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一体化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847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车一体化车架,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第四横梁(5),第五横梁(6)及第六横梁(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边梁(7)和左边梁(9)上,车头管(14)固定在车架主梁(13)上,车架主梁(13)固定在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的中部位置,第一座架(11)与第二座架(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边梁(7)和左边梁(9)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了分段式焊接易形成的焊接缺陷及降低工件刚性的缺点,整体性能优良,工艺简单、省时省料。(*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具体涉及一种三轮车一体化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三轮车车架的左边梁和右边梁是用一定数量的方管即方钢管经过焊接而成,这种用焊接方式制成的左边梁和右边梁,不仅制造时工艺复杂、费时间、浪费材料, 而且有焊缝,易开焊、易断裂,还降低了车架左边梁和右边梁的机械性能,车架整体的机械 性能也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一体化车架,它能解决现有技 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了分段式焊接易形成的焊接缺陷及降低工件刚性的缺点,整体性能 优良,工艺简单、省时省料。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轮车一体化车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右边撑,第四横梁, 第五横梁,右边梁,第六横梁,左边梁,左边撑,第一座架,第二座架,车架主梁,车头管及左 支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及第六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 边梁和左边梁上,车头管固定在车架主梁上,其中,车架主梁固定在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的 中部位置,第一座架与第二座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边梁和左边梁上。进一步,所述右边梁与左边梁的弯曲角度均大于9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车架的左边梁和右边梁均采用一根整体的方管通过一定的角度弯曲 成“ 一,,形,避免了分段式焊接易产生的焊接缺陷。本技术的左边梁和右边梁分别 与横梁两端焊接形成一体,左边撑和右边撑的一端分别与左边梁和右边梁焊接,另一端分 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焊接,这种“ 一,,形左边梁和右边梁的车架整体性能优良,制成的 车架能更好的保持原材料的机械性能。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 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右边撑4,第四横梁5,第五横梁6,右边梁7,第六横梁8,左边梁9,左边撑10,第一座架11,第二座 架12,车架主梁13,车头管14及左支架15 ;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第四横梁 5,第五横梁6及第六横梁8的两端分别与右边梁7和左边梁9焊接,车头管14焊接到车架 主梁13上,车架主梁13与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的中部焊接;第一座架11与第二座架12 的两端分别焊接到右边梁7与左边梁9上。本技术的右边梁7与左边梁9均为采用一根方管通过一定的角度弯曲成 “ ’、 ,,形,右边梁7与左边梁9的弯曲角度均大于90度。“ 一,,形的边梁改变了以 往的车架的边梁需用方管焊接,易形成焊缝或其它焊接缺陷的缺点,提高了车架边梁的机 械性能及整体性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车一体化车架,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右边撑(4),第四横梁(5),第五横梁(6),右边梁(7),第六横梁(8),左边梁(9),左边撑(10),第一座架(11),第二座架(12),车架主梁(13),车头管(14)及左支架(15);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第四横梁(5),第五横梁(6)及第六横梁(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边梁(7)和左边梁(9)上,车头管(14)固定在车架主梁(13)上,其特征在于:车架主梁(13)固定在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的中部位置,第一座架(11)与第二座架(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边梁(7)和左边梁(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三轮车一体化车架,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右边撑(4),第四横梁(5),第五横梁(6),右边梁(7),第六横梁(8),左边梁(9),左边撑(10),第一座架(11),第二座架(12),车架主梁(13),车头管(14)及左支架(15);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第四横梁(5),第五横梁(6)及第六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树民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