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95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其包括镂空部位和非镂空部位,非镂空部位的电路板包括绝缘层、分别结合在绝缘层上下表面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结合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外表面的保护层,镂空部位的电路板为由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一个构成的单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镂空部位为单层导电层,无需设置导通孔,导电性优良;另外,镂空部位的电路板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并且由于镂空部位没有绝缘层,因而具有优良的导热性,确保产品焊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挠性电路板,特别是一种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的加工工艺为首先获得常规双面挠性电路板; 其次将镂空端子部位的铜箔图形蚀刻成型;最后采用冲孔模具将不需要的镂空部位冲切除 去,以及为了使镂空端子部位上下铜箔能够导通,在镂空端子部位上下铜箔之间钻孔,并对 孔壁依次进行化学镀铜和电镀铜处理。如图l所示,现有的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包括镂空 部位(6')和非镂空部位,电路板主要包括绝缘层(l')、通过第一黏结层(2')结合在绝缘 层(r)上下表面的铜箔层(3')、通过第二黏结层(4')结合在铜箔层(3')外表面上的保 护层(5')。在镂空部位(6')的两铜箔层(3')之间开设有导通孔(7'),且导通孔(7') 的内壁结合有镀铜层(8')以实现镂空部位(6')的两铜箔的导通。具有该结构的电路板 镂空的厚度较大(通常在60微米以上);另外,镂空的两铜箔之间存在绝缘层,而绝缘层的 低导热性易导致电路板焊接不良和脱落的现象,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 的高速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双 面镂空挠性电路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种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其包括镂空部位和非镂空部位,所述非镂空部位的电 路板包括绝缘层、分别结合在绝缘层上下表面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结合在第一导 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外表面的保护层,所述镂空部位的电路板为由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 中的一个构成的单层结构。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的第一导电层与绝缘层之间、第二导电层与绝 缘层之间通过第一黏结层相结合。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与保护层之间通过第二黏 结层相结合。 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的厚度范围为12微米至70 微米,具体厚度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定。较为常用的厚度是18微米和35微米。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镂空部位为单层导电层,因此不存在上下导电层重合度差的问题,镂 空边缘光滑无毛剌、端子镂空部位精度高、并且不需要采用导通孔来实现上下铜箔的导通, 所以导电性优良;另外,镂空部位的电路板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通常的导电基础厚度等同 于单层导电层的厚度,最薄可以控制在12微米,并且由于镂空部位只是一层导电层,没有 绝缘层,因此镂空部位的导热性非常好,能够确保焊接的牢固性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主剖视示意图; 其中 l'、绝缘层;2'、第一黏结层;3'、铜箔层;4'、第二黏结层;5'、保护层;6'、镂空部 位;7'、导通孔;8'、镀铜层; 1、绝缘层;2、第一导电层;3、第二导电层;4、第一黏结层;5、第二黏结层;6、镂空 部位;7、导通孔;8、镀铜层;9、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包括镂空部位6和非镂空部位。 其中,非镂空部位的电路板包括绝缘层1、通过第一黏结层4结合在绝缘层1上下表面的第 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通过第二黏结层5结合在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外表面 的保护层9。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均由铜箔构成,厚度一般均为18微米或35微米 (厚度由用户指定)。为了实现非镂空部位的第一导电层2与第二导电层3之间的相互导 通,在它们之间开设了内壁上设有镀铜层8的导通孔7。所述镂空部位的电路板为由第一导 电层2构成的单层结构。 本实施例的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可采取下述工艺制造首先取第一铜箔、第二铜箔、黏着剂、绝缘材料、黏着剂和铜箔,根据要求,将镂空部位不需要的部分,用冲孔模具将其冲切去除,完成后再将第一铜箔、黏着剂、绝缘材料、黏着剂和第二铜箔逐一对准工艺孔进行对位固定,再将对位固定好的材料,放置到真空层压机内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热压合;压合完成后,采用挠性双面板的制造工艺,对后续的钻孔、孔化、电镀铜、图形和蚀刻等进行加工;最后,将保护层和黏着剂,逐一对准工艺孔进行对位固定,并将对位固定好的半成品,放置到真空层压机内进行加热压合,压合完成后再进行后续的表面镀层处理、通断检测、冲切外形和成品检验等作业,以完成所有的产品加工过程。 综上,本技术镂空部位为单层导电层,因此不存在上下导电层重合度差的问 题,镂空边缘光滑无毛剌、端子镂空部位精度高、并且不需要采用导通孔来实现上下铜箔的 导通,所以导电性优良;镂空部位的电路板的厚度可以做到很薄,通常的导电基础厚度等同 于单层导电层的厚度;另外,由于镂空部位只是一层导电层,而没有绝缘层的存在,因此镂 空部位的导热性非常好,确保焊接的牢固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技术做了详尽的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 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其包括镂空部位(6)和非镂空部位,所述非镂空部位的电路板包括绝缘层(1)、分别结合在所述绝缘层(1)上下表面的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结合在所述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外表面的保护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位(6)的电路板为由所述第一导电层(2)和所述第二导电层(3)中的一个构成的单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其包括镂空部位(6)和非镂空部位,所述非镂空部位的电路板包括绝缘层(1)、分别结合在所述绝缘层(1)上下表面的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结合在所述第一导电层(2)和第二导电层(3)外表面的保护层(9),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位(6)的电路板为由所述第一导电层(2)和所述第二导电层(3)中的一个构成的单层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面镂空挠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层(2)与所述绝缘层(1)之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钧民严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线路板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