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679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部分,其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扁平形状,第一端部直接焊接在车门门框前柱的中部,第二端部直接焊接在轿车车门门框后柱的右下端;连接部分为弓形,连接部分还可以通过减震器连接到轿车车门的外板上。该防撞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并且由于其采用高强度空心钢管制造,因而质量较轻。该防撞杆与减震器结合后能起到更好的防撞作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车车门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轿车防撞装置,具体地,涉及轿车车门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轿车日益普及,使用者对轿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轿车中已知的 安全装置有前后保险杠、气囊等。而轿车车门防撞装置也是轿车中的一种重要的安全装 置。当轿车侧壁发生碰撞时,轿车车门可能会遭受较大的冲击(侵入量和侵入速度较大), 此时轿车车门防撞装置能够用来缓冲这些外部的冲击,从而保护乘员的安全。目前,随着轿车侧面防撞装置日益完善,用于此类防撞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也在不 断攀升,从而导致防撞装置的复杂程度和重量也在逐步增加。现有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有 通过板材加工成的防撞板(如图1所示),该防撞板通常通过焊接方式直接连接于轿车车门 门框上。该防撞板的缺点是由于加工时需采用模具,因而加工成本高,且加工后的质量重, 防撞效果差。另外,还有一种现有技术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防撞杆 和连接板,其中连接板通过焊接连接到轿车车门门框上,防撞杆通过焊接固定于连接板上。 该防撞装置的缺点是防撞杆不是直接连接于车门门框上,而是在防撞杆与车门门框之间 设置了连接板,这增加了防撞装置整体的重量;其次,连接板设计要求高,增加了设计成本; 再有,由于防撞杆与连接板通过焊接连接,增加了一道工序,并且如果二者之间没有实现有 效焊接,则会导致该防撞装置起不到应有的防撞作用,从而增大了乘员遭受撞击的潜在风 险。因而,需要一种更耐撞击的、结构简单的、固定方便的以及轻型的汽车车门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缺陷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用于连 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扁平形状,所述 连接部分为弓形。该轿车车门防撞装置通过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倾斜地直接焊接在车门门 框上。当轿车车门受到撞击时,该防撞装置直接承受冲击力,并能将该冲击力快速地传递到 车门门框上,从而有效降低了车门内板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直接焊接在车门门 框前柱的中部附近。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为轿车车门 门框前柱的中部宽度的至少30%,优选地为40-6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端部直接焊接在轿车车 门门框后柱的右下端附近。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为轿车车门门框后柱的右下端尺寸的至少30%,优选地为40-6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分的弯曲度为8-12 度。应当说明的是所述连接部分的弯曲度不限于8-12度,而是受车门此处可利用空间的 限制。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轿车车门防撞装置通过减震 器与轿车车门的外板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 的中部。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减震器通过胶接的方式与所 述轿车车门的外板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中所述防撞装置由高强度钢管制 成。通过上述描述可以发现由于该防撞装置采用高强度钢管制成,因而减少了其整 体重量。另外,由于该防撞装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直接与轿车车门门框连接,因而省去 了现有技术之一采用的连接板。再有,该防撞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加工,降低了总体 成本。此外,该防撞装置倾斜布置避免了平置时对门锁的干涉,并且倾斜布置使得其受到的 冲击传递到了车门门框后柱的右下端,减少了后柱侵入量,改善了整车侧面撞击效果。附图说明现结合下述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或者优选的描述,其中图1是与轿车车门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现有技术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的示意性视 图;图2是与轿车车门连接在一起的、另一种现有技术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的示意性 视图;图3是与轿车车门连接在一起的、根据本技术的轿车车门的示意性视图;以 及图4是图3中显示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 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图3是与轿车车门连接在一起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撞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显示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防撞装 置是防撞杆1,包括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以及连接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的连接 部分13。防撞杆1通过第一端部11连接于轿车门框2的前柱中部附近(即连接在前柱的 两个铰链5之间),通过第二端部12连接于轿车门框2的后柱的右下端处。这种连接方式 充分利用了车门门框后柱右下端和两铰链之间的空间,并最终呈现为倾斜安装。这种安装 方式使得第一端部11没有对前铰链5产生干涉,并使得第二端部12没有对车门门锁4产 生干涉。防撞杆1还通过设置在其连接部分的减震器3连接于轿车车门的外板上,连接方式通常为胶接。应当说明的是减震器3还可以通过胶接以外的其他可起到减震作用的接合 方式连接到轿车车门的外板上。如图3和图4所示,防撞杆1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为扁平结构,连接第 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的连接部分13为弧形(即弓形),减震器3设置在该弓形部分 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1的长度为车门门框前柱中部宽度的至少30%,优选地为 大约40-60%,第二端部12的长度为车门门框右下端部的尺寸的至少30%,优选地为大约 40-60%。应当说明的是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长度应当与安装它们的车门门框的宽度相 匹配,该长度应当足以实现牢固的焊接。在该实施例中,弓形连接部分13的弯曲度为8-12 度,其中弯曲度为连接部分13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图3和图4中所示的本 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降低了总体的成本。并且由于该防撞装置通 过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直接焊接在车门门框上,因而省略了其中一种现有技术提到 的连接板,消除了因防撞杆与连接板连接不牢固而引入的侵入量。在图3和图4描述的实施例中,防撞杆1由空心高强度钢管通过热轧制成。制造 时,先将钢管的两端压扁,中部压弯成圆弧形(即弓形),然后再对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防 撞杆的力学性能。在该实施例中,防撞杆采用的材质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其构造(弓形)提 高了抗冲击的强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防撞杆还可以采用其它耐冲击易加工 低成本的强度符合要求的合适材料(例如碳素钢)制成。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精神的情 况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针对本技术的多个变型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扁平形状,所述连接部分为弓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扁平形状,所述连接部分为弓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直接焊接在车 门门框前柱的中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为轿车 车门门框前柱的中部宽度的至少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直接焊接在轿 车车门门框后柱的右下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车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浩王大志杜汉斌赵立新郭凤骏于成祥梁永汤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