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催化燃烧热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5135551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催化燃烧热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在主炉体的底部增设一底烘箱,利用烘箱的热辐射来烘烤漆包线,而不是用含有微粒的循环热风来吹烘漆包线,底烘箱和循环热风从上下两面同时烘烤,就加快了漆包线干燥的速度。再者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剂量的循环热风是从后区吹入的,而在后区,漆包线已经表面结膜,不容易被循环热风中的微粒所侵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增设了底烘箱,经测试,漆包线烘烤速度平均加快12%,节电增加16%,排放标准降至30mg/m3以下,漆包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漆包线覆涂漆膜烘焙干燥的方法和设备,特别是利用催化燃烧后的热 能替代电能加热的漆包机工艺,尤其涉及采用热风调配室将催化燃烧热能合理分配到炉膛 各个区域,同时又兼顾漆包线质量,又降低排放标准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些漆包线制造厂家研究开发的节能型微线漆包线机烘炉,其废气 回收利用装置中的催化燃烧室设置在炉膛固化区一端,漆包线溶剂被蒸发的气体经催化燃 烧室燃烧,产生热气流,新鲜空气经热气流预热后顺流打入炉膛,节能效果不明显。为此,众厂家陆续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申请了若干专利,例如已经有 02290021. 7号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名为“节能型微线漆包机烘炉”的技术方 案,该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节能型微线漆包机烘炉,包含炉膛、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 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入口设置在炉膛的蒸发区一端,出口通过循环风机、分风道与炉膛 的固化区一端相连接。该方案虽然将废气回收产生的热气流逆向打入炉膛内腔,但单一入口距离炉膛的 蒸发区路途遥远,在炉膛的蒸发区仍然需要电热管加热,因此,节能效果没有达到理想值。况且,该方案只是适应加工量小的机型,如果每台设备同时并排加工多根漆包线, 这种设备结构就不适用了。再如03263874. 4号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名为“双循环型卧式漆包机 烘炉”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虽然在炉膛的蒸发区和固化区都将废气回收产生的热气流打入, 但其仍然没有解决整个炉膛合理分配热量的问题,也就是说炉膛的中区并没有热量供给, 仍需要电热管加热。同时,该方案没有仔细考虑漆包线质量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漆包线溶剂被蒸发时 的炉膛的蒸发区,是漆包线最容易被微粒污染的区间,引用循环热风要考虑引用量与新鲜 热风相比的大小问题,以及覆盖区间的问题。还有,该方案没有解决如何进一步降低排放标准的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人已经申请了 200910105133. 4 “一种漆包机合 理分配催化燃烧热能的方法和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在该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一个热风调 配室将催化燃烧热能分配到炉膛的前区、中区和后区,并合理分配到各个区的热量,从而加 快了烘焙进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 %。由于对滞留在死角的废气进行收集和二次催化燃烧,以及将循环热风反复进行一 次催化燃烧,使排放标准降至50mg/m3以下,大大低于国家120mg/m3的标准。由于在设备开始运行的一个多小时就停止使用主炉加热管,而转用催化燃烧热 能,所以该技术可以节省30%以上的电能。但该技术仍有不足,即漆包线的下半部受热不足,致使整根漆包线受热不勻,其 物理形态不理想。另由于过多的催化燃烧热能直接与漆包线接触,其内含的微粒致使漆包线表面的 光滑度受到影响。