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045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弯管模具,用于弯制金属管,其包括:由下至上叠设的下模体、中模体、上模体;由该下模体与该中模体定义的第一弯曲凹槽、第一卡紧孔;由该中模体与该上模体定义的第二弯曲凹槽、第二卡紧孔;至少一个顶推孔及次顶推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弯管模具能够卡紧被弯制的金属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管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卡紧功能的弯管 模具。
技术介绍
工业上,经常需要将金属管弯曲成蛇型(或S型)弯管。如图l所示, 是双R双侧蛇型弯管的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是现有的弯曲模具的示意图。现有的弯曲模具80包 括凹设置于本体81的侧面的U型的穹曲凹槽82。该弯曲模具80设置于一 旋转盘上85。在弯曲一金属管时,需要有卡紧机构87与该弯曲模具80的 共同作用卡紧金属管。现有的弯曲模具80不具有卡紧结构,通常只有一个 弯曲凹槽,只能弯制一种弯曲半径的弯管。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弯管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 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弯管机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 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 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 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弯管模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 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弯管机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 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 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弯管模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弯 管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 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弯曲模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 种新型结构的弯管模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卡紧被弯制的金 属管。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弯管模具,用于弯制金属管,其包括上下叠设的上模体、下模体;弯曲凹槽,端面为小于等于半圓的圓弧型,该弯曲 凹槽凹设于该下才莫体与该上才莫体相接处的外侧面,该弯曲凹槽包括沿一圓4弧型轴线形成的弯曲部及沿一直线型轴线形成的直线部,该直线型轴线与该圆弧型轴线的一端衔接;卡紧该金属管的卡紧孔,自该弯曲部的该圓弧 型轴线的另一端穿透该下模体与该上模体相接处的该下模体的侧凸部及该 上模体的侧凸部而成,该卡紧孔的端面是大于半圓的圆弧形孔;以及至少一个顶推孔,由该下模体的底面形成至该上沖莫体内;其中,该弯曲部的轴 线、该直线部的轴线及该卡紧孔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弯管模具,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的补强套管,插设于该顶 推孔中,该补强套管的底端卡接在该下模体;其中一个该补强套管的轴线 穿过该圓弧型轴线的圆心。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 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弯管模具,用于弯制金属管,其包括由下至上 叠设的下模体、中模体、上模体;第一弯曲凹槽,端面为小于等于半圆的 圆弧型的,该第一弯曲凹槽凹设于该下模体与该中模体相接处的外侧面, 该第一弯曲凹槽包括沿第一圓弧型轴线形成的第一弯曲部及沿第一直线型 轴线形成的第一直线部,该第一直线型轴线与该第一圆弧型轴线的一端衫f 接;卡紧该金属管的第一卡紧孔,自该第一弯曲部的该第一圓弧型轴线的 另一端穿透该下模体与该上模体相接处的该下模体的侧凸部及该上模体的 侧凸部而成,该第一卡紧孔的端面是大于半圓的圓弧形孔;第二弯曲凹槽, 端面为小于等于半圆的圆弧型的,该第二弯曲凹槽凹设于该上模体与该中 才莫体相接处的外侧面,该第二弯曲凹槽包括沿第二圆弧型轴线形成的第二 弯曲部及沿第二直线型轴线形成的第二直线部,该第二直线型轴线与该第 二圆弧型轴线的一端衔接;卡紧该金属管的第二卡紧孔,自该第二弯曲部 的该第二圆弧型轴线的另 一端穿透该上模体与该上模体相接处的该上模体 的侧凸部及该上模体的另一侧凸部而成,该第二卡紧孔的端面是大于半圆 的圆弧形孔;至少一个顶推孔,自该下模体的底面穿过该中模体形成至该 上模体内;以及次顶推孔,自该下模体的底面形成至该中模体内,其中, 该第一圓弧型轴线、该第一直线型轴线及该第一-^紧孔的轴线在第一水平 面;该第二圓弧型轴线、该第二直线型轴线及该第二卡紧孔的轴线在第二 水平面。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弯管模具,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的补强套管,每一补强套 管的一端卡接在该下模体,另一端穿透该下模体而穿置在该中模体,其中 一个补强套管的轴线通过该第 一 圆弧形轴线的圓心及第二圓弧形轴线的圆5心。前述的弯管模具,其中所述的第一卡紧孔及第二卡紧孔形成于该弯管 模具的相对侧面。前述的弯管模具,其中所述的第一圆弧型轴线的半径大于该第二圓弧 型轴线的半径。前述的弯管模具,其中该第一直线型轴线与该第一圓弧型轴线相切,该第一卡紧孔的轴线与该第一圆弧型轴线相切;该第二直线型轴线与该第二圆弧型轴线相切,该第二卡紧孔的轴线与该第二圆弧型轴线相切。前述的弯管模具,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开模芯轴,穿置于该顶推孔内, 一端与该上模体固接;以及次开模芯轴,穿置于该次顶推孔内, 一端与该 中模体固接。前述的弯管模具,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开模芯轴,穿置于该顶推孔内, 一端与该上模体固接;以及次开模芯轴,穿置于该次顶推孔内, 一端与该 中模体固接。前述的弯管模具,其还包括至少一个下补强限位结构, 一端固设于 该下模体内,另一端容设于该中模体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 术方案,本技术弯管模具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 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一、 本技术的弯管模具,具有卡紧孔,能够卡紧被弯制的金属管。二、 本技术的弯管模具,具有两个不同弯曲半径的弯曲凹槽,可 以弯制双R双面的蛇形管排。三、 本技术的弯管模具,具有补强套管及补强限位结构,可以弯 制弯曲半径与金属管外径的比值大于等于1的小R弯管。综上所述,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 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i兑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双R蛇形弯管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弯曲模具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弯管模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弯管模具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弯管模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弯管模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沿图4中A-A向的第一弯曲凹槽的示意图。 图8是沿图4中B-B向的第二弯曲凹槽的示意图。 图9是沿图4中C-C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0至图1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弯管模具卡紧金属管的的使 用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弯管模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的主视示意图。图15所示是本技术弯管模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的弯曲凹槽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弯管模具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弯管模具其具 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模具,用于弯制金属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上下叠设的上模体、下模体;    弯曲凹槽,端面为小于等于半圆的圆弧,该弯曲凹槽凹设于该下模体与该上模体相接处的外侧面,该弯曲凹槽包括沿一圆弧型轴线形成的弯曲部及沿一直线型轴线形成的直线部,该直线型轴线与该圆弧型轴线的一端衔接;    卡紧该金属管的卡紧孔,自该弯曲部的该圆弧型轴线的另一端穿透该下模体与该上模体相接处的该下模体的侧凸部及该上模体的侧凸部而成,该卡紧孔的端面是大于半圆的圆弧形孔;以及    至少一个顶推孔,由该下模体的底面形成至该上模体内;    其中,该弯曲部的轴线、该直线部的轴线及该卡紧孔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乐王际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