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920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含背板、发光二极体光条、导光板和导光条。发光二极体光条包含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该发光二极体光条固定于该背板的侧边。导光板设置于背板内,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出光面。导光条设置于发光二极体光条和导光板之间,该导光条具有复数个凹槽,该些发光二极体分别容置于该些凹槽,该些凹槽的容置空间与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外观形状对应。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发光二极体型背光模组出现亮暗相间的现象,提高背光模组的产品品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新型侧光式的发光二极 体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现有的侧光式发光二极体背光模组1的 示意图。发光二极体光条(LED light bar)10直接粘贴在背板14的侧边15, 发光二极体光条10包括间隔排列的复数个发光二极体11 ,形成一 系列点光源, 其出光面111与导光板12的入光面121相对设置。由于LED发光基本是直射 导光板,所以该种背光模组并不需要灯管反射罩。但是,LED光线进入导光板 后,在LED正前方的导光板上会有亮点,也称为萤火虫现象,这会导致背 光^^莫组的产品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发光二极体光条外部增加一个高透光率 的导光条,使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变成类似灯管的线光源,达到防止发光二极 体萤火虫现象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含背板、发光二极体光条、导光板和导 光条。发光二极体光条包含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该发光二极体光条固定于该背 板的侧边。导光板设置于背板内,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出 光面。导光条设置于发光二极体光条和导光板之间,该导光条具有复数个凹槽, 该些发光二极体分别容置于该些凹槽,该些凹槽的容置空间与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外观形状对应。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背光模组,这些凹槽的容置空间为方形。 才艮据本技术所述的背光模组,发光二极体光条为贴片式硬光条或软光条。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背光模组,导光条与发光二极体光条紧密配合,该 些发光二极体发出的光线经该导光条进入该导光板。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背光模组,发光二极体光条粘贴于背板的侧边。 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背光模组,这些发光二极体为白光发光二极体。 通过本技术,可以防止发光二才及体萤火虫现象,提高背光才莫组的产品品质0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现有的侧光式发光二才及体背光才莫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冲莫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体光条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条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光^t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 合实施例详细i兌明如下。请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的示意图。背光才莫 组3包含背板34、发光二极体光条30、导光板32和导光条36。发光二极体 光条30包含复数个发光二极体31,发光二极体光条30固定于背板34的侧边 35。在实际应用中,发光二极体光条30可以粘贴于背板34的侧边35。请结合图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体光条30的示意图。发光二 极体光条30包含基材301和多个发光二极体31。基材301中具有连接发光二 极体31的电路板。发光二极体31具有出光面311。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 体光条30为贴片式硬光条或软光条。这些发光二极体可以为白光发光二极体。请继续参见图3,导光板32设置于背板34内,导光板32的入光面321 对应该些发光二极体31的出光面311。导光条36设置于发光二极体光条30 和导光板32之间。结合参见图5,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导光条36的 示意图。导光条36具有复数个凹槽37,该些凹槽37的容置空间与该些发光 二极体31的外观形状对应。该些发光二极体31分别容置于该些凹槽37。在 一实施例中,凹槽37的容置空间为方形。导光条36与发光二极体光条30紧 密配合,该些发光二极体31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条36进入导光板32。请参见图6,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4的示意图。与上 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导光板42的两侧都设置发光二极体光条40和导光条 46。发光二极体光条40包含复数个发光二极体41,发光二极体光条40固定 于背板44的两侧边。其它设计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通过本技术,可以防止发光二极体型背光^t组出现亮暗相间的现象, 提高背光模组的产品品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背板;    发光二极体光条,包含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该发光二极体光条固定于该背板的侧边;    导光板,设置于该背板内,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出光面;    导光条,设置于该发光二极体光条和该导光板之间,该导光条具有复数个凹槽,该些发光二极体分别容置于该些凹槽,该些凹槽的容置空间与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外观形状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背板;发光二极体光条,包含复数个发光二极体,该发光二极体光条固定于该背板的侧边;导光板,设置于该背板内,该导光板的入光面对应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出光面;导光条,设置于该发光二极体光条和该导光板之间,该导光条具有复数个凹槽,该些发光二极体分别容置于该些凹槽,该些凹槽的容置空间与该些发光二极体的外观形状对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戌来
申请(专利权)人: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