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具有粘附性组分的药类生产工艺。现有技术如生产粘膜粘附片剂类药,它主要利用生物可粘性的辅料如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粘附性载体,这种载体与水性成份或有机溶接触后溶胀或溶解,而产生粘性,无法直接制湿粒。如果不制粒,直接压片,又因粘附性的载体流动性差,附着性强,并且在压片过程中,由于机械力作用,冲模表面产生热量,易引起粘冲,因此具有粘附性组分的药类无法大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可提高具有粘附性组分如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粘性载体的药类的生产合格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1、将可粘性辅料如高分子聚合物、药物及控释材料、矫味剂等均匀混合。2、将混合的粉末置于离产生水蒸汽的容器10-50cm面上,根据主药的耐热性质决定间隔距离,粉末接到水蒸汽的温度为40-80℃。3、熏蒸时间为15-45分钟,根据所要求的释药速率决定。4、将经水蒸汽熏过的粉末,置于干燥箱中,温度为40-65℃烘干。5、烘干后的块状物用12-24目筛制粒,加润滑剂,崩解剂等压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可粘性辅料,可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系列(Carbomer),海藻酸 ...
【技术保护点】
具有粘附性组分的药类生产工艺,其特征是(1)将可粘性辅料如高分子聚合物、药物及控释材料、矫味剂均匀混合,(2)将混合的粉末置于离产生水蒸汽的容器10-50cm面上,一般粉末接到水蒸汽的温度为40-80℃,(3)熏蒸时间为15-45分钟,(4)将经水蒸汽熏过的粉末,置于干燥箱中,温度为40-65℃烘干,(5)烘干后的块状物用12-24目筛制粒,加润滑剂、崩解剂等,然后压片。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