还由于受热不勻,致使漆包线运行速度不能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催化燃烧热 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为了保证漆包线质量,在主炉体的底部增设一底烘箱,利用烘箱的热辐射 来烘烤漆包线,而不是用含有微粒的循环热风来吹烘漆包线,由于底烘箱位于漆包线的下 面,而循环热风是从上面烘烤,这样上下两面同时烘烤,就加快了漆包线干燥的速度,而且 本专利技术大剂量的循环热风是从后区吹入的,而在后区,漆包线已经表面结膜,不容易被循环 热风中的微粒所侵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实施用催化燃烧热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安装了主炉加热管 的主炉体、靠近主炉体中部上方位置设置的循环风机、热风调配室、热交换器以及一次催化 室的漆包机,所述主炉加热管用于预热工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在主炉体底部,紧靠主炉加热管设置底烘箱,将底烘箱的底烘箱入口位于 主炉体的中部,将底烘箱出口紧靠主炉体的前端部设置;将底烘箱入口通过底风道与热风 调配室连通;在催化燃烧热能达到正常循环后,主炉加热管全部或部分被断电;B.所述循环风机将催化燃烧后的循环热风送入热风调配室;C.然后在热风调配室将循环热风进行分配,循环中热风通过中风道送往主炉体的 中炉区,循环底热风通过底风道送往底烘箱,循环后热风通过后风道送往主炉体的后炉区; 以下同时转步骤D和步骤H;D.在后炉区,后热风喷口与漆包线有30 60度夹角,斜向向前喷出的循环后热风 进入后炉区,对漆包线进行烘焙,并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与循环后热风混合,向前运行,同 时对漆包线进行后期干燥;E.在中炉区,中热风喷口喷出的循环中热风对处于半干燥状态的漆包线进行烘 焙,并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与循环中热风以及从后炉区来的风混合,形成中区有机废气, 继续向前运行;F.接下来,中区有机废气向有机废气入口运动,伙同前区有机废气进入一次催化 室;G.接下来,有机废气在一次催化室催化燃烧,形成循环热风,回到步骤B ;H.在底烘箱,循环底热风进入底烘箱后,底热板是导热和辐射热能很好的金属板, 对中炉区和前炉区的漆包线从底向上进行烘焙,使漆包线周体受热,加快干燥和凝固成型 表面成膜,并产生大部分有机废气,形成前区有机废气,进入一次催化室;接下来,有机废气 在一次催化室催化燃烧,形成循环热风,回到步骤B。在上述方法的步骤D中,所述中热风喷口位于中炉区的中部。在上述方法的步骤H中,底烘箱的底烘箱出口连通一回风道,回风道的末端与一 次催化室的第二出口管连通,第二出口管的端头连接二次催化室。5在上述方法的步骤C中,热风调配室分配循环中热风、循环底热风、循环后热风、 循环前热风的比例分别为8 18%、28 40%、35 45%、5 15%,循环前热风由前风道送往一次催化室。根据上述方法设计制造一种用催化燃烧热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设备,包括主炉 体、热风调配室、循环风机、热交换器以及一次催化室和二次催化室,尤其是在主炉体底部,紧靠主炉加热管设置底烘箱,将底烘箱的底烘箱入口位于主炉体 的中部,底烘箱出口设置在紧靠主炉体的前端部;底烘箱入口通过底风道与热风调配室连通。所述底烘箱出口连通一回风道,回风道的末端与一次催化室的第二出口管连通, 第二出口管的端头连接二次催化室。所述热风调配室分配循环中热风、循环底热风、循环后热风、循环前热风的比例分 别为8 18%、28 40%、35 45%、5 15%,循环前热风由前风道送往一次催化室。所述底烘箱出口设置在紧靠主炉体的前端部,其距离为100毫米 300毫米。所述热风调配室在后风道、中风道、前风道、底风道的进风口,都设置有风量调节阀门。与200910105133. 4 “一种漆包机合理分配催化燃烧热能的方法和设备”专利技术专利 的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增设了底烘箱,经测试,漆包线烘烤速度平均加快12 %,节电增 加16%,排放标准降至30mg/m3以下,漆包线产品质量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催化燃烧热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方法和设备的原理方框示 意图。图中标号1漆包线。10主炉体,11前炉区,12中炉区,13后炉区,15主炉加热管,16出炉口。20 一次催化室,21有机废气入口。30循环风机,26第二出口管,28 —次催化加热壁。40热风调配室,41前风道,42中风道,43后风道,45底风道。46回风道,421中热风喷口,431后热风喷口。