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881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叉形制动臂结构限制制动弹簧制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包括开启推杆、制动弹簧、制动臂、钳口和底座,所述开启推杆和制动弹簧同轴纵向设置在左右两制动臂的对称中线处,并且通过连杆与制动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制动臂为双轴直形制动臂,其下部通过转轴与底座固定连接,左右制动臂的下端与钳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对称、紧凑、体积小,使用时通过性好,制动时钳口不偏斜,制动效果好;制动弹簧的工作效率高,可获得较大制动力和较小的开启推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动器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
技术介绍
轨道制动器是轨道式地面缆车和往复式客运索道非常重要的安全制动装 置。当地面缆车或往复式索道的牵引索断裂或动力系统失控造成线路上的车厢 超速时,安全制动装置将自动夹住运行轨道使车厢减速并在规定距离内停止。以前的轨道制动器其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是以横向布置为主,见图l和图2。从 图中可看出,在图1和图2两种布置形式中,轨道制动器的制动弹簧和开启推 杆都只能上下水平布置,由此产生了以下问题和不足①当采用图1单轴叉形 制动臂时,制动弹簧只能布置在两制动臂外侧,造成制动器横向尺寸过大(可 达800mm),造成制动器制动弹簧超出车厢,影响车厢运行的通过性,若将制动 弹簧单边布置在内侧则产生重心偏移形成制动器偏转,使制动器钳口在轨道两 侧的间隙不对称,直接影响制动效果以及车厢在曲线轨道上的通过性。②由于 叉形制动臂的绞轴必定在制动器的对称中线上,处于轨道的上方,为保证叉臂 结构与轨道不干涉,臂长L1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L2/L1的比值受到限制,使 制动弹簧的最大制动力值受到限制。③当采用图(2)双轴直形制动臂时,可较 好地解决了上述叉形制动臂结构存在的①②问题,但布置在两制动臂内侧的制 动弹簧,将造成两臂间距加大,从而引起制动行程变大,变大的行程又要求制 动弹簧加长,制动弹簧加长又需两臂间距进一步加大,这种相互制约的状况使 图2双轴直形制动臂很难达到理想设计。④由于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都只能上 下水平布置所以二者作用力的力臂不可能获得相同的最大值,为了保证制动力,一般将制动弹簧放在上方以便获得较大力臂L2,而位于下方的开启推杆由于力 臂L21小于L2,使开启推杆的推力必须增大至制动弹簧力的L2/L21倍,造成 动力源的浪费。⑤上述结构,制动弹簧力几乎l: l直接地作用在制动臂上,没 有力的放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叉形制动臂结构限制制动弹簧制动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其整体结构对称、紧凑、体积小,且通过性 好,制动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包括开启推杆、制动弹簧、制动臂、钳口和底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开启推杆和制 动弹簧同轴纵向设置在左右两制动臂的对称中线处,并且通过连杆与制动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制动臂为双轴直形制动臂,其下部通过转轴与底座固定连接,左右制动臂的下端与钳口连接。上述开启推杆和制动弹簧为开启推杆在上、制动弹簧在下的上下串行布置。 上述开启推杆和制动弹簧为制动弹簧在上、开启推杆在下的上下串行布置。 上述开启推杆和制动弹簧为制动弹簧在外、开启推杆在内的套装布置。 上述开启推杆和制动弹簧为开启推杆在外、制动弹簧在内的套装布置。 上述开启推杆为液压或气动推杆、电动或磁力推杆。 上述制动弹簧为碟簧组或螺旋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术充分利用了两制动臂之间的纵向空间,将制动弹簧和开启推 杆同轴纵向布置其间,使制动器的横向尺寸大大缩小(横向尺寸小于400mm), 彻底解决了制动弹簧超出车厢或单侧布置产生重心偏移形成制动器偏转影响通过性的问题;2、 本技术由于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采用同轴纵向布置,使二者的作用 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同时获得最大力臂,有效解决了因制动弹簧和 开启推杆横行布置造成二者作用力的力臂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值,造成动力源 的浪费问题;3、 本技术因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采用同轴纵向布置,制动弹簧的长短 不影响两制动臂之间间距的大小,解决了双轴直形制动臂结构在采用制动弹簧 横向布置时存在的弊端,可顺利实现双轴直形制动臂的结构设计,获得制动弹 簧的最大制动力值;4、 本技术中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与两侧制动臂的连接均采用连杆连接 形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是通过绞轴直接与两侧制动臂连 接的形式,采用连杆连接形式具有可增加制动弹簧力的作用。5、 本技术整体结构对称、紧凑、体积小,制动时钳口不偏斜,制动效 果好;制动弹簧的工作效率高,可获得较大制动力和较小的开启推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制动器的结构简图2为另一现有制动器的结构简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4为图3的结构简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l-开启推杆,2-螺杆,3-连杆,4-制动弹簧,5-制动臂,6-底座,7-钳口, 8-轨道,9-转轴,10-连板,11-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参见图3、图4,图3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 3的结构简图,本技术为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包括开启推杆l、制动 弹簧4、制动臂5、钳口 7和底座6,所述开启推杆1和制动弹簧4同轴纵向设 置在左右两制动臂5的对称中线处,开启推杆1与制动弹簧4上下串行布置, 所述制动弹簧4为碟簧组,开启推杆1为油缸;油缸缸体和^莱簧组是通过螺杆2, 压板ll,连板10固定在轨道制动器的安装底座6上。所述左右制动臂为双轴直 形制动臂,其上部通过连杆3与连板10连接,其下部通过转轴9与底座6固定 连接,左右制动臂的下端与钳口 7连接。当缆车正常运行时,油缸1大腔进入压力油,油缸杆伸出推动连板10下行 压缩碟簧组4,连板10同时通过连杆3带动转轴9上方左右制动臂5向内旋转, 使转轴9下方左右制动臂5端部的制动钳口 7打开。当轨道制动器接到制动信 号时,油缸4大腔卸荷,碟簧回位推动连板10向上运动,与连板10相连的连 杆3随即推动转轴9上方左右制动臂5作向外转动,直到转轴9下方左右制动 臂5端部的制动钳口 7紧紧抱住轨道8,实现制动功能。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现场的不同结构环境,采用其他实施方式。图5所示结构为本技术中制动弹簧在上、开启推杆在下的上下串行布 置的结构。图6所示结构为本技术中制动弹簧在外、开启推杆在内的套装布置的结构。图7所示结构为本技术中开启推杆在外、制动弹簧在内的套装布置的结构。本技术各实施例中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与两侧制动臂的连接均采用连 杆连接形式,与现有技术中制动弹簧和开启推杆与两侧制动臂通过绞轴直接连 接的形式相比,采用连杆连接形式具有可增加制动弹簧力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包括开启推杆、制动弹簧、制动臂、钳口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推杆和制动弹簧同轴纵向设置在左右两制动臂的对称中线处,并且通过连杆与制动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制动臂为双轴直形制动臂,其下部通过转轴与底座固定连接,左右制动臂的下端与钳口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推杆 和制动弹簧为开启推杆在上、制动弹簧在下的上下串行布置。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推杆 和制动弹簧为制动弹簧在上、开启推杆在下的上下串行布置。4、 如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轨道安全制动器,包括开启推杆、制动弹簧、制动臂、钳口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推杆和制动弹簧同轴纵向设置在左右两制动臂的对称中线处,并且通过连杆与制动臂的上端连接;所述左右制动臂为双轴直形制动臂,其下部通过转轴与底座固定连接,左右制动臂的下端与钳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秀黄鹏智梁海燕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