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粉顺畅的风粉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9662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粉顺畅的风粉混合器,用于解决正压托粉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构成中包括落煤管、本体、上托板、下托板、前舌板、后舌板和方板,落煤管位于方板上部,上、下托板位于本体内,改进后,增设导流板,导流板位于落煤管出口处,其前工作面沿前舌板延长线设置,后工作面沿落煤管前壁延长线设置,导流板下端与上托板间形成喉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导流板,使导流板底部与上托板形成喉口,高速气流对煤粉具有抽吸作用,使喉口和落煤管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有效消除了托粉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实现、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向燃烧设备供应燃料的装置,特别是设有导流板的双托板风粉混合器, 属燃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站锅炉绝大多数都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煤粉通过给粉机、落煤管,由一次 风风管经风粉混合器、燃烧器送入炉膛燃烧。风粉混合器是煤粉锅炉中用来混合煤粉和燃烧所 需空气的风粉混合装置,其主要类型有单托板风粉混合器、双托板风粉混合器和文丘里风粉混 合器。大型锅炉一般采用单托板风粉混合器或双托板风粉混合器,其主要构成中包括落煤管、 本体、托板、舌板、方板等,其混合机理是当一次风气流通过縮口时,由于抽吸作用,在縮口 处形成负压,落煤管中下落的煤粉被气流抽吸进入煤粉混合器。为了保证锅炉安全、经济、稳 定地运行,要求给粉装置能连续、均匀给粉。但在锅炉实际运行中,这种普通结构的风粉混合 器在煤种多变情况下,易在管道内产生正压托粉,出现下粉不畅、脉动出粉、甚至断粉等现象, 这时在燃烧器喷口表现为团状煤粉射入炉膛或断粉,导致锅炉运行参数不稳定,严重时, 被迫短时间内降负荷,影响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及安全性。近年来由于电厂煤种多变,煤质较 差,锅炉频繁发生堵粉现象,为防止因断粉造成熄火停炉事故,经常采用投油助燃措施,严重 影响机组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正压托粉、脉动出粉、断粉等 不良现象,使供粉顺畅的风粉混合器。本技术所称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供粉顺畅的风粉混合器,构成中包括落煤管、本体、上托板、下托板、前舌板、后舌 板和方板,所述落煤管位于方板上部,上、下托板位于本体内,其特别之处是构成中还包括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落煤管出口处,其前工作面沿前舌板延长线设置,后工作面沿落煤管 前壁延长线设置,导流板下端与上托板间形成喉口。H为40-45毫米,所述喉口高度B为25-35毫米。上述供粉顺畅的风粉混合器,所述上托板前端与前舌板前端平齐,上托板长度L为450-475毫米,上托板下表面距本体中心线距离E为12-17毫米,下托板上表面距本体中心线距离F为65-80毫米。本技术针对普通风粉混合器在煤种多变的情况下,易在管道内产生正压托粉导致锅炉运行参数不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在风粉混合器内设置导流板的双托板风粉混合器,利用导流板完成对落煤管下落煤粉的引导过程,从而保持连续、均匀给粉。由于设置了导流板,使导流板底部与上托板形成喉口,高速气流对煤粉具有抽吸作用,使喉口和落煤管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有效消除了托粉现象;此外,将上托板延长,同时将上、下托板位置下移,使上托板上方的气流增加,喉口气流速度增大,加强了对煤粉的引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实现、效果明显,适用于电站煤粉锅炉、工业煤粉锅炉及化工、水泥等行业需要输送粉料的场合。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左视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4是导流板结构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中标号表示为l.本体;2.前舌板;3.落煤管;4.导流板;4-1.导流板前工作面;4-2.导流板后工作面;5.方板;6.后舌板;7.下托板;8.上托板。具体实施方式经现场调研、冷态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风粉混合器造成锅炉给粉管道堵粉的主要原因为煤质差、灰分大,风、粉混合比变化,混合阻力损失大, 一次风管内风压不稳,使风粉混合器混合点负压消失,处于正压状态,由于落煤管内煤粉为非满管流动,部分气流上冲进入落煤管,形成一次风气流正压托粉现象。针对上述原因本技术开发了一种不受喉口处压力影响的煤粉混合器。管3、上托板8、下托板7、前舌板2、后 舌板6、方板5和导流板4,导流板位于落煤管3出口处,其前工作面4-1沿前舌板延长线设置, 后工作面4-2沿落煤管前壁延长线设置,导流板下端与上托板8间形成喉口,喉口高度尺寸B 为25-35毫米。参看图4-6,导流板为一异形板,其高度尺寸H为40-45毫米。参看图1,在风粉混合器本体内增设导流板后,为加强一次风气流对煤粉的抽吸和引射作 用,本技术设计了较长的上托板,且上、下托板的位置相对下移。其具体尺寸如下上托 板8前端与前舌板2前端平齐,上托板长度L为450-475毫米,上托板下表面距本体1的中心 线距离E为12-17毫米,下托板上表面距本体1的中心线距离F为65-80毫米。该结构设计可 使上托板以上入口面积增加,流过上方通道的空气量增加,喉口气流速度增大,对煤粉的引射 作用加强。本技术工作时给粉机将煤粉给入落煤管,位于落煤管出口处的导流板引导煤粉进入由 导流板底部与上托板形成的喉口处,当一次风气流通过喉口时,形成高速气流,由于抽吸、引 射作用,在喉口、落煤管内形成负压,煤粉被高速气流抽吸经风粉混合器送入锅炉炉膛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粉顺畅的风粉混合器,构成中包括落煤管、本体、上托板、下托板、前舌板、后舌板和方板,所述落煤管位于方板上部,上、下托板位于本体内,其特征在于:构成中还包括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位于落煤管(3)出口处,其前工作面(4-1)沿前舌板延长线设置,后工作面(4-2)沿落煤管前壁延长线设置,导流板下端与上托板(8)间形成喉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粉顺畅的风粉混合器,构成中包括落煤管、本体、上托板、下托板、前舌板、后舌板和方板,所述落煤管位于方板上部,上、下托板位于本体内,其特征在于构成中还包括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位于落煤管(3)出口处,其前工作面(4-1)沿前舌板延长线设置,后工作面(4-2)沿落煤管前壁延长线设置,导流板下端与上托板(8)间形成喉口。2. 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有印王松岭谢英柏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