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催化燃烧热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安装了主炉加热管(15)的主炉体(10)、靠近主炉体(10)中部上方位置设置的循环风机(30)、热风调配室(40)、热交换器(50)以及一次催化室(20)的漆包机,所述主炉加热管(15)用于预热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在主炉体(10)底部,紧靠主炉加热管(15)设置底烘箱(120),将底烘箱(120)的底烘箱入口(121)位于主炉体(10)的中部,将底烘箱出口(123)紧靠主炉体(10)的前端部设置;将底烘箱入口(121)通过底风道(45)与热风调配室(40)连通;在催化燃烧热能达到正常循环后,主炉加热管(15)全部或部分被断电;B.所述循环风机(30)将催化燃烧后的循环热风送入热风调配室(40);C.然后在热风调配室(40)将循环热风进行分配,循环中热风通过中风道(42)送往主炉体(10)的中炉区(12),循环底热风通过底风道(45)送往底烘箱(120),循环后热风通过后风道(43)送往主炉体(10)的后炉区(13);以下同时转步骤D和步骤H;D.在后炉区(13),后热风喷口(431)与漆包线(1)有30~60度夹角,斜向向前喷出的循环后热风进入后炉区(13),对漆包线(1)进行烘焙,并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与循环后热风混合,向前运行,同时对漆包线进行后期干燥;E.在中炉区(12),中热风喷口(421)喷出的循环中热风对处于半干燥状态的漆包线(1)进行烘焙,并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与循环中热风以及从后炉区(13)来的风混合,形成中区有机废气,继续向前运行;F.接下来,中区有机废气向有机废气入口(21)运动,伙同前区有机废气(521)进入一次催化室(20);G.接下来,有机废气在一次催化室(20)催化燃烧,形成循环热风,回到步骤B;H.在底烘箱(120),循环底热风进入底烘箱(120)后,底热板(122)是导热和辐射热能很好的金属板,对中炉区(12)和前炉区(11)的漆包线从底向上进行烘焙,使漆包线周体受热,加快干燥和凝固成型表面成膜,并产生大部分有机废气,形成前区有机废气(521),进入一次催化室(20);接下来,有机废气在一次催化室催化燃烧,形成循环热风,回到步骤B。...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催化燃烧热能从底部烘烤漆包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安装了主炉加热管(15)的主炉体(10)、靠近主炉体(10)中部上方位置设置的循环风机(30)、热风调配室(40)、热交换器(50)以及一次催化室(20)的漆包机,所述主炉加热管(15)用于预热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首先在主炉体(10)底部,紧靠主炉加热管(15)设置底烘箱(120),将底烘箱(120)的底烘箱入口(121)位于主炉体(10)的中部,将底烘箱出口(123)紧靠主炉体(10)的前端部设置;将底烘箱入口(121)通过底风道(45)与热风调配室(40)连通;在催化燃烧热能达到正常循环后,主炉加热管(15)全部或部分被断电;B.所述循环风机(30)将催化燃烧后的循环热风送入热风调配室(40);C.然后在热风调配室(40)将循环热风进行分配,循环中热风通过中风道(42)送往主炉体(10)的中炉区(12),循环底热风通过底风道(45)送往底烘箱(120),循环后热风通过后风道(43)送往主炉体(10)的后炉区(13);以下同时转步骤D和步骤H;D.在后炉区(13),后热风喷口(431)与漆包线(1)有30~60度夹角,斜向向前喷出的循环后热风进入后炉区(13),对漆包线(1)进行烘焙,并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与循环后热风混合,向前运行,同时对漆包线进行后期干燥;E.在中炉区(12),中热风喷口(421)喷出的循环中热风对处于半干燥状态的漆包线(1)进行烘焙,并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与循环中热风以及从后炉区(13)来的风混合,形成中区有机废气,继续向前运行;F.接下来,中区有机废气向有机废气入口(21)运动,伙同前区有机废气(521)进入一次催化室(20);G.接下来,有机废气在一次催化室(20)催化燃烧,形成循环热风,回到步骤B;H.在底烘箱(120),循环底热风进入底烘箱(120)后,底热板(122)是导热和辐射热能很好的金属板,对中炉区(12)和前炉区(11)的漆包线从底向上进行烘焙,使漆包线周体受热,加快干燥和凝固成型表面成膜,并产生大部分有机废气,形成前区有机废气(521),进入一次催化室(20);接下来,有机废气在一次催化室催化燃烧,形成循环热风,回到步骤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催化燃烧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炽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锐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