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732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翻转装置,所述夹持翻转装置包括夹持驱动机构、翻转驱动机构及基板夹持机构,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和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基板夹持机构连接,所述基板夹持机构具有夹紧和松开基板的结构,所述夹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基板夹持机构对放置于所述基板夹持机构中的基板进行夹紧和松开操作,所述翻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基板夹持机构翻转运动,从而使放置于所述基板夹持机构中的基板翻转运动。因此,所述夹持翻转装置可实现对基板的全方位的夹持、传送和翻转,并在基板的翻转过程中能够保持基板的稳定,且结构简单、对基板的保护性能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翻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中的基板进行夹持并翻转的夹持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各种视频信号和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终端显示 器件的平板显示器件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平板显示器件具有薄而轻巧,整机可做成便 携式,电压低、无X射线辐射、没有闪烁抖动、不产生静电,功耗低、可用电池供电、寿命长等 优点,它是将微电子技术、液晶显示技术等相融合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计 算机、大屏幕彩电、移动通信、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终端产品上。目前,在数码产品的显示产业中,企业为了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都加大投资 研发力度,不断地追求节能的新产品。其中,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是数码产品中的一种新产 品,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因为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因此在数码产品的显示屏上得到了广泛 应用,并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世界上对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应用都聚焦在平板显 示器上,因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是唯一在应用上能和液晶显示器件相提并论的技术,且是 目前所有显示技术中,唯一可制作大尺寸、高亮度、高分辨率软屏的显示技术,可以做成和 纸张一样的厚度;但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件并不同,其无需背光灯,采用 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片,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有机发 光显示器件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相应地,制造有机 发光显示器件的所有设备必须要保证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精度要求。在制造平板显示器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翻转装置来实现对平板显示器件的基 板等器件的翻转。例如,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件一般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液晶显 示面板是由二基板以及位于此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构成的。在将二基板组装的过程中,需 先通过翻转装置将其中一个基板翻面,之后再进行基板组装。另外,以玻璃为基板的平板 显示器件在制造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基板的翻转,如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封装操作时需要 将以完成各功能层薄膜镀覆的基板翻转贴合在填充有干燥剂等填充物的背板上。现有的 平板显示器件的基板翻转装置主要为吸附式翻转装置,这个技术主要体现在专利申请号 200910128038.6的专利技术专利中,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基板翻转平台和翻转基板的方法,主要 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对基板进行翻转操作,采用这一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基板在翻转的同时 不会脱落。然而,随着各种显示产品的薄型化要求的不断加强,基板制作得越来越薄,通常 液晶显示器件玻璃基板厚度为0. 63mm,而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所采用的基板玻璃厚度则小于 0.3mm。随着基板的厚度变薄其承受变形、破损的能力也随着降低。现有技术的基板翻转平 台采用真空吸附虽然在设计上能够保证平板显示器件的基板在翻转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基 板脱落等问题,但是真空吸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如吸嘴破损、真空不足 等会使基板与吸嘴之间相对滑动;此外,采用的真空吸盘会因吸嘴与基板的接触而磨损基 板,或在基板上留下痕迹影响最终显示透光效果,因此,对基板没有很好的保护性能。特别在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制造过程中,由于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玻璃基板面积很大、厚度较 薄且基板上镀覆的膜层较为复杂,因此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玻璃基板如采用真空吸附方式 进行翻转的话,不仅存在吸嘴与基板接触而磨损基板,或在基板上留下痕迹而影响最终显 示透光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基板变形、破损等。因此,急需一种改进型的基板翻转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基板进行全方位的夹持、传送及翻转且在基板的翻转过程中能有效的保持基板的稳定和防损伤的夹持翻转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夹持翻转装置,所述夹持翻转装置包括 夹持驱动机构、翻转驱动机构及基板夹持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蜗 杆、空心传动轴及涡轮,所述蜗杆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涡轮固定于所述空心传动 轴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空心传动轴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基板夹持机 构的安装孔,所述空心传动轴呈中空结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提供翻转基板的动力。