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系统及对应的电子设备和充电装置以及自动断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761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其包括电子设备及可插拔地连接于电源和电子设备之间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端子及设置于充电端子上的第一磁性件,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固定于壳体上的受电端子、第二磁性件、连接于受电端子的检测单元、分别连接于检测单元和第二磁性件的换向单元;当充电端子插入电子设备内与受电端子电连接为电子设备充电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充电完成并在充电完成后发送换向信号至换向单元;换向单元用于响应换向信号设置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方向使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排斥力将充电装置弹出电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对应的电子设备及充电装置和对应的自动断电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充电系统及对应的 电子设备和充电装置以及自动断电方法。
技术介绍
手机等电子装置功能日趋强大,但其强大的功能都是电量的杀手,为了使其不至 于因为电量不足而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及时充电是必要的。虽然现在随时随地均可充 电,但在给其充电的同时,我们并不可能守候在电子装置周围待其充满,因而不可能及时的 拔掉电源,这样不可避免会造成电子装置过度充电的现象。虽然现在很多厂商都有在电子 装置的充电器电路上加入防止电池过充电的保护电路,但实质上由于一些电子组件不能做 到真正意义上物理断开,所以长时间未拔电源,电池仍会有小电量的电流进行充电,因而会 造成长期的过充电,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会损害电池的寿命,还会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充电系统。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断电的电子设备。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断电的充电装置。其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断电方法。该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充电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及可插拔地连接于电源和电子设 备之间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端子及设置于充电端子上的第一磁性件,所述 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固定于壳体上的受电端子、第二磁性件、连接于受电端子的检测单元、 分别连接于检测单元和第二磁性件的换向单元;当所述充电端子插入所述电子设备内与受 电端子电连接为电子设备充电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 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充电完成并在充电完成后发送换向信号至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用于 响应换向信号设置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方向使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排斥力将 充电装置弹出电子设备。该可以自动断电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上可与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 电连接的受电端子,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二磁性件、连接于受电端子的 检测单元、连接于第二磁性件和检测单元的换向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 备的是否充电完成并在充电完成时发送换向信号至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用于响应换向 信号设置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方向。该可以自动断电的充电装置包括可与电子设备内受电端子电连接的充电端子,所 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充电端子上的第一磁性件。充电系统自动断电的方法可将与电源连接的充电装置自动弹出被充电之电子设 备,其中所述充电装置上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电子设备上设有与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的 第二磁性件,当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受电端子电连接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完成充电;若所 述电子设备已完成充电,则设置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方向使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之间产 生排斥力将充电装置弹出电子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充电系统及对应的电子设备和充电装 置以及自动断电方法能够在电子设备充电完成后及时的切断电源,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物理 断电,这样能够防止电池过充电,使充电安全可靠,不损及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节省 电能。附图说明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充电系统的模块图。图2是图1中充电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充电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一较佳实施方式自动断电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充电系统10包括电源70、电子设备300及可插拔地连接于电 源70和电子设备300之间的充电装置100。其中电子设备300可以是手机,相机等蓄电设备。充电装置100包括充电端子103及设置于充电端子103上的第一磁性件101。充 电端子103包括矩形手持部1036、连接于手持部1036上的矩形插头1034及套体1032。插 头1034的厚度小于手持部1036的厚度。第一磁性体101固定于套体1032的一端。在本 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件101为线圈。电子设备300包括壳体309、设置于壳体309 —端的两个滑轨部311、位于两个滑 轨部311之间的受电端子301、固定于壳体309上的第二磁性件303、连接于受电端子301 的检测单元305、分别连接于检测单元305和第二磁性件303的换向单元307。在本实施方 式中,第二磁性件303为线圈。滑轨部311的形状和结构与套体1032的形状和结构相对应,使得套体1032可通 过滑轨部311滑入和滑出电子设备300。受电端子301和充电端子103对应设置,在电子设备300需要被充电时,充电端子 103的插头1034可插入电子设备300内与受电端子301电连接以便电源70为电子设备300 供电。然后,将套体1032通过滑轨部311滑入电子设备300并套设于受电端子301上。第 一磁性件101和第二磁性件303平行相对。套体1032远离第一磁性件101的一端与手持 部1036抵接。 检测单元305用于检测电子设备300是否充电完成并在充电完成时发送换向信号 至换向单元307。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305每隔固定时间自动检测电子设备300的 电压值。充电时,电子设备300的电压会随着充电容量的增加而升高,当充电容量达到饱和 时,电压上升到峰值,并转而开始缓慢下降。检测单元305根据此特性判断电子设备300是 否充电完成。 换向单元307用于响应换向信号,设置第二磁性件303的磁场方向以使第一磁性件101和第二磁性件303之间会产生排斥力,将套体1032、与套体1032抵接的手持部1036 及连接于手持部1036的插头1034推出电子设备300。从而,在电子设备300充电完成时, 实现自动断电。在本实施方式中,换向单元307为换向器。换向器通过设置第二磁性件303 的电流方向来设置第二磁性件303的磁场方向使第二磁性件303和第一磁性件101之间产 生排斥力。使用上述充电系统10,电子设备300可在充电完成后及时弹出充电装置100而切 断电源70,防止电子设备300之充电电池被过度充电,有效地增加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4,一种自动断电方法,可将与电源连接的充电装置自动弹出被充电之电 子设备,其中充电装置上设有第一磁性件,电子设备上设有与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的第二 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可为线圈。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S801,将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插入电子设备内与受电端子电连接并接通电源 进行充电。同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平行相对。步骤S803,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完成充电。若电子设备已完成充电,进入步骤S805。 若电子设备未被完成充电,则返回步骤S803。步骤S805,设置第二磁性件上的磁场方向,使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 排斥力,从而将充电装置弹出电子设备。使用上述自动断电方法,可在充电完成后及时切断电子设备的电源,防止电子设 备之充电电池被过度充电,有效地增加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 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系统,其包括电子设备及可插拔地连接于电源和电子设备之间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端子及设置于充电端子上的第一磁性件,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固定于壳体上的受电端子、第二磁性件、连接于受电端子的检测单元、分别连接于检测单元和第二磁性件的换向单元;当所述充电端子插入所述电子设备内与受电端子电连接为电子设备充电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充电完成并在充电完成后发送换向信号至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用于响应换向信号设置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方向使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排斥力将充电装置弹出电子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充电系统,其包括电子设备及可插拔地连接于电源和电子设备之间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端子及设置于充电端子上的第一磁性件,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固定于壳体上的受电端子、第二磁性件、连接于受电端子的检测单元、分别连接于检测单元和第二磁性件的换向单元;当所述充电端子插入所述电子设备内与受电端子电连接为电子设备充电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充电完成并在充电完成后发送换向信号至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用于响应换向信号设置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方向使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排斥力将充电装置弹出电子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子设备的电压会随着充电容量的增 加而升高,当充电容量达到饱和时,电压上升到峰值,并转而开始缓慢下降,所述检测单元 根据此特性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充电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单元为换向器,换向器通过设 置第二磁性件的电流方向来设置第二磁性件的磁场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包括可插入电子设备内 与受电端子电连接的插头、连接于插头的手持部及套设于受电端子上且与手持部抵接的套 体,所述第一磁性体设置于套体远离手持部的一端,第二磁性体和第一磁性体之间产生的 排斥力可推动套体及抵接于套体的手持部及连接于手持部的插头而将充电装置弹出电子 设备。5.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上可与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电连接的受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钧涛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