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782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有效治疗癌症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含有聚(Ⅰ).聚(C)等双链RNA的新颖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含有以2-O-(2-二乙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酰-1,3-O-二油酰甘油和磷脂为必需构成组分的载体和聚(Ⅰ).聚(C)或错配聚(Ⅰ).聚(C)的复合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这里的“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是指能够使癌细胞内的核酸酶活化,诱导癌细胞程序死亡,从而杀灭癌细胞的药物。此外,“I”表示肌苷酸、“C”表示胞苷酸、“A”表示腺苷酸、“U”表示尿苷酸。错配聚(I)·聚(C)和错配聚(A)·聚(U)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周知的,表示在构成双链的核酸碱基中包含部分非互补碱基的聚(I)·聚(C)和聚(A)·聚(U)。
技术介绍
聚(I)·聚(C)是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构成的多核糖核苷酸共聚物的双链RNA,众所周知,它是一种具有强力干扰素诱导活性和免疫强化作用的药物。由于该聚(I)·聚(C)具有免疫强化作用,所以,通过免疫反应可间接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目前正对其作为癌症治疗剂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但是,还未开发出能够利用聚(I)·聚(C)的免疫反应的间接作用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聚(I)·聚(C)癌症治疗剂,也未开发出以干扰素诱导活性和免疫强化作用为基础的其他适应症的聚(I)·聚(C)治疗剂。由聚腺苷酸和聚尿苷酸构成的多核糖核苷酸共聚物聚(A)·聚(U)、错配聚(I)·聚(C)和错配聚(A)·聚(U)具有与聚(I)·聚(C)同样的作用,虽然程度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作为将药物移入细胞内的有效载体包括一般被称为阳离子脂质体的Lipofectin(注册商标),以及具有以下结构式[1]的以2-O-(2-二乙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酰-1,3-O-二油酰甘油等甘油衍生物及磷脂为必需构成组分的载体(例如,PCT WO91/17424、PCT WO94/19314)。 上述阳离子脂质体是由双分子脂质膜构成的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的小胞体。由于该阳离子脂质体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聚(I)·聚(C)等双链RNA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所以,阳离子脂质体和聚(I)·聚(C)等能够容易地形成复合体。但是,还完全不知道聚(I)·聚(C)等双链RNA本身,以及它们和阳离子脂质体的复合体是否能够使癌细胞内的核酸酶活化,诱导癌细胞程序死亡,从而杀灭癌细胞。专利技术的揭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对治疗癌症有用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含有聚(I)·聚(C)等双链RNA的新颖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者们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对癌症的治疗有用,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是否为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通过后述的试验例2等的观察DNA和RNA片段化的实验等能够容易地确定。例如,可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含有可有效地将药物移入细胞内的载体和聚(I)·聚(C)或错配聚(I)·聚(C)或聚(A)·聚(U)或错配聚(A)·聚(U)(以下将这些双链RNA总称为“聚(I)·聚(C)等”)的复合体的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以及含有阳离子脂质体和聚(I)·聚(C)等的复合体的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本专利技术的较好的例子是含有以2-O-(2-二乙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酰-1,3-O-二油酰甘油(以下称为“本甘油衍生物”)和磷脂为必需构成组分的载体(以下称为“本载体”)和聚(I)·聚(C)等的复合体(以下称为“本复合体”)的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以下称为“本激活剂”)。以下,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子的本激活剂进行详细说明。本载体一般是阳离子脂质体的一种,但如果具备将药物移入细胞内的功能,也并不一定要具有阳离子脂质体这样的形态。