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电极极片的胶带和胶带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44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极极片的胶带和胶带卷,该胶带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胶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胶带。胶带上设置开孔,且该开孔沿胶带的厚度方向贯穿胶带,当电池粘接有本申请实施例的胶带后,其经过无损检测装置进行显影时,由于胶带上设置有开孔,无损检测装置所发射的检测信号经过胶带的非开孔区域和开孔区域后,能够形成明暗相间的显影图像,通过这些明暗相间区域可以准确检测出该电池为残次品,从而实现提高对电池残次品的检测效果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极极片的胶带和胶带卷


技术介绍

1、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存在残次品,该残次品需要在后续的检测工序中将其检测出来,以免其混入合格产品中。其中,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电极极片可能会在卷绕过程中发生断裂,为维持电池正常的生产作业和生产效率,通常会采用胶带将断裂的电极极片粘接在一起继续进行卷绕。而粘接有胶带的电池会在后续的无损检测过程中被检测出来,作为电池残次品被回收利用。

2、然而,在相关技术中,胶带通过无损检测装置进行显影后呈现出明亮的图片,进而使得对胶带的识别效果不佳,从而导致对粘接有胶带的电池残次品的检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极极片的胶带和胶带卷,能够提高对电池残次品的检测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极极片的胶带,所述胶带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胶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胶带。

3、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胶带上设置开孔,且该开孔沿胶带的厚度方向贯穿胶带。当电池粘接有本申请实施例的胶带后,其经过无损检测装置进行显影时,由于胶带上设置有开孔,无损检测装置所发射的检测信号经过胶带的非开孔区域和开孔区域后,能够形成明暗相间的显影图像,通过这些明暗相间区域可以准确检测出该电池为残次品,从而实现提高对电池残次品的检测效果目的。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带的厚度d在0.10mm-0.18mm范围内。上述胶带的厚度d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在有助于提高对电池的检测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使粘接有该胶带的电极极片易于安装至壳体内形成电池单体,从而提高检测的效率。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带包括基材层和粘接层。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胶带包括基材层和粘接层,这样可使胶带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还能够使胶带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d1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d2满足以下关系:0.6≤d1/d2≤1.5。基材层的厚度d1与粘接层的厚度d2满足上述关系,不仅能够使胶带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还能够有助于提高胶带的粘接性能。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d1在0.04mm-0.108mm范围内。基材层的厚度d1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胶带的非开孔区域和开孔区域对检测信号的吸收产生较大的差异,从而有助于使胶带在显影时呈现明暗相间的显影图像。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个表面的厚度d2在0.05mm-0.10mm范围内。粘接层的厚度d2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使胶带稳定的粘接于电极极片上,减少电极极片断裂的发生,从而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带的宽度k在4cm-6cm范围内。胶带的宽度k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有助胶带覆盖于电极极片的裂缝,以减少裂缝的延伸。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带开设有多个所述开孔,多个所述开孔间隔设置。多个开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有助于提高胶带的显影效果以及电池残次品的检测效果。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开孔等距间隔分布。多个开孔的等距间隔分布,可形成连续的明暗相间的显影图像,以有助于提高胶带识别的准确度以及电池残次品的检测效果。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孔的总面积s1与所述胶带中任意一个表面的表面积s满足以下关系:s1≤0.5s。开孔的总面积s1与胶带中任意一个表面的表面积s满足上述关系,可使胶带具有较好的粘接效果。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开孔的间距在1.2cm-1.8cm范围内。相邻两个开孔的间距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降低开孔结构在卷绕过程中被破坏的发生,还可以有助于提高胶带的显影效果。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孔的形状为圆形、正多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开孔的形状选自上述形状,在电极极片卷绕过程,可使开孔边缘的受力均匀,从而降低开孔结构在卷绕过程中被破坏的发生。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孔的形状为圆形。圆形的开孔能够使其边缘受力更加均匀。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孔的孔径r在0.3cm-0.5cm范围内。开孔的孔径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胶带具有较好粘接效果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胶带的显影效果,从而提高胶带的识别效果。

1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带卷,包括卷芯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胶带。该胶带卷绕于所述卷芯。

18、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包含了上述实施例中的胶带,因此,该胶带卷也具有上述实施例中胶带所具备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9、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电极极片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胶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的厚度D在0.10mm-0.18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d1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d2满足以下关系:0.6≤d1/d2≤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d1在0.04mm-0.108mm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个表面的厚度d2在0.05mm-0.10mm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的宽度k在4cm-6cm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孔等距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开孔的间距在1.2cm-1.8cm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形状为圆形、正多边形、三角形、梯形或椭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形状为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孔径r在0.3cm-0.5cm范围内。

13.一种胶带卷,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电极极片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沿所述胶带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的厚度d在0.10mm-0.18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d1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d2满足以下关系:0.6≤d1/d2≤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d1在0.04mm-0.108mm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个表面的厚度d2在0.05mm-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蒋丽君滕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