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车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48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是一种一次性装夹工装。其克服了现有的车床工装在使用时更换频繁,导致生产效率低、加工效果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尖,其中,所述的顶尖前部呈圆台状,顶尖的后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拉杆外表面的螺纹相配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车床工装,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一次装卡后不用再更换工装,保证了堵外圆和内孔的同心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是一种一次性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加工版辊常用的精车车床和车堵外圆车床采用的工装通常为如图l和图2所示的 三爪l装卡工装方式,其中2为顶尖, 一般食用的是直径为100mm的工装顶尖和直径为70ram 的工装顶尖。加工版辊内孔时,由于需要加工的内孔直径不断变化,需要频繁更换顶尖,以 满足加工要求。但是在更换工装过程中,每更换一次都会产生跳动误差,因此每次更换都必 须重新校正,造成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另外,现有的巻版精车只有单面50-60丝的 加工余量,校正过程中如果校正不好反而会增加跳动量,给版辊的精车造成很大的加工难度, 严重时还会导致返工,大大降低了版辊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更换工装过程中无法保证堵 外圆和内孔的同心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车床工装在使用时更换频繁,导致生产效率低、加工 效果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车床工装,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一次装卡后不用再更 换工装,保证了堵外圆和内孔的同心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型车床工装,包括顶尖,其中,所 述的顶尖前部呈圆台状,顶尖的后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拉杆外表面的螺纹相配合。通 过将顶尖做成圆台状,使一个工装顶尖能够加工各种直径的内孔,无需更换工装。为了保证内孔的加工效果,可以在顶尖顶部的圆台表面设置多个阶梯形圆柱面,各圆柱面的直径分别为60mm、 70mm、 IOO醒和110mm,或者根据生产需要设置其他尺寸的圆柱面, 使工装与内孔之间为面接触,提高了内孔表面的加工质量。所述的拉杆为螺纹杆,即表面呈螺纹状,其一端旋入顶尖后部的螺纹孔内,与顶尖连接, 另一端设有旋紧螺母。本技术使用时,将顶尖直接安装在车床主轴孔处,拉杆的一端旋入顶尖后部的螺纹 孔内,使拉杆另一端的螺母旋紧,将顶尖固定在主轴孔处,然后校正顶尖,即可投入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顶尖做成圆台状,并将该顶尖一次装卡后即可加工出 不同直径的内孔,节省了更换工装的时间和更换后重新校正的时间,减少了工人们的重复性 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工装无需更换使工装本身不会再产生跳动,版辊的跳动问题从而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提高了版辊精车时的同心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工装装夹时的主视图2为利用现有工装装夹时的左视图3为本技术中工装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工装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顶尖l的前部呈圆台状,圆台的顶部设有阶梯形圆柱,其中圆柱a的直径 为60ram,圆柱b的直径为70腿,圆柱c的直径为100mm,圆柱d的直径为IIO腿。通过不同 直径的圆柱面加工内孔,既可以使内孔的直径达到加工要求值,也可以保证顶尖l与内孔呈 面接触,提高了内孔加工面的质量。如图4所示,顶尖l的后部设有螺纹孔2,拉杆3的一端可以旋入螺纹孔2内,从而与 顶尖l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旋紧螺母4。使用时,首先将顶尖1安装在车床主轴孔处,拉杆3 的一端旋入顶尖l中,并使拉杆另一端的旋紧螺母4旋紧,将顶尖1固定,然后校正顶尖, 即可使用。顶尖一次装夹后不用再更换,不会产生安装时的跳动误差,提高了生产速度,减少了质 量隐患,并提高了加工质量。本技术中,顶尖前部阶梯形圆柱的直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来确定,并不局限于本实 施例中所限定的直径值。另外,顶尖的前部可以完全呈圆台状,也可以达到一个顶尖能够加 工出不同直径内孔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车床工装,包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尖前部呈圆台状,顶尖的后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拉杆外表面的螺纹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车床工装,包括顶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尖前部呈圆台状,顶尖的后部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拉杆外表面的螺纹相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车床工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