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2875 阅读:20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涉及车床辅助设备,其包括尾座主体及设置于尾座主体中的套筒,套筒中设有主轴,主轴一端与顶紧工件的顶针连接,本数控车床尾座采用液压控制机构,尾座主体在套筒的轴向上连接有一可推动套筒水平移动的顶紧推杆,顶紧推杆与设置于尾座主体轴向一端部的顶紧油缸连接,尾座主体在套筒的径向上连接有一可在径向压紧套筒的压紧块,压紧块与设置于尾座主体径向外侧的锁紧油缸连接,顶紧推杆及压紧块的运动分别由与顶紧油缸、锁紧油缸连接的液压系统控制。本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数控车床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夹紧力大小容易准确的控制,定位准确性和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部件,特别是一种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数控车床被广泛使用来加工盘类或轴类零件。在加工这类零 件的时候,有许多零件需要用内孔作为定位夹紧面来进行外圆、端面、螺纹等切削加工。目 前,用数控车床对这类零件进行加工过程中的定位装夹通常采用人工手动夹紧,因此数控 车床的尾座结构普遍是手动控制结构,用手动方式旋转手轮带动尾座套筒使尾座上的顶尖 伸出以顶紧工件,而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再通过手动扳动手柄实现锁紧。采用这种手动控 制结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夹紧力大小难以精确的控制,定位准确性和稳定性都比较 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数控车床的自动化程度、提高 工作效率、定位准确且夹紧牢固可靠的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包 括尾座主体及设置于尾座主体中的套筒,所述套筒中设有主轴,主轴一端与顶紧工件的顶 针连接,所述数控车床尾座采用液压控制机构,所述尾座主体在套筒的轴向上连接有一可 推动套筒水平移动的顶紧推杆,顶紧推杆与设置于尾座主体轴向一端部的顶紧油缸连接, 所述尾座主体在套筒的径向上连接有一可在径向压紧套筒的压紧块,压紧块与设置于尾座 主体径向外侧的锁紧油缸连接,顶紧推杆及压紧块的运动分别由与顶紧油缸、锁紧油缸连 接的液压系统控制。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在靠近顶针一端设有并列的以支撑主 轴一端的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套筒在远离顶针一端设有以支撑主 轴另一端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尾座主体外连接有可控制套筒行程大小的 行程开关。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数控车床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本技术之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用以顶紧工件的顶针与套筒连接,而套 筒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及径向移动均由液压系统自动控制,进而顶针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及径 向的移动也被液压系统自动控制,不再需要手动控制顶针移动,故本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 构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数控车床的自动化程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之目的。2、夹紧力大小容易准确的控制本技术之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由于尾座主体内的套筒由液压油缸驱动,顶 针对工件的顶紧力大小及移动速度可由液压系统调节,克服了手动方式夹紧力大小难以控制缺点。3、定位准确性和稳定性好本技术之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由于尾座主体内的套筒行程大小可通过行 程开关控制,套筒的进退可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来控制,也可通过脚踏开关控制,具有自 动化程度高,工件夹紧拆卸方便,定位准确性及稳定性良好的特点。4、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之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由于套筒内的主轴支承结构采用前后端轴 承支承,提高了主轴和顶尖的刚性,夹紧牢固可靠,延长了尾座主轴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3为本技术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的装配图。图1是本技术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主视图(局部剖视)。