所述夹 持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旋转轴、安装座及安装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安装 座固定于所述空心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所述 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空心传动轴并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提供夹 紧或松开基板的动力。所述基板夹持机构包括驱动连接机构、夹紧机构及固定导向机构所 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导槽,所述夹持驱动机构的安装 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上;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上、下压板及至少一对压条组,所述压条组包 括上、下压条,所述上、下压板的相应侧面上各安装有呈圆形的滚子从动件,所述滚子从动 件分别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凸轮的两个弧形导槽内,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形成夹 持区域,所述上压条安装于所述上压板上且伸入所述夹持区域内,所述下压条安装于所述 下压板上且伸入所述夹持区域内,并且所述上压条与所述下压条正对设置,基板夹持于所 述上压条与所述下压条之间,所述夹持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夹紧或松开基板;所述 固定导向机构包括导轨、滑块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夹持区域外,所述导轨与所 述滑块可滑动的卡合连接,并且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压板和下 压板之间,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上、下压板垂直,所述固定导向机构固定 所述上、下压板并控制所述上、下压板始终沿直线运动。较佳地,所述夹持翻转装置对提供真空环境的真空腔室中的基板进行夹持并翻 转,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空心传动轴之间且靠近所述安装座端设有第一密封磁流件,所述第 一磁流体密封件隔断所述夹持驱动机构与所述真空腔室之间的气流连通。较佳地,所述真空腔室的腔壁上开设有置入孔,所述空心传动轴外套有法兰座且所述法兰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两端的腔壁上,所述法兰座呈中空结构,所述空心传动 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法兰座及所述置入孔,所述法兰座与所述空心传动轴之间设有第二 密封磁流件,所述第二磁流体密封件隔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真空腔室之间的气流连较佳地,所述导轨包括第一上导轨及第一下导轨,所述第一上导轨与所述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导轨与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下导轨与所述第一上导轨相互平行,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上滑块及第一下滑块,所述第一上 滑块与所述第一上导轨可滑动的卡合连接,所述一下滑块与所述第一下导轨可滑动的卡合 连接。通过所述第一上导轨与所述第一上滑块及所述第一下导轨与所述第一下滑块的相对 滑动,可以带动与所述第一上、下导轨固定连接的所述上、下压板接近或者分开,从而使得 所述夹紧机构对所述基板进行夹紧或松开操作。较佳地,所述导轨包括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导轨及第二下导轨,且所 述第二上导轨及第二下导轨相互平行,所述滑块包括第二上滑块及第二下滑块,所述第二 上滑块与所述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滑块与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滑块 与所述第二上导轨可滑动的卡合连接,所述第二下滑块与所述第二下导轨可滑动的卡合连 接。通过所述第二上导轨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翻转装置,适用于对基板进行夹持并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翻转装置包括: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蜗杆、空心传动轴及涡轮,所述蜗杆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涡轮固定于所述空心传动轴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空心传动轴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基板夹持机构的安装孔,所述空心传动轴呈中空结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提供翻转基板的动力;夹持驱动机构,所述夹持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旋转轴、安装座及安装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空心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空心传动轴并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驱动机构提供夹紧或松开基板的动力;基板夹持机构,所述基板夹持机构包括驱动连接机构、夹紧机构及固定导向机构,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导槽,所述夹持驱动机构的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上;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上、下压板及至少一对压条组,所述压条组包括上、下压条,所述上、下压板的相应侧面上各安装有呈圆形的滚子从动件,所述滚子从动件分别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凸轮的两个弧形导槽内,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形成夹持区域,所述上压条安装于所述上压板上且伸入所述夹持区域内,所述下压条安装于所述下压板上且伸入所述夹持区域内,并且所述上压条与所述下压条正对设置,基板夹持于所述上压条与所述下压条之间,所述夹持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夹紧机构夹紧或松开基板;所述固定导向机构包括导轨、滑块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夹持区域外,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卡合连接,并且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上、下压板垂直,所述固定导向机构固定所述上、下压板并控制所述上、下压板始终沿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生刘惠森范继良雷振宇王曼媛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