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3342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它包括位于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和位于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在所述前风窗中呈对角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雨刮布置形式对对边角刮刷不到及当汽车前风窗倾角较大时难以满足国家强制标准GB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于刮刷区域要求的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雨刮布置形式,在前挡风玻璃处多布置两个雨刮片在挡风玻璃下部,这种布置方 式仍然有许多玻璃区域在雨雪天气中影响视野。而有些车型中考虑到造型美观及风阻等原因 采用较大倾角的前风窗玻璃,在原有的雨刮布置形式中更影响视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前风窗刮刷区域覆 盖范围大的布局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包括位于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和位于乘客前 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驾驶员前 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在所述前风窗中呈对角分布。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 一个雨刮机构设置于车身的顶部横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目前两个雨刮机构布置在前风窗玻璃下部更改成前风窗玻璃上下各一形 式,增加刮刷面积,减小雨雪天气视野盲区;并在前风窗倾角较大情况下仍可满足国家强制标准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乘客前方区域雨刮机构的固定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1和2,本技术为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在驾驶员一侧的左下角设 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点2,在乘客一侧的右上角设一个雨刮机构3的旋转点1,两刮臂交替运行。 雨刮机构3固定在顶盖内饰板5—侧的顶部横梁4上。其运动形式如下驾驶员侧雨刮从位置A刮刷到位置B—乘客侧雨刮从位置C刮刷到位置 D—驾驶员侧雨刮从位置B刮刷到位置A—乘客侧雨刮从位置D刮刷到位置C。如此反复刮刷 形成对雨雪及污物清除。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包括位于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和位于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在所述前风窗中呈对角分布。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 一个雨刮机构设置于车身的顶部横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它包括位于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和位于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在所述前风窗中呈对角分布。本技术解决了现有雨刮布置形式对对边角刮刷不到及当汽车前风窗倾角较大时难以满足国家强制标准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于刮刷区域要求的问题。文档编号B60S1/04GK201313540SQ20082006089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冯焕琴, 锋 刘, 涛 孙, 张广海, 徐美应, 杜淮林, 王延升, 王新平 申请人: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包括位于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和位于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在所述前风窗中呈对角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杜淮林冯焕琴王延升王新平刘锋徐美应张广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