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脆弱度评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网的网络安全脆弱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智能配电网又称主动配电网,大量接入分布式电源等新能源终端设备。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建设,大量信息技术投入到了配电网之中,每个用户和节点都可以得到实时的监控,并保证每个点的信息和能量的双向流动,电网传感器数量、信息网络规模和决策单元数量都大大增加。此外能源互联网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通过各种业务途径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电力系统地控制决策,物理侧和信息侧交互日益复杂。智能配电网信息侧和物理侧的高度融合会进一步导致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在破坏其功能的同时直接影响到物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引起大规模停电事故。因此,如何构建针对网络安全的信息物理耦合模型的风险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2、目前国内外对于智能配电网的网络安全风险脆弱性评估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多数针对电力系统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网或者通信网的单一网络建模与脆弱性评估,较少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同时针对网络安全的风险脆弱性评估相关的研究更少,且评价角度多为主观经验赋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电网的网络安全脆弱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双网关联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耦合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双网融合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台区受到攻击后的物理后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确定配电网的网络安全脆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网的网络安全脆弱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双网关联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耦合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双网融合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台区受到攻击后的物理后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确定配电网的网络安全脆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