结果其中Ctr为健康鼠,IR为 照射组,IR+Res为照射后口服白藜芦醇组;图5为各组小鼠皮肤镜下计数毛囊个数;图6为各组小鼠皮肤HE染色结果其中1为正常组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辐射诱导毛发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辐射诱导毛发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2.白藜芦醇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辐射诱导白癜风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的辐射诱导包括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及色素调 节功能紊乱。4.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英王月英孟爱民侯琦李德冠张恒王小春路璐王彦杜利清常建辉翟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