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磨床用轴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169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心磨床用轴瓦,属于机床领域,设有圆筒形瓦体,瓦体的内腔为圆锥形结构,瓦体内腔壁为铜层,铜层的轴线方向上加工有静压油腔,瓦体外侧壁中部的径向加工有环形的进油槽,环形进油槽上均匀分布有进油孔,进油孔与瓦体的内腔相连通,瓦体一端的外侧壁上均匀加工有轴向分布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无心磨床,结构简单,不仅可极大地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而且可防止主轴与轴瓦之间润滑油温度过高现象,延长主轴与轴瓦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心磨床
,尤其是一种无心磨床用轴瓦。技术背景无心磨床作为一种大型磨削设备,其轴瓦一般采用三片瓦式结构,轴瓦 与轴之间的间隙经顶瓦螺栓调节,通过罗纹和圆锥来调节轴与轴瓦的间隙, 当轴和瓦间隙大时,转动轴瓦通过螺纹来调整轴瓦的进和退调整间隙,当间 隙调整好后,在齿部定位上锁紧位,使已调整好的轴与轴瓦间隙保持下来, 这种结构的轴瓦, 一方面操作复杂,并且同心度难以保证,使被加工工件的 椭圆度过大,另一方面主轴与轴瓦在局部都要直接接触,在工作过程中摩擦 发热,造成主轴与轴瓦磨损快,同时导致主轴与轴瓦之间润滑油油温出现过 高现象。另外,还有一种过渡型铜瓦,其结构简单,利用外锥面和螺纹调整 主轴与铜瓦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开槽不能断开,所以内孔不是圆的,而且 其圆心受到开槽的均匀程度影响很大,如此造成了轴心定位不准确、主轴与 铜瓦接触也不良(即只能局部接触),这样主轴与铜瓦磨损都很快而且磨损不 均匀、油温过高,从而导致加工精度低,而且使用时间越久加工精度越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无心磨床用轴瓦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心磨 床用轴瓦,该轴瓦结构简单,不仅可极大地提高加工工件的精度,而且可防 止主轴与轴瓦之间润滑油温度过高现象,延长主轴与轴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心磨床用轴瓦, 设有圆筒形瓦体,瓦体的内腔为圆锥形结构,瓦体内腔壁为铜层,铜层的轴 线方向上加工有静压油腔,瓦体外侧壁中部的径向加工有环形的进油槽,环 形进油槽上均匀分布有进油孔,进油孔与瓦体的内腔相连通,瓦体一端的外侧壁上均匀加工有轴向分布的定位槽。本技术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瓦体另一端的外侧壁上加工有调 整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无心磨床,结构简单,不仅可极大地提 高加工工件的精度,而且可防止主轴与轴瓦之间润滑油温度过高现象,延长 主轴与轴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l.调整螺纹,2.进油槽,3.进油孔,4.静压油腔,5.定位槽,6. 调整孔,7.铜层。具体实施方式在图l、图2中,圆筒形瓦体为铁质材料,瓦体的左端部均匀加工有多个 调整孔6,瓦体的另一端加工有调整螺纹l,瓦体的内腔为圆锥形结构,瓦体 内腔壁为厚度相同的铜层7,铜层7的轴线方向上加工有五个静压油腔4,相邻 的两个静压油腔4之间的夹角为72度,瓦体外侧壁中部的径向加工有环形的进 油槽2,环形进油槽2上均匀分布有五个进油孔3,相邻的两个进油孔之间的夹 角为72度,每个进油孔3对应一个静压油腔4,进油孔3与瓦体的内腔相连通, 瓦体一端的外侧壁上均匀加工有轴向分布的定位槽5。本技术使用时,安装在无心磨床的主轴上,通过调整孔6使瓦体转动, 调节瓦体端部的调整螺纹l进入固定套的距离,从而调整主轴与铀瓦之间的间 隙,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通过定位槽5将瓦体固定住,通过瓦体外表面与轴 瓦座的紧密配合在进油槽2位置形成一个等压槽,再通过五个供油孔3供给五 个静压油腔4,以保证五个静压油腔4中的油压相同,从而就能够保证主轴悬 浮于轴瓦的中心,既能保证主轴运转的精密性,又能保证主轴与轴瓦之间的 间隙中形成均匀的润滑油膜,使主轴与轴瓦不能直接接触而摩擦发热、进而影响主轴与轴瓦精度和寿命,并最终达到高精密加工的目的。本技术安 装时,轴瓦内的五个静压油腔4,其中三个静压油腔在下部位置,两个静压油 腔在上部,从而保证上托的油压力大于向下的油压力,以抵消主轴与砂轮自 身的重量,瓦体内腔的腔壁为锥形结构,是起到径向定位作用,它与主轴尾 端的径向锁紧装置共同将主轴定位于预定的位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心磨床用轴瓦,设有圆筒形瓦体,其特征是:瓦体的内腔为圆锥形结构,瓦体内腔壁为铜层,铜层的轴线方向上加工有静压油腔,瓦体外侧壁中部的径向加工有环形的进油槽,环形进油槽上均匀分布有进油孔,进油孔与瓦体的内腔相连通,瓦体一端的外侧壁上均匀加工有轴向分布的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心磨床用轴瓦,设有圆筒形瓦体,其特征是瓦体的内腔为圆锥形结构,瓦体内腔壁为铜层,铜层的轴线方向上加工有静压油腔,瓦体外侧壁中部的径向加工有环形的进油槽,环形进油槽上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永吉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三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