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523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7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导光板及条状光源模组。该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及入光侧面。该条状光源模组包含第一排发光单元及第二排发光单元,该第一排发光单元及该第二排发光单元邻近该入光侧面设置,使得该第一排发光单元及该第二排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能穿过该入光侧面以进入该导光板中。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汇集至少两排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进入同一入光侧面,以提升该导光板的入光强度,该导光板的出光强度即可随之提升,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光板单侧的入光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尤指一种具有条状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用以提供背光,以供不同的应用装置利用,例如液晶面板,即利用控制背光模组提供的光线可否穿过来实现影像显示。习知液晶屏幕使用的背光模组大致分为两类边光式(edge lighting)及直下式(bottom lighting)。由于直下式的背光模组厚度较厚,使得液晶屏幕体积难以缩小,因此目前常见的液晶屏幕多使用边光式的背光模组。在常见的边光式的背光模组架构中,光源多为单一排点光源组成,例如发光二极管,其发射的光线即由导光板的一侧边进入导光板。然而,当背光模组需提供更高强度的背光时,虽可换用更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但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体积也较大,发光二极管的设置密度将下降,整体入光强度提升仍将受限;此外,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机构也将影响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设置数量及整个背光模组的体积。又,若采用在导光板的其它侧边亦设置光源的配置,则进入导光板的光线强度虽可增加,但整个背光模组的体积亦增加,且整个光源模组的布线及固定结构的复杂度将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汇集至少两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勋陈怡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