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55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封装结构,其包括:第一基板;以及中介层,连接于第一基板,并且包括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设置于第一表面处的焊盘,焊盘具有中间区域和周缘区域,周缘区域和中间区域通过导电件连接第一基板,其中,周缘区域和中间区域分别具有相对于第一表面的高度,周缘区域的高度高于至少一部分的中间区域的高度。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中介层的厚度,进而可以降低封装结构的厚度。焊盘可用于定位导电件,还可以与导电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加导电件与焊盘间的连接可靠性。通过采用没有阻焊层的设计,可以增加形成封装体的模流空间并减少对模流的阻碍,从而能够降低模流未填满风险,能够解决封装体可能存在空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参考图1所示,现行的3d堆叠结构中,较常利用中介层10来连接上基板22和下基板24,且中介层10的焊盘30(例如铜焊盘)上具有焊球40,以电连接上基板22和下基板24。其中,当上基板22和下基板24之间的i/o(输入/输出)数增加时,中介层10可采用环形(ringshape)设计,即中介层10可以沿着上基板22和/或下基板24的边缘形成环形,以提供足够的i/o数。在3d堆叠后,一般会再进行模封(molding)制程来形成模封层50,以保护芯片60以及增加封装结构的可靠性。然而,在采用环形中介层10的情况下,模流仅能透过焊球40之间的间隙流入上基板22、下基板24与中介层10间的夹层内。

2、如图2a至图2c所示,常见中介层10是采用smd(solder mask defined,阻焊层限定)设计,即其中采用阻焊层14用于限定暴露焊盘30的开口,如图2a所示。并利用助焊剂(flux)80在smd结构的焊盘30上执行焊球40的植球制程。如图2b所示,将焊球40放置于焊盘30上方的助焊剂80上。然后执行回流焊以将焊球40与焊盘30接合。阻焊层14会覆盖焊盘30的边缘以对焊球40进行限位,但这导致焊球40与焊盘30的接触面积较小。再参考图1,阻焊层14的厚度还将使上基板22、下基板24与中介层10之间的间隙更小、模流难进入,因此会阻碍模流分布与均匀性,模封层50中易有空隙(void)情况发生。阻焊层14的厚度还会导致中介层10的厚度略厚,不利于封装结构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封装结构,至少能够降低中介层的厚度,并且能够增加焊球与焊盘的接触面积。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封装结构,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基板;以及中介层,连接于第一基板,并且包括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设置于第一表面处的焊盘,焊盘具有中间区域和周缘区域,周缘区域和中间区域通过导电件连接第一基板,其中,周缘区域和中间区域分别具有相对于第一表面的高度,周缘区域的高度高于至少一部分的中间区域的高度。

4、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结构还包括封装体,封装体设置于第一基板与中介层之间,并且与周缘区域的外侧面接触。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中介层与焊盘定义一阶梯以容置封装体的填料。

6、在一些实施例中,焊盘具有一凹陷。

7、在一些实施例中,焊盘的周缘区域具有面对凹陷的斜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区域具有曲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周缘区域具有内侧面、外侧面以及连接内侧面与外侧面的上表面,其中,导电件接触周缘区域的内侧面、外侧面以及上表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焊盘还具有延伸区域,延伸区域在周缘区域的远离中间区域的一侧与周缘区域相邻,其中,延伸区域与周缘区域定义一阶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结构还包括:阻焊层,设置于焊盘外侧;封装体,封装体设置于第一基板与中介层之间,其中,封装体延伸至阻焊层与焊盘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结构还包括封装体,封装体设置于第一基板与中介层之间,其中,中介层的第一表面、周缘区域的外侧面的下部和导电件定义一空间以容置封装体的填料。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降低了中介层的厚度,进而可以降低封装结构的厚度。焊盘可用于定位导电件,还可以与导电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加导电件与焊盘间的连接可靠性。通过采用没有阻焊层的设计,可以增加形成封装体的模流空间并减少对模流的阻碍,从而能够降低模流未填满风险,解决了形成的封装体可能存在空隙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祺余忠儒李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