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扩张堵瘘支架、置入系统及置入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扩张堵瘘支架、置入系统及置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554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1
本申请涉及一种扩张堵瘘支架、置入系统及置入方法,扩张堵瘘支架用于对相邻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之间形成的瘘口进行封堵,所述扩张堵瘘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及阻挡膜。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为中空管状,其具有近端、远端及在近端和远端之间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管腔,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配置于所述第一腔道内。所述第二固定支架配置于所述瘘口和所述第二腔道内,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所述阻挡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或/和第二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瘘口进行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微创治疗,特别是涉及扩张堵瘘支架、置入系统及置入方法


技术介绍

1、瘘口是由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原因,如外伤、食管癌等引起的连通相邻近的两器官的腔道的一种疾病,例如食管气管瘘既是在食管和气管之间形成瘘口而将食管和气管连通。气管和肺部连接,二者内部属于无菌的环境,当出现食管气管瘘之后,食管内的物质,如分泌物、食物等将通过瘘口进入气管,从而引发严重的、难以治愈的肺部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严重者使患者不能经口进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业内常用的治疗方式为采用扩张堵瘘支架对瘘口进行封堵,相关技术中,扩张堵瘘支架的封堵效果较差,引发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封堵效果的扩张堵瘘支架、置入系统及置入方法。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扩张堵瘘支架,其用于对邻近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之间形成的瘘口进行封堵,所述扩张堵瘘支架包括:

3、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为中空管状,其具有近端、远端及在近端和远端之间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管腔,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配置于所述第一腔道内,以支撑所述第一腔道的内壁;

4、第二固定支架,配置于所述瘘口和所述第二腔道内,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及

5、阻挡膜,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或/和第二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瘘口进行封堵。

6、一实施例中,扩张堵瘘支架还包括牵拉线,所述牵拉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通过收紧所述牵拉线能够将所述第二端收缩。

7、进一步的,收紧所述牵拉线,所述第二端收缩,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能够通过所述瘘口进入所述第二腔道,释放所述牵拉线,所述第二端扩展,以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进行定位。

8、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线沿周向穿设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二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牵拉线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二端,定义在所述第二端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出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牵拉线为自由段,所述自由段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远端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并采用软线缝合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阻挡膜包括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覆膜,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形成第一连接轨迹,所述第一覆膜至少包覆所述第一连接轨迹。

11、进一步的,所述阻挡膜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一阻挡膜,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形成第一连接轨迹,所述第一阻挡膜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连接轨迹。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挡膜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形成第二连接轨迹,所述第二连接轨迹围设而成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轨迹围设而成的面积,且所述第一连接轨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轨迹内。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挡膜为耐酸膜。

14、进一步的,所述阻挡膜还包括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二覆膜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内的第二阻挡膜,所述第二阻挡膜设置在所述第二覆膜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以形成封堵。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设有堵瘘段,所述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凸缘,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堵瘘段的直径,所述第二覆膜至少包覆所述堵瘘段。

16、进一步的,所述凸缘设置为中空管状,且凸缘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中心轴线平行。

17、进一步的,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凸缘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的中心轴线。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采用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固定支架采用可降解的丝线或金属丝线编织而成。

1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置入系统,其包括:

20、置入器,所述置入器包括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的助推管、与所述助推管连接的中管、与所述中管连接的内管、与所述内管连接的推头、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的外管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助推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或解锁的安全锁,所述第一手柄相较于所述第二手柄更靠近操作人员,所述助推管穿过所述第二手柄后与所述中管连接,所述内管配置为中空结构,以供导丝穿设实现引导,所述内管的直径小于所述中管的远端及所述推头的近端的直径,所述内管、所述中管的远端、所述推头的近端及所述外管围设形成容纳空间;及

21、上述扩张堵瘘支架,所述扩张堵瘘支架能够收缩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松开所述安全锁,操作所述第二手柄回退所述外管,以将所述扩张堵瘘支架释放出所述容纳空间。

22、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线沿周向穿设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二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牵拉线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二端,定义在所述第二端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出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牵拉线为自由段,所述自由段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远端放置,所述外管的外表面设置定位标记,所述定位标记与所述自由段对应设置。

23、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置入系统的置入方法,其中,从气管腔置入所述扩张堵瘘支架,所述第一腔道为气管腔,所述第二腔道为食道腔,所述置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将所述扩张堵瘘支架收缩至所述容纳空间内,拧紧所述安全锁;

25、在第一腔道内插入插管,第一腔道内镜经所述插管进入第一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内镜越过瘘口位置,留置导丝,退出所述第一腔道内镜,所述置入器经所述导丝从所述插管进入第一腔道;

26、第二腔道内镜从第二腔道插入并到达瘘口位置,松开所述安全锁,操作所述第二手柄回退所述外管以逐渐释放所述扩张堵瘘支架,当从所述第二腔道内镜观察到所述牵拉线时,暂停释放扩张堵瘘支架,异物钳经所述第二腔道内镜的钳道伸出,并越过所述瘘口进入第一腔道抓取所述牵拉线,将所述牵拉线经所述瘘口拖至第二腔道内;

