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弯曲前扰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03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改善机动车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可伸缩弯曲前扰流器组件,所述前扰流器组件被分段成包括多个板元件,其每个适于可枢转地附接到前端车辆结构的下部。板元件配置成在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选择性转移,其中在展开位置板元件优选地处于大致垂直方向,并且在收起位置板元件处于大致水平方向。板元件为瓦片状(即,部分重叠)使得从展开位置向收起位置枢转中心板由此将侧部板枢转到收起位置,并使得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枢转侧部板由此将中心板枢转到展开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用于改善车辆空气动力学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机动车的可伸缩前扰流器。
技术介绍
很多常见的机动车(例如现代的汽车)包括设计用于改善 车身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前扰流器。传统前扰流器(有时称作导流板) 安装到车身的前端结构下部,向下延伸到接近路面处。前扰流器改善 了机动车的操纵和控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并且还通过管理车辆底 盘以下和周围的湍流空气流并影响内部气流而改善车辆动力系和空 调系统中用于冷却/热交换的气流的i 各径。从车辆的前端结构下面固定悬吊的前扰流器会在与路缘,车道斜坡,或其他路面障碍物发生沖击时受到损坏。很多前扰流器由模制塑料或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其会由于接触障碍物而屈服一定程 度。然而,车辆式样考虑可能要求前扰流器在俯视图中观察时具有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构造内在地强化前扰流器,其转而限制当撞击 路缘或其他障碍物时前扰流器可屈服的程度。为了最小化或消除对前扰流器的损坏, 一些现有技术手段 提出了在车身的前端结构下方可动地安装前扰流器。现有技术的可伸 缩前扰流器典型地从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线性平移,前扰流器在收起 位置升起到道路表面上方并存放在内腔中,并在展开位置下降到接近 路面处。在前扰流器相对低效的低速时,前扰流器保持在收起位置以 此来消除与路面障碍物的无意接触。在路面趋于保持可忽略的坡度并 不具有障碍物的高速时,前扰流器下降以减小空气动力学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展示了用于改善机动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具有俯 视曲线的分段可伸缩前扰流器。本专利技术的前扰流器为了最优空气动力 学性能可定位成如需要的那么低,并可在最优定位会侵犯上坡角和路缘标准时的运行条件下收起。另外,前扰流器组件适于在被停车路缘, 斜坡,道路坡度或其他障碍物碰撞时折回或屈服。本文展示的前扰流 器设计提高了燃油经济性(或增加了车辆可行驶里程),消除了无意 的损坏或毁坏,改善了冷却气流,并消除了现有技术的可伸缩前扰流 器所需的额外封装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前扰流器组件包括多个板元 件,其配置成相对于彼此成曲线而可枢转地附接到前部车辆结构。板 元件适于在第 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转换,其中在第 一位置所 述板元件成展开状态,并且在第二位置所述板元件成收起状态。根据此具体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板元件包括至少部分 相互重叠的第一和第二板元件,使得第 一板元件从第一展开位置向第 二收起位置的转移引起了第二板元件向收起位置的转移。在类似的方 面中,第一和第二板元件优选地至少部分相互重叠,使得第二板元件 从第二收起位置向第 一展开位置的转移引起了第 一板元件向展开位 置的转移。才艮据此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多个4反元件包括在前部车辆 结构的下部部分沿横向延伸的中心板元件,以及至少两个侧部板元 件。至少两个侧部才反元件的向前表面的 一部分在中心外反元件的纟黄向相 对侧上重叠在中心板元件的向后表面上。根椐另一个方面,第一展开位置优选地处于大致垂直方 向,而第二收起位置处于大致水平方向。理想地,多个板元件相对于 车辆在大致向后方向上枢转。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板元件绕各自独有 的轴线枢转。根据此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多个板元件被致动器枢转到 第一展开位置,并被偏压元件偏压到第二收起位置。而且,多个板元 件优选的特征在于不直接相互联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机动车空气 动力学特性的前扰流器组件。前扰流器组件包括中心板元件,其配置 成从前部车辆结构的下部横向悬吊。中心板元件适于在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枢转,其中在展开位置中心板元件处于非水平方向, 并且在收起位置中心板元件处于大致水平方向。前扰流器组件还包括一 个或多个侧部板元件,其配置成相对于中心板元件成曲线地从前部车6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枢转,其中 在展开位置每个侧部板元件处于非水平方向,并且在收起位置每个侧部 板元件处于大致水平方向。中心寺反元件和侧部4反元件充分地重叠,4吏 得从展开位置向收起位置枢转中心板元件引起将侧部板元件枢转到 收起位置,向车辆的下部折叠起。而且,中心板元件和侧部板元件充 分地重叠,使得从收起位置向展开位置枢转侧部板元件中的一个引起 将中心板元件枢转到展开位置,向下延伸到接近道路表面处。根据此具体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前扰流器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部板元件。在此例子中,第一和第二侧部板元件 的各自向前表面在中心板元件的横向相对侧上压靠中心板元件的向 后表面。另外,第三侧部板元件的向前表面压靠第一侧部板元件的向 后表面,而第四侧部板元件的向前表面压靠第二侧部板元件的向后表 面。根据另一个方面,所有板元件相对于所述车辆在大致向后 方向上枢转。另外,中心板元件优选地绕一个轴线枢转,而每个侧部 板元件绕不同于中心板元件轴线的轴线枢转。最后,偏压元件优选地 将最外侧板元件(并因此将中心板元件)偏压到收起位置。类似地, 致动器使中心板元件(并因此使侧部板元件)枢转到展开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车辆结 构的前端具有安装到其中的前罩板。