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膜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带有内侧密封材容器的制造方法、内侧密封材及使用该内侧密封材的带盖容器的密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3382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第一基材沿着在其流线方向延伸的折线(1c)折叠,之后将通过第一基材的所述折线分割而得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1a)与第二基材重叠并粘贴,接着,按将所述折线部分包含在内的预定形状对由所述第一基材至第三基材构成的层压体进行冲压,形成由所述第一基材及第二基材互相粘贴的部分构成的抓捏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容器开口部进行密封的密封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而 且涉及对带盖容器进行密封的内侧密封材及使用该内侧密封材的带盖容器的 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将容器开口部从盖子的内侧进行密封,作为内侧密封件,广 泛采用直径与开口部的外径基本相同的密封膜(内侧密封材)。关于开封时用 于剥掉密封膜的抓捏部,通常是将密封膜的外缘部突出成圆周状或舌状,而 将从容器开口部伸出的部分作为抓捏部。将密封膜的外缘作为抓捏部时,如果为了容易抓捏,而将抓捏部的尺寸 加大,则向容器开口部上合上盖子时,抓捏部容易塞进容器和盖子之间,造 成盖子盖合不良的问题。因此,有人提出如下的结构,即,将膜折起来或粘贴起来,使得抓捏部 不会从容器开口部横向地伸出,而是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3、 5)。另外,有人提出如下的结构,即,在密封膜的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的膜 之间插入不同种类的材料(分隔垫层),而在不存在不同种类材料的地方将上 表面层和下表面层粘贴起来,从而形成由分隔垫层和上表面层构成并不会从 容器开口部横向伸出的抓捏部(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1》特表平4 - 5 0 3 6 5 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表2 002-543008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 0 0 2 - 1 7 9 1 2 4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6 - 9 9 9 1 2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表平3 - 5 0 1 5 9 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第一,当通过将膜的折叠或粘贴形成抓捏部时,形成抓捏部的部分和其 他部分的厚度会不同。生产带有这样的抓捏部的密封膜时,由于厚度不同, 会导致尺寸调整和位置调整变得困难。第二,当通过插入不同种类材料来形成抓捏部时,与密封膜的上表面层 或下表面层的粘着力的控制会较困难,如果热量过大则会出现密封膜的热劣 化或尺寸缩小等问题,而如果热量不够则会出现脱落等问题。另外,上表面 层、下表面层、不同种类材料等会增加材料种类。第三,当通过带突起的滚轮形成折叠线进而形成抓捏部时,为了变化用 来控制抓捏部的大小的折叠量,需要预备突起的形状及大小不同的滚轮,而 且需要滚轮的替换作业,增加了成本和工时。第四,当通过膜的折叠或粘贴形成抓捏部时,则直到使用为止都是用盖 子收起来的,所以当打开盖子剥掉内侧密封单元时,由于抓捏部与内侧密封 单元的最上表面基本平行且未伸出容器开口部,导致抓捏部不好抓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冲是供一种能够易于制造带 有抓捏部的密封膜的制造方法。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膜的 制造方法,以能够使用较少的材料稳定地制造带有抓捏部的密封膜。进一步 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能够容易 地改变抓捏部的尺寸。并且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封时容 易抓捏住抓捏部的内侧密封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aspect)为密封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序将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一基材 沿着在其流线方向延伸的折线折叠,使得所述密封剂层的相反面互相相对, 之后将通过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折线分割成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与由单 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二基材重叠,使两个基材的密封剂层互 相相对,并将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一个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二基材上;按预定 的形状对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基材的粘贴而形成的层压体进行冲压时,使得 冲压范围内包括所述折线部分,形成由所述第一及第二基材互相粘贴的部分 构成的^U圼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为密封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序将由ii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一基材沿着在其流线方向延伸的折线 折叠,使得所述密封剂层的相反面互相相对,之后将通过所述第一基材的所 述折线分割成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与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 成的第二基材重叠,以使两个基材的密封剂层互相相对,并将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一个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二基材上;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材未互相粘贴的部分与由至少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三基材重叠,使这些 基材的密封剂层互相相对,并将与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一个部分不同的另一 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三基材上,同时将所述第二基材中未粘贴到第一基材上的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三基材上;按预定的形状对通过所述第一至第三基材的粘 贴而形成的层压体进行沖压时,使得冲压范围内包括所述折线部分,形成由 所述第 一及第二基材互相粘贴的部分构成的抓捏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为带有内侧密封材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工序将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一基材沿着在其流线方 向延伸的折线折叠,使得所述密封剂层的相反面互相相对,之后将通过所述 第一基材的所述折线分割成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与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 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二基材重叠,使两个基材的密封剂层互相相对,并将所 述第一基材的所述一个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二基材上;将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 基材的粘贴而形成的层压体沖压成密封膜的形状时,使得沖压范围内包括所 述折线部分,形成由所述第一及第二基材互相粘贴的部分构成的抓捏部;在 容器开口部的周缘部上直接搭载第三基材、或在混合设置可两面粘贴的第四 基材的基础上搭载所述第三基材,所述第三基材的形状与所述密封膜的冲压 形状相同、且双面带有密封剂层、且内部带有金属层,在该第三基材上搭载 形成有所述抓捏部的密封膜中所述第一及第二基材未互相粘贴的部分,并在 所述容器开口部盖上盖子,在所述盖子的内侧,在将所述密封膜向着所述容 器开口部的周缘部压接的状态下进行高频诱导加热,从而将所述密封膜与所 述容器开口部的周缘部之间互相粘贴。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为带有内侧密封材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工序将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一基材沿着在其流线方 向延伸的折线折叠,使得所述密封剂层的相反面互相相对,之后将通过所述 第一基材的所述折线分割成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与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 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二基材重叠,使两个基材的密封剂层互相相对,并将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一个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二基材上;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材未互相粘贴的部分与由两面带有密封剂层且在内部带有金属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三基材重叠,使这些基材的密封剂层互相相对,并将与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一个部分不同的另 一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三基材上,同时将所述第二基材中未粘贴到第一基材上的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三基材上;将通过所述第一至第三基材的粘贴而形成的层压体冲压成密封膜的形状时,使得冲压范围内包括所述折线部分,形成由所述第一及第二基材互相粘贴的部分构成的抓捏部。在容器开口部的周缘部上直接搭载形成有所述抓捏部的密封膜、或在混合设置可两面粘贴的第四基材的基础上搭载形成有所述抓捏部的密封膜,并在所述容器开口部盖上盖子,在所述盖子的内侧,在将所述密封膜向着所述容器开口部的周缘部压接的状态下进行高频诱导加热,从而将所述密封膜与所述容器开口部的周缘部之间互相粘贴。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为密封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序预备好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一基材及由至少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二基材;将所述第一基材的端部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序: 将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一基材沿着在其流线方向延伸的折线折叠,使得所述密封剂层的相反面互相相对,之后将通过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折线分割成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与由单面带有密封剂层 的长带状膜构成的第二基材重叠,使两个基材的密封剂层互相相对,并将所述第一基材的所述一个部分粘贴到所述第二基材上; 按预定的形状对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基材的粘贴而形成的层压体进行冲压时,使得冲压范围内包括所述折线部分,形成由所述第一及第二 基材互相粘贴的部分构成的抓捏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知子高田康治佐佐木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