27、继续回退外管以逐渐释放扩张堵瘘支架,同时异物钳持续向所述牵拉线施加朝向第二腔道方向的力,使得扩张堵瘘支架在逐渐释放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被异物钳逐渐经所述瘘口拖入第二腔道内,继续回退所述外管,直到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近端被释放出所述外管;

28、异物钳松开所述牵拉线,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所述第二端被释放而回弹展开,所述第二端位于第二腔道内并与第二腔道的内壁相抵,以阻止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从第二腔道移位至第一腔道;

29、将所述置入器和所述导丝从第一腔道退出。

30、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端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牵拉线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二端,定义在所述第二端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出所述第二端的所述牵拉线为自由段,所述自由段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远端放置,所述外管的外表面设置定位标记,所述定位标记至少部分与所述自由段对应设置,在开始释放所述扩张堵瘘支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定位所述定位标记的步骤,具体的:

31、旋转所述置入器,直到所述第二腔道内镜能够观察到所述定位标记,且所述定位标记朝向所述瘘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用于对邻近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之间形成的瘘口进行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堵瘘支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堵瘘支架(100)还包括牵拉线(4),所述牵拉线(4)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20),通过收紧所述牵拉线(4)能够将所述第二端(220)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收紧所述牵拉线(4),所述第二端(220)收缩,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能够通过所述瘘口进入所述第二腔道,释放所述牵拉线(4),所述第二端(220)扩展,以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线(4)沿周向穿设于所述第二端(220),在所述第二端(22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牵拉线(4)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二端(220),定义在所述第二端(220)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出所述第二端(220)的所述牵拉线(4)为自由段(42),所述自由段(42)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的远端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并采用软线缝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膜(3)包括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的第一覆膜(31),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连接形成第一连接轨迹,所述第一覆膜(31)至少包覆所述第一连接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膜(3)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的第一阻挡膜(32),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连接形成第一连接轨迹,所述第一阻挡膜(32)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连接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膜(32)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连接形成第二连接轨迹,所述第二连接轨迹围设而成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轨迹围设而成的面积,且所述第一连接轨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轨迹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膜(32)为耐酸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膜(3)还包括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的第二覆膜(33)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内的第二阻挡膜(34),所述第二阻挡膜(34)设置在所述第二覆膜(33)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以形成封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210)设有堵瘘段(21),所述第二端(220)设有至少一个凸缘(22),所述凸缘(22)的直径大于所述堵瘘段(21)的直径,所述第二覆膜(33)至少包覆所述堵瘘段(2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210)设有堵瘘段(21),所述第二端(220)设有凸缘(22”),所述凸缘(22”)设置为中空管状,且所述凸缘(2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的中心轴线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采用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采用可降解的丝线或金属丝线编织而成。

14.一种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还包括牵拉线(4),所述牵拉线(4)沿周向穿设于所述第二端(220),在所述第二端(22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牵拉线(4)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二端(220),定义在所述第二端(220)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出所述第二端(220)的所述牵拉线(4)为自由段(42),所述自由段(42)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的远端放置,所述外管(207)的外表面设置定位标记(2072),所述定位标记(2072)与所述自由段(42)对应设置。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置入系统的置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气管腔置入所述扩张堵瘘支架(100、100’),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用于对邻近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之间形成的瘘口进行封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堵瘘支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堵瘘支架(100)还包括牵拉线(4),所述牵拉线(4)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20),通过收紧所述牵拉线(4)能够将所述第二端(220)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收紧所述牵拉线(4),所述第二端(220)收缩,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能够通过所述瘘口进入所述第二腔道,释放所述牵拉线(4),所述第二端(220)扩展,以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线(4)沿周向穿设于所述第二端(220),在所述第二端(22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牵拉线(4)至少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二端(220),定义在所述第二端(220)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出所述第二端(220)的所述牵拉线(4)为自由段(42),所述自由段(42)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的远端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并采用软线缝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膜(3)包括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的第一覆膜(31),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连接形成第一连接轨迹,所述第一覆膜(31)至少包覆所述第一连接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膜(3)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的第一阻挡膜(32),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连接形成第一连接轨迹,所述第一阻挡膜(32)至少覆盖所述第一连接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膜(32)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连接形成第二连接轨迹,所述第二连接轨迹围设而成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轨迹围设而成的面积,且所述第一连接轨迹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轨迹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膜(32)为耐酸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膜(3)还包括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的第二覆膜(33)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内的第二阻挡膜(34),所述第二阻挡膜(34)设置在所述第二覆膜(33)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以形成封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张堵瘘支架(100、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210)设有堵瘘段(21),所述第二端(220)设有至少一个凸缘(22),所述凸缘(22)的直径大于所述堵瘘段(21)的直径,所述第二覆膜(33)至少包覆所述堵瘘段(21)。

1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王继旺张国新张伟峰李璐蓉韦建宇沈正华李常青冷德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