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9813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电路板与反光体,电路板具有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可对导光板的第一区域提供照明,第二光源可对导光板的第二区域提供照明,当第一光源的出光角度,会导致第一区域的照明效果劣于第二区域的照明效果时,于第一光源出光面的左右侧分别设置反光体来反射第一光源的部分出光,使第一光源聚光于第一区域,而提升第一光源对第一区域的照明效果,使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中通过设置反射体使得各区域的发光亮度的均匀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详而言之,关于一种可以提升发光键盘的整体发光效果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键盘上的按键都会被标示代表着输入指令的识别符号,使用者按压键盘的按键而进行操作时,键盘会将按键识别符号所代表的输入指令输入给电脑,因而键盘是电脑使用上不可或缺的指令输入配件之一。但,当键盘于昏暗环境操作时,使用者可能无法看清键盘上每颗按键所标示的识别符号,此时使用者对于键盘的操作将会出现困难。因此,遂有发光键盘的设计,现有的发光键盘主要藉由内部背光模组的设置,背光模组具有发光体以及导光板,其中,发光体的出光可在导光板中传递,使得键盘按键上的识别符号发光,而让使用者于昏暗环境中操作键盘时,可确认键盘上每颗键帽的功能以及所在位置。背光模组中发光体的设置常会受限于各种因素(举例而言,背光模组内部容许设置发光体的空间有限,或者为求降低制造成本,希望所需要设置的发光体数量愈少愈好,或设置发光体的电路板面积愈小愈好),因而背光模组中发光体的设置数量无法无限增加,导致背光模组中相邻的发光体间必然隔开有一定距离。然,发光体的出光角度范围有限,且光线在导光板中的传递会有光能衰减,若发光体的数量又无法增加,使得导光板中常会有部分区域的光线强度较弱,即产生背光模组中不同区域的发光亮度不一致的问题。如此,就会让使用者感受到使用中的发光键盘,不同区域的按键识别符号的发光亮度不一致。是以,如何消除背光模组中不同区域的发光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以提升发光键盘的整体发光效果的均匀度,遂为现在业界亟欲挑战克服的技术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不同区域亮度不一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电路板与复数个反光体。导光板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电路板具有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以第一角度的出光角度出光,第二光源以第三角度的出光角度出光。第一光源出光面与第一区域的距离大于第二光源出光面与第二区域的距离。该复数个反光体设于电路板邻近第一光源的位置,分别位于第一光源出光面的左、右两侧。其中,第一光源的部分出光会受到该复数个反光体的反射,以对第一区域提供光扩散角度为第二角度的照明,其中,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第二光源的出光对第二区域提供光扩散角度为第四角度的照明,其中,第四角度与第三角度相同或接近。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反光体反光面与该第一光源出光面法线的延伸交角为15至30度。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反光体包含电阻与焊锡,该电阻的部分表面为反光表面,并通过该焊锡而固定到该电路板上,该复数个反光体利用该电阻的该反光表面与该焊锡的金属表面来进行光线反射。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反光体为金属。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复数个反光体的数量跟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的数量总和一致。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角度相等于该第三角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至少两个反光体与第二光源。第一光源用于对导光板的第一区域出光,原始的出光角度为第一角度,第一光源与导光板的该第一区域的间距为第一距离。该至少两个反光体设于邻近第一光源的位置,分别位于第一光源出光面的左、右两侧,用于反射第一光源的部分出光,使第一光源对该导光板的有效的出光角度为第二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第二光源用于对导光板的第二区域出光,原始的出光角度为第三角度,且对导光板的有效的出光角度为第四角度,其中,第三角度与第四角度相同或接近,第二光源与导光板的该第二区域的间距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电路板与复数个反光体。导光板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电路板具有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可对第一区域提供照明,而提供包含第一区域的第一光扩散范围,第二光源可对第二区域提供照明,而提供包含第二区域的第二光扩散范围。该复数个反光体分别设置在电路板上第一光源的出光面的左、右两侧,用于反光第一光源的部分出光,藉以控制第一光扩散范围,且使第一光扩散范围的扩散角度小于第二光扩散范围的扩散角度。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电路板、第一反光体与第二反光体。导光板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电路板具有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具有相同的第一出光角度,第一光源照向第一区域,第二光源照向第二区域,第一光源与第一区域的距离大于第二光源与第二区域的距离。第一反光体设于电路板上邻近第一光源的出光面左侧的位置,且位于第一光源的第一出光角度的光扩散范围内。第二反光体设于电路板上邻近第一光源的出光面右侧的位置,且位于第一光源的第一出光角度的光扩散范围内;其中,第一光源的部分出光会受到第一反光体与第二反光体的反射,使得第一光源照向第一区域的光扩散角度,由第一出光角度变成第二角度;第二光源的出光不受第一反光体与第二反光体的反射,第二光源照向第二区域的光扩散角度为该第一出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小于第一出光角度。本专利技术更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电路板、第一反光体与第二反光体。导光板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与破孔。电路板具有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具有相同的第一出光角度;第一光源照向第一区域;第二光源照向第二区域;破孔位于第一光源的第一出光角度的光扩散范围内。第一反光体设于电路板上邻近第一光源的出光面左侧的位置,且位于第一光源的第一出光角度的光扩散范围内。第二反光体设于电路板上邻近第一光源的出光面右侧的位置,且位于第一光源的第一出光角度的光扩散范围内;其中,第一光源的部分出光受到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的反射,使得第一光源照向第一区域的光扩散角度,由第一出光角度变成第二角度;第二光源的出光不受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的反射,第二光源照向第二区域的光扩散角度等于该第一出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小于第一出光角度。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反光体包含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部分表面为反光表面,该第一电阻电性连接该第一光源,该第一反光体利用该第一电阻的反光表面进行光线反射。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反光体包含第一焊锡,该第一电阻通过该第一焊锡固定到该电路板上,该第一焊锡的金属表面用以反射光线。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反光体包含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部分表面为反光表面,该第二电阻电性连接该第二光源,该第二电阻的反光表面用来进行光线反射。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反光体包含第二焊锡,该第二电阻通过该第二焊锡固定到该电路板上,该第二焊锡的金属表面用以反射光线。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反光体与该第二反光体为金属块,该金属块通过表面装贴技术焊接于该电路板上。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反光体的长边与该光扩散范围中心线的延伸交角为15至30度;该第二反光体的长边与该光扩散范围中心线的延伸交角为15至30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于第一光源对导光板第一区域的照明效果劣于第二光源对导光板第二区域的照明效果时,为第一光源设置反光体,藉以缩小第一光源对导光板的光扩散范围,俾提高导光板第一区域的发光亮度,且保持第二光源对第二区域的照明效果,而避免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两者发光亮度的差异加剧,因而,本专利技术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该第一光源以第一角度的出光角度出光,该第二光源以第三角度的出光角度出光;其中,该第一光源出光面与该第一区域的距离大于该第二光源出光面与该第二区域的距离;以及复数个反光体,该复数个反光体设于该电路板邻近该第一光源的位置,分别位于该第一光源出光面的左、右两侧;其中,该第一光源的部分出光会受到该复数个反光体的反射,以对该第一区域提供光扩散角度为第二角度的照明,其中,该第二角度小于该第一角度;该第二光源的出光对该第二区域提供光扩散角度为第四角度的照明,其中,该第四角度与该第三角度相同或接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宏宇杨佳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