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087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联通管路和蓄热箱,联通管路其中一端与燃烧器相连通,联通管路另一端与蓄热箱相连通,蓄热箱内壁上设有一周托网支撑型钢,托网支撑型钢上放置有托网,该托网包括下层支架和上层圆钢,上层圆钢排列焊接成栅格结构,下层支架设有多个限位槽,且各个限位槽之间存在间距,圆钢限位于限位槽内,且圆钢与下层支架之间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使用的托网结构不仅可以满足对蓄热球的支撑强度需要,并且有效减少焊接结构,可以很好的避免高温变形损坏托网,同时圆钢固定在限位槽中确保不会因变形或是错位而形成较大的间隙使蓄热球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蓄热式燃烧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节能效果最好的节能燃烧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采用成对的带有蓄热体的燃烧器进行组织燃烧。蓄热箱可安装在燃烧器的上方或下方,通过联通管路与燃烧器相连。联通管路与燃烧器之间,连通管路与蓄热箱体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栓与法兰配合使用,经过高温之后容易出现变形,在维修或是更换时就会出现装配困难,设置在蓄热箱上的各功能门的开关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除此之外,蓄热球托网是布置在蓄热箱中用于托住蓄热球的金属网状结构,当烧嘴在正常的换向工作过程中,温度变化剧烈且频繁,因此托网结构不合理或是强度不够,在冷热不断交替时势必会引起变形甚至损坏,导致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内容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联通管路和蓄热箱,联通管路其中一端与燃烧器相连通,联通管路另一端与蓄热箱相连通,所述蓄热箱内壁上设有一周托网支撑型钢,所述托网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联通管路和蓄热箱,所述联通管路其中一端与燃烧器相连通,所述联通管路另一端与蓄热箱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内壁上设有一周托网支撑型钢,所述托网支撑型钢上放置有托网,该托网包括下层支架和上层圆钢,所述上层圆钢排列焊接成栅格结构,所述下层支架设有多个限位槽,且各个限位槽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圆钢限位于限位槽内,且圆钢与下层支架之间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联通管路和蓄热箱,所述联通管路其中一端与燃烧器相连通,所述联通管路另一端与蓄热箱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内壁上设有一周托网支撑型钢,所述托网支撑型钢上放置有托网,该托网包括下层支架和上层圆钢,所述上层圆钢排列焊接成栅格结构,所述下层支架设有多个限位槽,且各个限位槽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圆钢限位于限位槽内,且圆钢与下层支架之间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包括蓄热箱上层、蓄热箱中层和蓄热箱下层,所述蓄热箱上层设置有装球门,所述蓄热箱中层设置有放球门,所述托网支撑型钢位于蓄热箱下层上沿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中层设置有清灰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球门、放球门和清灰口上均设有快速锁紧机构,该快速锁紧机构安装有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和维护的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管路与蓄热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广松谢晓燕朱咸中陆勇杨光勇张信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