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39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车辆,排气装置包括连通动力电池系统上的电池废气出口与车身上的废气排放口的排气管路,排气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快插接头和第二快插接头,第一快插接头与设置在动力电池系统上用于连通电池废气出口的电池废气快插接头相配接,第二快插接头与设置在车身上用于连通通向车外的废气排放口的废气排放快插接头相配接。在排气管路上设置有单向压力阀,单向压力阀在内外压差小于设定值时关闭,在内外压差大于设定值时打开。采用该排气装置,可以及时、安全地将动力电池系统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路排出车外,防止气体对车内乘员产生毒害影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的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池 系统的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能源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汽车技术正经历着燃料多元化、动力电气化等 重大技术变革。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的电动汽车重新获得了生机,并受到世 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是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大 量资金开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21世纪初激烈竞争的焦点, 动力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21世纪汽车业的面貌。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要求很高,必 须具有高能量比、高功率比、快速充电和深度放电等性能,同时还要求成本尽量低、使用寿 命尽量长。因此,所有新能源汽车研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的材料、性能、参数上, 正是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使新能源汽车有了转变能源需求的可能。未来汽车厂商之间的竞 争,也主要是所装配动力电池性能的竞争。从这一点来讲,动力电池将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 核心。然而,动力电池在过充、过放、短路等极限使用时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有害气体, 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因动力电池种类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释放的气体一般有氢气 (H2)、氮气(N2)、氧气(0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02)、甲烷、丙烷、乙烯等,如果不把 这些气体及时排出车外,则会对车内的乘客造成伤害。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用于车用动力电池的排气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 装置的车辆,该排气装置能够将动力电池系统产生的气体从车内安全和及时地排出车外, 防止气体对车内乘员产生毒害影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及具有该排气 装置的车辆,该排气装置具有快插接头,便于快速装配和减少装配空间。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其包括排气管路,排气管 路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动力电池系统内部连通,第二端与通向车外的废气排放 □连通。本技术的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可以及时、安全地将动力电池系统产 生的气体经排气管路排出车外,防止气体对车内乘员产生毒害影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排气管路上设置有单向压力阀,单向压力阀在内外压差小于设定值时关闭,在内外压差大于设定值时打开。优选地,单向压力阀设置在排气管路 的中部位置,设定值的区间为1至5千帕。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排气管路的第一端与动力电池系统之间通过相匹配的气 密性良好的快插接头连接。排气管路的第二端与通过相匹配的气密性良好的快插接头连 接。优选地,排气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快插接头为母头,动力电池系统与车身装有的与 快插接头母头相对应的快插接头为公头。优选地,排气管路的两端所装的快插接头母头的 规格相同。这样,更加便于接头的更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及装在车内的动力电池系统,其中,动 力电池系统包括可收集动力电池系统内部产生的废气的电池系统外壳及连通于电池系统 外壳将收集的废气排出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废气出口,在车身适当位置设置有通向车辆外 的废气排放口,在电池废气出口与废气排放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的排气管路。本技术的车辆可以及时、安全地将动力电池系统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路排出 车外,防止气体对车内乘员产生毒害影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系统包括连通电池废气出口设置的电池废气快 插接头,排气管路的第一端设置有与电池废气快插接头匹配的第一快插接头,电池废气快 插接头与第一快插接头配接而将电池废气出口与排气管路连通,车身设置有连通废气排放 口的废气排放快插接头,排气管路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废气排放快插接头匹配的第二快插接 头,废气排放快插接头与第二快插接头配接而将废气排放口与排气管路连通。优选地,电池 废气出口设置于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系统外壳的下部位置。如果电池系统为液冷系统,该 排气装置可以作为冷却管失效保护功能,当冷却管破裂或漏液时,可以通过排气装置及时 排出车外,防止电池系统内部积水从而导致失效。优选地,排气管路的管道采用具有韧性并且耐动力电池系统产生的废气的腐蚀的 材料制作,而且排气管路的第一快插接头和第二快插接头设置成规格相同的快插接头母 头,电池废气快插接头和废气排放快插接头则分别为相应的公头。由于本技术的车用 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的排气管路两端采用快插接头分别与动力电池系统和车身相连, 可以方便、快捷的安装,缩短装配工艺时间,减小装配所需的空间,能很好地满足整车振动 要求和气体密封性要求。优选地,在排气管路上设置有单向压力阀,单向压力阀在内外压差小于设定值时 关闭,在内外压差大于设定值时打开。这样,既可及时排出动力电池产生的气体,也可起到 防水防尘的作用,保护动力电池系统免受从车外经排气管进路入的水、尘土的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及时、安全地将动 力电池系统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路排出车外,防止了有害气体对车内乘员产生毒害影响。以下通过参考附图详细说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更明显地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 面和特征。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目的而设计,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定,因 为范围的限定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仅力图概念地 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具有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的车辆的一个实施 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用来指引相 同的元素。为解释的目的,在下面的说明中提供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对本技术提供深 入了解。然而,这可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这些具体细节,该技术仍可以实施。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100,其包括车身1及装在车内的动力电池系统2。当动力电 池系统2工作时,尤其在过充、过放、短路等极限使用时会释放出气体,气体成分因电池种 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包括产生如02、N2、C0、C02、H2、Ar (氩气)、甲烷、乙烯、乙烷、丙烯、丙烷、 异丁烷、丁烷、丁烯、异戊烷、戊烷、戊烯、己烷等气体。如果这些气体不及时排出车外,则会 对车内的乘客造成伤害。动力电池系统2包括可收集动力电池系统1内部产生的废气的电 池系统外壳20及连通于电池系统外壳20将收集的废气排出动力电池系统2的电池废气出 口 22,在车身1适当位置设置有通向车辆100外的废气排放口 10。本技术在车辆100 中提供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路 3,排气管路3连通电池废气出口 22与废气排放口 10,从而在工作时能够将动力电池系统2 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路3从车内安全和及时地排出车外,防止气体对车内乘员产生毒害影 响。本技术的排气管路3具有耐车用动力电池产生的气体的腐蚀性能以及耐老 化、耐高温功能,并且能够在10秒的时间内耐受200°C高温的要求。优选地,本技术的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中的排气管路3采用符合德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排气管路(3),所述排气管路(3)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动力电池系统(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端与通向车外的废气排放口(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排气管路(3),所述排气管路(3)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动力电池系统(2)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端与通向车外的废气排放口(10)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其中,在所述排气管路(3)上设 置有单向压力阀(30),所述单向压力阀(30)在内外压差小于设定值时关闭,在内外压差大 于设定值时打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排气管路(3)的第一 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2)之间通过相匹配的气密性良好的快插接头(31、24)连接,所述 排气管路(3)的第二端与通过相匹配的气密性良好的快插接头(32、12)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排气管路(3)的第一 端和第二端的快插接头(31、32)为母头,所述动力电池系统(2)与所述车身(3)装有的与 所述快插接头母头(31、32)相对应的快插接头为公头(24、12),所述排气管路(3)的两端所 装的快插接头母头(31、32)的规格相同。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单向压力阀(30)设 置在所述排气管路(3)的中部位置,所述设定值的区间为1至5千帕。6.一种车辆(100),其包括车身(1)及装在车内的动力电池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 动力电池系统(2)包括可收集动力电池系统(2)内部产生的废气的电池系统外壳(20)及 连通于电池系统外壳(20)将收集的废气排出所述动力电池系统(2)的电池废气出口(22), 在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先宇安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