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31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其对被粘物的污染少,且具有不经时劣化的优异的剥离抗静电性能,使用时易剥离剥离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通过在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构成的基材膜(1)的一面上形成粘着剂层(2),在粘着剂层(2)的表面上贴合剥离片(5)而形成,其中,剥离片(5)通过在基材(3)的一面上具有剥离剂层(4)而形成,剥离剂层(4)由含有以二甲基聚硅氧烷为主要成分的剥离剂、和抗静电剂的树脂组合物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贴合于偏振片、相位差板、用于显示器的镜片膜等光学部件(以下有时也称为光学用膜)表面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更详细而言,提供一种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其对被粘物的污染少,且具有不经时劣化的优异的剥离抗静电性能,使用时易剥离剥离片。


技术介绍

1、在制造、运输偏振片、相位差板、用于显示器的镜片膜、防反射膜、硬涂层膜、用于触摸面板的透明导电性膜等光学用膜、以及使用这些膜的显示器等光学产品时,在该光学用膜的表面上贴合表面保护膜,可以防止在后续工序中的表面的污垢和伤痕。关于作为光学产品的光学用膜的外观检查,为了节省剥离表面保护膜、再次贴合的工夫,提高作业效率,有时也直接在将表面保护膜贴合于光学用膜的状态下进行。

2、以往,在光学产品的制备工序中,为了防止伤痕或污垢的附着,通常使用在基材膜的一面上设有粘着剂层的表面保护膜。表面保护膜经由微粘合力的粘着剂层贴合在光学用膜上。使粘着剂层为微粘着力的原因在于,在将使用完的表面保护膜从光学用膜表面上剥离去除时,能够容易地剥离,并使粘着剂不附着残留(即防止残胶的产生)在作为被粘物的产品的光学用膜上。

3、近年来,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工序中,虽然产生的件数少,但仍发生了以下现象:由于将贴合于光学用膜上的表面保护膜剥离除去时产生的剥离静电压,而引起用于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驱动ic等电路部件遭到破坏的现象、或者液晶分子的取向受到损害的现象。

4、此外,为了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消耗电力,液晶材料的驱动电压变低了,伴随于此,驱动ic的破坏电压也在变低。在最近,要求使剥离静电压在+0.7kv~-0.7kv的范围内。

5、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种在将表面保护膜从作为被粘物的光学用膜上剥离时,用于防止由高剥离静电压所造成的不良状况、用于较低地抑制剥离静电压的、使用含有抗静电剂的粘着剂层的表面保护膜。

6、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了由烷基三甲铵盐、含羟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聚异氰酸酯形成的粘着剂的表面保护膜。

7、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由离子性液体及酸值在1.0以下的丙烯酸聚合物组成的粘着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粘着剂组合物的粘着片类。

8、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由丙烯酸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化合物、利用阴离子吸附性化合物处理了的碱金属盐组成的粘着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粘着剂组合物的表面保护膜。

9、此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由离子性液体、碱金属盐、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以下的聚合物组成的粘着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粘着剂组合物的表面保护膜。

10、此外,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由丙烯酸类共聚物、含环氧烷烃链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碱金属盐组成的粘着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粘着剂组合物的表面保护膜。

11、现有技术文献

12、专利文献

13、专利文献1:特开2005-131957号公报

14、专利文献2:特开2005-330464号公报

15、专利文献3:特开2005-314476号公报

16、专利文献4:特开2006-152235号公报

17、专利文献5:特开2009-2751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5中,在粘着剂层的内部添加有抗静电剂,但是,粘着剂层的厚度越厚,另外,随着经时越久,相对于贴合了表面保护膜的被粘物,抗静电剂从粘着剂层转移到被粘物的量越多。此外,在低反射(lr、low reflective)偏振片或抗眩(ag、antiglare)-lr偏振片等光学用膜中,由于利用硅酮化合物或氟化合物等对光学用膜的表面进行防污染处理,所以将这样的使用于光学用膜的表面保护膜从作为被粘物的光学用膜上剥离时的剥离静电压增高。

