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53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采用该构造,不仅可简化连接件保持构造,还便于乘客系上或解下座椅安全带。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60L)包括:设置在座椅座垫(21)的落座面(21a)上的收纳凹部(23);以左右并列的状态收纳在该收纳凹部(23)内第一连接件(带扣)(36)和第二连接件(舌片)(46),其中的第一连接件(36)与座椅安全带(33)相连接,收纳凹部(23)的内壁(23a)上设置有保持带(61),该保持带(61)至少对所述第一连接件(36)和第二连接件(46)中一者进行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该构造可将舌片(夕 > 夕')或带扣等连接件保持在立起状态。
技术介绍
对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现有技术中公知有一种在座椅上形成凹 部并将舌片或带扣等连接件收纳在该凹部内的构造。 这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便于乘客使用座椅安全带,提高了乘客使 用座椅安全带时的便利性。 对于这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现有技术中还公知有设置有可收纳 舌片或带扣等连接件的专用袋状部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01975号 专利文献1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为车用座椅的座垫上具有凹 部,该凹部内设置有由第一织带连接的舌片(连接件)或带扣(连接件),还设置有由第二 织带连接的带扣(连接件),并在凹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可收纳舌片或带扣的袋状体。 然而,就该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而言,由于在凹部内设置用于收纳 舌片或带扣的袋状体,因此,座垫的缝制变得复杂,致使生产成本增加。 此外,在该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中,由于袋状体设置在凹部的内壁 上,因此,乘客在落座的状态下不易找到袋状体,有损其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采用该构造,不 仅能简化连接件保持构造,还便于乘客系上或解下座椅安全带。 技术方案1为,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包括设置在座椅的落座 面上的收纳凹部;以左右并列的状态收纳在该收纳凹部内并与座椅安全带相连接的第一连 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持带,该保持带至少对第一连接件 和第二连接件中 一者进行保持。 技术方案2为,保持带将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左内壁或右 内壁上。 技术方案3为,保持带将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单独保持在与收纳凹部的左、 右内壁垂直的前、后内壁上。 技术方案4为,保持带包括第一保持带和第二保持带,该第一保持带将第一连接 件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该第二保持带将第二连接件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效果技术方案1中,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包括设置在座椅的落座面上的 收纳凹部和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左右并列的状态收纳在该收纳凹部内并与座椅安全带相连接。 由于收纳凹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之一进行保持 的保持带,因此,在使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另一个时,可将第一连接件和和第二连 接件中在前面被提及的那个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从而,可便于乘客系上或解下座椅 安全带。 此外,由于采用的是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设置保持带的结构,因此,可简化座椅安 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 技术方案2中,保持带将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左内壁或右内壁上,因此,可将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在收纳凹部内。 技术方案3中,保持带将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单独保持在与收纳凹部的左、右内壁垂直的前、后内壁上,因此,在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都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前、后内壁上时,可用一根保持带来完成该保持,可进一步简化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 技术方案4中,保持带包括第一保持带和第二保持带,该第一保持带将第一连接 件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该第二保持带将第二连接件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因此, 可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二者单独保持在收纳凹部的内壁上。从而,即使先使用第一 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一个,也一定能保持住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另一个。因此,可 进一步便于系上或解下座椅安全带。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立体图,该车辆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 造。 图2是座椅的立体图,该座椅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 造。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连接件保持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连接件保持构造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连接件保持构造的对比测试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件保持构造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8中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连接件保持构造的俯视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连接件保持构造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4 :第二排座椅,21 :座椅座垫,21a :落座面,23a、23b :左、右内壁,36、46 :第一、第 二连接件(带扣),60L :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61 :保持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附图标记的方向来看图。 图1是车辆的立体图,该车辆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 车辆10的车厢12内设置有由驾驶座17和副驾驶座18构成的第一排座椅13 ;设置在该第一排座椅13后方的第二排座椅14 ;设置在该第二排座椅14后方的第三排座椅15。 图2是座椅的立体图,该座椅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 第二排座椅14是三人座的长座椅,包括供乘客落座的座椅座垫21和设置在该座椅座垫21后部的座椅靠背22。该第二排座椅14上具有设置在该第二排座椅14和车身11之间的左座椅安全带装置31 ;设置在座椅座垫21上的中部座椅安全带装置41 ;设置在该第二排座椅14和车身11之间的右座椅安全带装置51。 座椅座垫21上设置有左收纳凹部23和右收纳凹部24,左收纳凹部23用于收纳左座椅安全带装置31的带扣36和中部座椅安全带装置41的带扣46,右收纳凹部24用于收纳中部座椅安全带装置41的舌片45和右座椅安全带装置51的带扣56。 左右的收纳凹部23、24位于座椅座垫21的落座面21a上。 座椅靠背22的上端设置有用来支承乘客头部的头枕26、27。 左座椅安全带装置31为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收縮器32,其设置在车身11的侧壁上;座椅安全带33,其一端巻在该收縮器32上,另一端从收縮器32延伸出来;穿通式固定带袢34,其设置在车立柱(未图示)上,对座椅安全带33进行导向;舌片35,其设置在座椅安全带33上且可在安全带33上移动,能将乘客系上(系紧)的座椅安全带33固定到车身ll上;带扣36,其设置在左收纳凹部23内,可与舌片35卡合在一起;固定带袢37,其将座椅安全带33的另一端固定到车身11上。 中部座椅安全带装置41为两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座椅安全带43,其一端固定在座椅座垫21的骨架(未图示)上;舌片45,其设置在该座椅安全带43的另一端上,并收纳在右收纳凹部24内;带扣46,其设置在左收纳凹部23内,并可与舌片45卡合在一起的。 右座椅安全带装置51为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其与左座椅安全带装置31关于车身中心对称。该右座椅安全带装置51包括收縮器(未图示)、座椅安全带53、穿通式固定带袢54、舌片55、带扣56以及固定带袢(未图示)。 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60L为左收纳凹部23内的构造,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60R为右收纳凹部24内的构造,下面来详细进行说明。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连接件保持构造的俯视图。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剖视图。 座椅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包括:设置在座椅的落座面上的收纳凹部;以左右并列的状态收纳在该收纳凹部内并与座椅安全带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纳凹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持带,该保持带至少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一者进行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10-9 2008-262927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包括设置在座椅的落座面上的收纳凹部;以左右并列的状态收纳在该收纳凹部内并与座椅安全带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凹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持带,该保持带至少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一者进行保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连接件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带 将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原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