图2是本技术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的左视图。图3是图2所示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沿C-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元件标号说明1-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双列圆柱滚子轴承,3-顶针,31-顶针定位部,4_主 轴,41-主轴定位孔,5-螺钉行程开关,6-套筒,7-双列圆柱滚子轴承,8-尾座主体,81-开 口,9-顶紧推杆,10-顶紧油缸,11-压紧块,12-锁紧油缸,13-锁紧推杆,14-行程开关, 15-电机,16-油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包括尾座主体8及设置于 尾座主体8中的套筒6,本数控车床尾座采用液压控制机构,所述套筒6中设有主轴4,主轴 4 一端与顶紧工件的顶针3连接,顶针3设有突出的顶针定位部31,主轴端部凹设有主轴定 位孔41,顶针定位部31设置在主轴定位孔41中,顶针3再通过螺钉5固定在主轴4的端面 上,套筒6和顶针3可以在尾座主体4上左右移动来夹紧和松开工件,所述套筒6在靠近顶 针一端设有并列的以支撑主轴4一端的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1和双列圆柱滚子轴承2,套 筒6在远离顶针一端设有以支撑主轴4另一端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主轴4设置在双向推 力角接触球轴承1、双列圆柱滚子轴承2及另一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间,主轴的支承结构采 用前后端轴承支承,具有刚性强、夹紧牢固可靠的特点。所述尾座主体8在套筒6的轴向上连接有一可推动套筒水平移动的顶紧推杆9,顶 紧推杆9与设置于尾座主体8轴向一端部的顶紧油缸10连接,尾座主体8在套筒6的径向 上连接有一可在径向压紧套筒的压紧块11,压紧块11与设置于尾座主体径向外侧的锁紧 油缸12连接。在尾座主体8径向且靠近顶针3 —侧设有开口 81,压紧块11设置于开口 81 中,压紧块11与锁紧推杆13连接,锁紧推杆13再与锁紧油缸12连接。顶紧油缸、锁紧油 缸分别连接有控制顶紧推杆、锁紧推杆运动的液压系统,因此顶紧推杆9及压紧块11的运 动分别由与顶紧油缸、锁紧油缸连接的液压系统控制,液压系统的原理图请参照图4所示。在尾座主体外连接有可控制套筒行程大小的行程开关14。当数控车床装上工件后,启动顶紧油缸10,顶紧推杆9推动套筒6带动主轴使顶针向左(工件所在方向)快速移动,顶针顶向工件,使工件被快速定位夹紧,顶针的顶紧力大 小及移动速度由液压系统调节。套筒的行程为150mm,行程大小通过行程开关控制。套筒的 进退可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控制,也可通过脚踏开关控制(因脚踏开关不是本技术 的专利技术点,图中未示出脚踏开关的结构),方便工作者装卸工件。套筒动作与主轴互锁,即 在主轴转动时,按动套筒退出按钮,套筒并不动作,只有在主轴停止状态下,套筒才能退出, 以保证安全。液压系统采用齿轮泵供油,系统压力由溢流阀控制,压力调整为15-20kg/cm2。 夹紧油缸的压力保护由压力继电器控制。当油缸夹紧压力低于10-12kg/cm2时,发出停机 信号。系统的润滑由安全阀控制其压力,其调整值为3-5kg/cm2。电机15带动油泵16运转,当系统压力达到6MPa时电接点压力表SPl发讯,电机 停止工作,这时系统由蓄能器供油。控制阀组单元中,当YVl及YV3磁铁通电,压力油经各 换向阀进入顶紧油缸10,无杆腔通过顶紧推杆推动尾座套筒快进,碰到行程开关14后,YV3 磁铁断电,套筒转换为工进,接触工件后开始加压,当工件夹紧后即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电 接点压力表SP2发讯,YVl磁铁断电。YV4和YV6磁铁通电,压力油经换向阀进入锁紧油缸 12,无杆腔通过锁紧推杆推动锁紧块锁紧尾座套筒,当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电接点压力表 SP3发讯,YV4和YV6铁断电。在锁紧套筒与顶紧工件期间如果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分别 由各自的电接点压力表控制YV1、YV4磁铁通电来提供压力。当工件加工完成后,YV5磁铁 通电,电磁阀换向工作,锁紧块松开后退回到位,接着YV2磁铁通电,电磁阀换向工作,顶紧 油缸松开工件。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车床液压尾座结构,包括尾座主体及设置于尾座主体中的套筒,所述套筒中设有主轴,主轴一端与用于顶紧工件的顶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车床尾座采用液压控制机构,所述尾座主体在套筒的轴向上连接有一可推动套筒水平移动的顶紧推杆,顶紧推杆与设置于尾座主体轴向一端部的顶紧油缸连接,所述尾座主体在套筒的径向上连接有一可在径向压紧套筒的压紧块,压紧块与设置于尾座主体径向外侧的锁紧油缸连接,顶紧推杆及压紧块的运动分别由与顶紧油缸、锁紧油缸连接的液压系统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航赖玉活房学明黄艳张能唐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数控机床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