对本专利技术的聚(I)·聚(C)等的链长无特别限定,例如,为聚(I)·聚(C)时,较好的为50~2,000bp(bp碱基对),更好为100~500bp,最好为200~400bp。如果不足50bp,则可能会产生有效性的问题,如果超过2,000bp,则可能会产生安全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在100~500bp范围内的聚(I)·聚(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良好。聚(I)·聚(C)等一般具有各种链长构成的一定分布,所以,上述聚(I)·聚(C)的链长表示平均分布链长。本专利技术的磷脂只要是医药上允许的磷脂即可,对其无特别限定,具体例子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鞘磷脂和卵磷脂等。此外,还包括加氢的磷脂。较好的磷脂包括蛋黄磷脂酰胆碱、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蛋黄磷脂(egg yolk phosphatide)。也可使用2种以上磷脂。此外,磷脂酰胆碱或卵磷脂与一般用于阳离子脂质体的磷脂酰乙醇胺相比,不会降低活性,且可有效地使毒性下降。本复合体中的本载体和聚(I)·聚(C)等的构成比例随磷脂种类、聚(I)·聚(C)等的种类、癌症种类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应于10重量份本载体,聚(I)·聚(C)等为0.05~10重量份,较好为0.1~4重量份,更好为0.5~2重量份。本载体中的本甘油衍生物和磷脂的构成比例随聚(I)·聚(C)等的种类、用量及磷脂种类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应于1重量份的本甘油衍生物,磷脂为0.1~10重量份,较好为0.5~5重量份,更好为1~2重量份。本激活剂的形态包括例如本复合体在水溶液中分散而形成的溶液剂(注射剂、点滴剂等)及其冷冻干燥制剂。为溶液剂时,本复合体的浓度范围为0.001~25%(w/v),较好为0.01~5%(w/v),更好为0.1~1%(w/v)。本激活剂中还可含有任何适量的医药上允许的添加剂,例如,乳化助剂、稳定剂、等渗剂、pH调整剂。具体包括碳原子数为6~22的脂肪酸(例如,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医药上允许的盐(例如,钠盐、钾盐、钙盐),白蛋白和葡聚糖等乳化助剂,胆固醇和磷脂酸等稳定剂,氯化钠、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海藻糖等等渗剂,盐酸、硫酸、磷酸、乙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等pH调整剂等。利用例如与脂质体的常规制法相同的方法可制得本激活剂。例如,首先在规定量的本甘油衍生物和磷脂中加入规定量的水(注射用水、注射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等),搅拌混合后,用适当的分散机,例如,均质混合机、匀化器、超声波分散器、超声波匀化器、高压乳化分散机、Microfluidizer(商品名)、Nanomizer(商品名)、Ultimizer(商品名)、Manton-Gaulin型高压匀化器对上述混合物进行分散处理。然后,在其中加入规定量的聚(I)·聚(C)等,再次用适当的分散机进行分散处理就可制得作为注射剂的本激活剂。在分散前或分散后也可通过适当的工艺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剂。也可在开始的时候就在本甘油衍生物、磷脂和聚(I)·聚(C)等这三者的混合物中加水,同时进行分散处理,这样也能够制得本激活剂。此外,经过粗分散也可制备。接着,对经过上述分散处理而获得的本激活剂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得本激活剂的冷冻干燥制剂。冷冻干燥处理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例如,对经过上述分散处理而获得的本激活剂进行灭菌后,以规定量将其分注入管形瓶中,在约-40~-20℃的温度下进行约2小时的预备冷冻后,在约0~10℃的减压条件下进行一次干燥,然后,在约15~25℃的减压条件下进行二次冷冻干燥。接着,一般用氮气置换管形瓶内的空气,密封后就制得了冷冻干燥制剂。一般,在本激活剂的冷冻干燥制剂中添加任何适当的溶液(再溶解液)就可再次溶解而使用。这种再溶解液包括注射用水、生理盐水和其他常用输液。再溶解液的液量根据用途等有所不同,但对其无特别限定,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癌细胞内核酸酶活剂,所述激活剂含有使药物移入细胞内的有效载体和聚(I).聚(C)或错配聚(I).聚(C)或聚(A).聚(U)或错配聚(A).聚(U)的复合体。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10-16 283968/971.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所述激活剂含有使药物移入细胞内的有效载体和聚(I)·聚(C)或错配聚(I)·聚(C)或聚(A)·聚(U)或错配聚(A)·聚(U)的复合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其中,使药物移入细胞内的有效载体为阳离子脂质体。3.癌细胞内核酸酶激活剂,所述激活剂含有以2-O-(2-二乙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酰-1,3-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林加寿子关纯造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