3、近年来,随着3d显示器(立体显示器)的普及,有时在偏振片等光学用膜的表面上贴合偏光(fpr、film patterned retarder)膜。剥离贴合在偏振片等光学用膜的表面上的表面保护膜后,贴合fpr膜。但是,如果偏振片等光学用膜的表面被表面保护膜中所使用的粘着剂或抗静电剂污染时,存在难粘贴fpr膜的问题。因此,要求用于该用途的表面保护膜对被粘物的污染要小。

4、另一方面,在一些液晶显示面板厂家中,作为表面保护膜对被粘物的污染性的评价方法,采用以下方法:通过暂时剥离贴合在偏振片等光学用膜上的表面保护膜,在混入气泡的状态下再次贴合,并在规定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处理,之后剥离表面保护膜并观察被粘物的表面的方法。在该评价方法中,如果即使被粘物的表面污染是微量的,在混入气泡的部分、和表面保护膜的粘着剂接触的部分之间,也存在被粘物的表面污染的差异时,则被粘物的表面污染以气泡的痕迹(有时也称为气泡渗透)的形式而残留。因此,作为对被粘物表面的污染性的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为非常严格的评价方法。近年来,要求表面保护膜即使在利用这样的严格的评价方法进行判定的结果中,在对被粘物的表面的污染性方面也不存在问题。但是在以往所提出的、使用有含有抗静电剂的粘着剂层的表面保护膜中,存在难以解决该问题的状况。

5、因此,需要一种对被粘物的污染非常少、且对被粘物的污染性不发生经时改变的用于光学用膜的表面保护膜。进一步,要求一种能较低地抑制从被粘物上剥离时的剥离静电压的表面保护膜。

6、此外,以往的表面保护膜,为了保护粘着剂层,在大多数情况下,贴合剥离膜(在这种情况下,剥离膜的基材为树脂膜)(在专利文献1~5的实施例中也使用剥离膜)。然而,在为了保护粘着剂层而使用剥离膜的情况下,由于表面保护膜的基材膜也为树脂膜,所以在从表面保护膜上剥离剥离膜时,存在难以建立剥离膜的剥离“起首”,从而难剥离剥离膜的问题。因此,也存在将拾取胶带(pickup tape)等粘着胶带贴在表面保护膜的基材膜表面及剥离膜表面的双方上,抓住拾取胶带并从膜上剥离剥离膜的情况。

7、此外,在通过卷对卷将表面保护膜贴合在作为被粘物的光学用膜等光学部件上的情况下,剥离剥离膜的操作以最初的一次即可完成。

8、然而,在将裁切的片状的表面保护膜贴合在被粘物上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必须进行与裁切的表面保护膜的张数相应地、从表面保护膜上剥离剥离膜的操作,所以要求容易剥离剥离膜。

9、此外,在裁切表面保护膜并贴合在被粘物上的情况下,裁切的表面保护膜通常在以几十张~几百张的数量重叠的状态下进行流通,在使用表面保护膜的工序中,从多张重叠的表面保护膜的束中逐张拿取表面保护膜进行使用。

10、因此,在表面保护膜中所使用的剥离片的基材为树脂膜的情况下,在重叠有多张表面保护膜的状态下,所接触的基材膜与剥离片的基材,由于两者均为树脂膜而导致密合。因此,从在重叠多张的状态下供给的表面保护膜上逐张拿取表面保护膜时,发生同时拿取两张以上的不良状况。

11、进一步,在表面保护膜的基材为树脂膜的情况下,在表面保护膜的裁切工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其通过在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构成的基材膜的一面上形成粘着剂层,在所述粘着剂层的表面上贴合剥离片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2.一种光学用膜,其通过在已剥离所述剥离片的状态下,贴合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而形成。

3.一种光学部件,其通过在已剥离所述剥离片的状态下,贴合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表面保护膜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表面保护膜,其通过在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构成的基材膜的一面上形成粘着剂层,在所述粘着剂层的表面上贴合剥离片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2.一种光学用膜,其通过在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弘幸新见洋人春日充铃木千惠五十岚智美木俣绘美子林益史
申请(专利权)人: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