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双向抽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33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注塑模具双向抽芯结构,包括抽芯滑块(4)、底部滑槽(4),锁紧块(4)可在底部滑槽(4)内滑动,底部滑槽(4)连着抽芯滑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滑槽(4)的周围活动连接有T型滑槽(6)和侧边滑槽(5),斜导柱(3)在T型滑槽(6)内活动配合。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采用斜导柱抽芯,通过抽芯滑块的底部滑槽以及侧边的两个滑槽,使抽芯滑块的向下及斜后方向的合成运动,使模具抽芯复位稳定、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中型客车的前大灯灯罩的注塑模具,尤其是关于注塑灯罩模具用开模抽芯由两个方向合成的双向抽芯结构。
技术介绍
灯罩属于汽车外观照明件,要求产品外表美观、新颖,表面光洁、透明且具有一定 的强度,不得有飞边、溢料、杂色、拉毛、划伤、擦痕等缺陷。因此,模具抽芯机构要求有效、平 稳、可靠。 已有的模具采用定模抽芯结构,并且在定模抽芯结构中采用一个方向的抽出与复 位。但因模具较大,抽出机构的抽芯滑块高度、体积较大,抽芯不稳定,复位时抽芯滑块有失 效的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模具抽芯复位时不稳定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双向抽芯 结构,实现抽芯滑块的向下及斜后方向的合成运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注塑模具双向抽芯结构,包括抽芯滑块、底部滑槽,锁紧块可在底部滑槽内滑动,底部滑槽连着抽芯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滑槽的周围活动连接有T型滑槽和侧边滑槽,斜导柱在T型滑槽内滑动。 采用本技术结构,采用斜导柱抽芯,通过抽芯滑块的底部滑槽以及侧边的两个滑槽,使抽芯滑块的向下及斜后方向的合成运动,使模具抽芯复位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斜导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知,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注塑模具双向抽芯结构,包括抽芯滑块1、底 部滑槽4,锁紧块2可在底部滑槽4内滑动,底部滑槽4连着抽芯滑块1,底部滑槽4的周围 还活动连接有T型滑槽6和侧边滑槽5。 由图2知,斜导柱3在T型滑槽6内滑动。动、定模合模时,锁紧块2和底部滑槽 4贴在一起,底部滑槽4连着抽芯滑块1,此时为锁紧状态,模具可以注塑加工;动、定模分模 时,锁紧块2和底部滑槽4分离,底部滑槽4受斜导柱3的力沿T型滑槽6往后运动,抽芯 滑块1沿底部滑槽4上的斜下方滑槽往下运动,同时沿两侧边滑槽5上的斜向滑槽往斜后 向运动,由此实现抽芯滑块的向下及斜后方向的合成运动。权利要求注塑模具双向抽芯结构,包括抽芯滑块(4)、底部滑槽(4),锁紧块(4)可在底部滑槽(4)内滑动,底部滑槽(4)连着抽芯滑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滑槽(4)的周围活动连接有T型滑槽(6)和侧边滑槽(5),斜导柱(3)在T型滑槽(6)内活动配合。专利摘要注塑模具双向抽芯结构,包括抽芯滑块(4)、底部滑槽(4),锁紧块(4)可在底部滑槽(4)内滑动,底部滑槽(4)连着抽芯滑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滑槽(4)的周围活动连接有T型滑槽(6)和侧边滑槽(5),斜导柱(3)在T型滑槽(6)内活动配合。采用本技术结构,采用斜导柱抽芯,通过抽芯滑块的底部滑槽以及侧边的两个滑槽,使抽芯滑块的向下及斜后方向的合成运动,使模具抽芯复位稳定、可靠。文档编号B29C45/33GK201530104SQ20092025669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伟, 卢建生, 邬新桥, 陈其升, 陈栗 申请人:江苏文光车辆附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模具双向抽芯结构,包括抽芯滑块(4)、底部滑槽(4),锁紧块(4)可在底部滑槽(4)内滑动,底部滑槽(4)连着抽芯滑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滑槽(4)的周围活动连接有T型滑槽(6)和侧边滑槽(5),斜导柱(3)在T型滑槽(6)内活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卢建生邬新桥陈其升陈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光车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