机动车包括前扰流器组件,其从 接近前罩板的前部车辆结构的下部悬吊下来。前扰流器组件在相对于车 辆的俯视图中具有弯曲构造。前扰流器组件包括中心板元件,其在前部 车辆结构上大致沿横向延伸,以及四个侧部板元件。板元件配置成在 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枢转,其中在展开位置每个板元件处 于非水平方向,并且在收起位置每个板元件处于大致水平方向。第一和第二侧部4反元件的各自向前表面在中心板元件的 横向相对侧上压靠中心板元件的向后表面。第三侧部板元件的向前表 面压靠第 一侧部一反元件的向后表面,而第四侧部4反元件的向前表面压 靠第二侧部板元件的向后表面。这样,从展开位置向收起位置枢转中心板元件引起了将侧部板元件枢转到收起位置,并且从收起位置向展 开位置枢转第三和第四侧部板元件引起了将中心板元件以及第一和 第二侧部板元件枢转到展开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4正和优点从下面结 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进行的详细描述中将 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A是具有安装到其中并以展开位置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 的优选实施例的可伸缩弯曲前扰流器的示意性机动车的透视图1B是以代表性中间位置示出的图1A的可伸缩弯曲前 扰流器的透视图;以及图1C是以收起位置示出的图1A和1B的可伸缩弯曲前扰 流器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 部件,图1A-1C是通常由附图标记10表示的示例性机动车的下部前 端结构的透视图,本专利技术可结合到所述机动车10中并在其中实施。这样,本专利技术绝不限于图中所示的车辆构造。例如,尽管车辆10在 图1A-1C中描绘为标准轿车,本专利技术可被结合到任何机动车辆,例如 但不限于,运动型多功能车,轻型卡车,重型车辆,小型货车,公共 汽车,牵引挂车,等等。最后,本文所展示的附图被大幅度简化且不 是按比例绘制,因此只被提供用于指导目的。于是,附图中所示的特 定和相对尺寸和方向不裙j人为是限制。首先参照图1A,车辆IO具有车身,所述车身具有通常由 附图标记12表示的前部车辆结构,所述前部车辆结构在后部车辆结 构之前并邻近后部车辆结构(在提供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扰流器组件,用于改善具有前部车辆结构的机动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所述前扰流器组件包括:  多个板元件,其配置成相对于彼此成曲线关系地可枢转地附接到前部车辆结构,并配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转移,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多个板元件成展开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多个板元件成收起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8-27 12/1991061.一种前扰流器组件,用于改善具有前部车辆结构的机动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所述前扰流器组件包括多个板元件,其配置成相对于彼此成曲线关系地可枢转地附接到前部车辆结构,并配置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转移,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多个板元件成展开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多个板元件成收起状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板元件包括至少部分相互重叠的第 一和第二板元件,使得所述第 一板 元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移由此向所述第二位置转 移所述第二板元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板元件包括至少部分相互重叠的第 一和第二板元件,使得所述第二板 元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移由此向所述第一位置转 移所述第一板元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板元件包括在所述前部车辆结构的下部纟黄向延伸的中心才反元件,以及 至少两个侧部一反元件,所述至少两个侧部板元件的各自向前表面的至 少一部分在所述中心^反元件的4黄向相对侧上重叠在所述中心才反元件的向后表面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位置处于大致垂直方向。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位置处于大致水平方向。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板元件相对于所述车辆在大致向后方向上枢转。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板元件被致动器枢转到所述第一位置,并被偏压元件偏压到所述第二 位置。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板元件的每个绕各自独有的轴线枢转。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扰流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元件的特征在于不直接相互联接。11. 一种前扰流器组件,用于改善具有前部和后部车辆结构的机动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所述前扰流器组件包括中心板元件,其配置成从所述前部车辆结构的下部横向悬吊,并 在第一展开位置和第一收起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枢转,其中在所述第一展 开位置所述中心板元件处于非水平方向,并且在所述第一收起位置所述 中心板元件处于大致水平方向;以及至少 一 个侧部板元件,其配置成与所述中心板元件成曲线关系地 从所述前部车辆结构的下部悬吊,并在第二展开位置和第二收起位置 之间选择性地枢转,其中在所述第二展开位置所述至少一个侧部板元件 处于非水平方向,并且在所述第二收起位置所述至少一个侧部板元件处 于大致水平方向;其中,所述中心板元件和至少一个侧部板元件充分地重叠,使得 从所述第一展开位置向所述第一收起位置枢转所述中心板元件由此 将所述至少一个侧部板元件枢转到所述第二收起位置;以及其中,所述中心板元件和至少一个侧部板元件充分地重叠,使得 从所述第二收起位置向所述第二展开位置枢转所述至少一个侧部板 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托尔托萨布纳克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