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820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棱镜的硬度和抗划伤以及耐热、耐溶剂性能欠佳、产品的一致性较差、生产速度偏低、工作效率不高等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环形带状模具、加热膜压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的环形带状模具有一个内表面和一个外表面,其外表面带有呈凸出状的连续精密微棱镜阵列结构,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还包括涂覆装置、干燥装置和UV固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涂覆装置、干燥装置和UV固化装置,使得微棱镜结构由光敏树酯UV固化后形成,其硬度和抗划伤以及耐热、耐溶剂性能大幅提升,并且产品一致性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明显提高生产速度、增加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 反光膜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材料由于其卓越的逆反射性能,越来越广泛的 被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牌和车辆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等领域。所 谓的微棱镜阵列结构是指由三个彼此两两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结构,可以对来 自正表面的入射光进行全内反射,从而极大的提高对入射光的反射效率。基于 这种结构的平面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尺寸或形状,也不受限于棱镜单元的光轴 方向,通常称这种结构为立方角锥、三角锥或三面体。根据微棱镜型反光材料应用领域的不同,其模具的成型方法基本分为磨削 法和连续浮刻法。通过磨削法所得的模具,规格较小且厚,而且微棱镜的尺寸 较大,只适合于注塑成型和复制,由此生产的反光材料只能适用于车辆被动安 全防护装置和道路轮廓指示标识等领域。为了发挥用于道路交通安全标识用途的微棱镜型反光膜的优点,并且能够 采用柔性薄膜形式,这就需要大大减小方角单元的尺寸;另外,为了实现将光 反射回其光源的功能,还必须保持方角型反光膜的三个反光面光洁、平滑,且 彼此之间的垂直偏差应在几分之内,如超出此限,或反光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包括环形带状模具(6)、加热膜压装置(3)和冷却装置(5),所述的环形带状模具(6)有一个内表面(61)和一个外表面(62),其外表面(62)带有呈凸出状的连续精密微棱镜阵列结构(6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还包括涂覆装置(1)、干燥装置(2)和UV固化装置(4),所述的涂覆装置(1)在树酯薄膜(82)的一侧表面涂覆光敏树酯(81);涂覆了光敏树酯(81)的树酯薄膜(82)通过所述的干燥装置(2)进行干燥;然后将树酯薄膜(82)上涂覆有光敏树酯(81)的一侧表面紧贴于环形带状模具(6)的外表面(62)通过所述的加热膜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包括环形带状模具(6)、加热膜压装置(3)和冷却装置(5),所述的环形带状模具(6)有一个内表面(61)和一个外表面(62),其外表面(62)带有呈凸出状的连续精密微棱镜阵列结构(6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还包括涂覆装置(1)、干燥装置(2)和UV固化装置(4),所述的涂覆装置(1)在树酯薄膜(82)的一侧表面涂覆光敏树酯(81);涂覆了光敏树酯(81)的树酯薄膜(82)通过所述的干燥装置(2)进行干燥;然后将树酯薄膜(82)上涂覆有光敏树酯(81)的一侧表面紧贴于环形带状模具(6)的外表面(62)通过所述的加热膜压装置(3)进行加热、膜压,使所述的光敏树酯(81)填满凸起的微棱镜结构的间隙;在光敏树酯(81)与环形带状模具(6)的外表面(62)上的微棱镜阵列结构(63)紧密啮合的情况下,利用UV固化装置(4)固化光敏树酯(81),并使其牢固附着于树酯薄膜(82)上、与树酯薄膜(82)形成不可分离的一体,涂覆了光敏树酯(81)的树酯薄膜(82)、固化后的光敏树酯(81)及成型于其上的微棱镜结构共同组成层压膜(8);所述的层压膜(8)经过冷却装置(5)处理,即形成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设备还包括用于往加热膜压装置(3)中输送背衬膜(7) 的传送装置(71),贴附有所述背衬膜(7)并涂覆了经干燥的光敏树酯(81) 的树酯薄膜(82)依次通过加热膜压装置(3)、 UV固化装置(4)和冷却装置(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涂覆装置(1)包括盛料器具、上料辊(12)、挤压辊(13)以 及与挤压辊(13)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自由升降的加压系统(17),所述的盛料器 具中盛有光敏树酯(81),所述的光敏树酯(81)随着上料辊(12)的转动流转 至上料辊(12)的外表面;所述的树酯薄膜(82)位于上料辊(12)的上方、 挤压辊(13)的下方,通过所述的加压系统(17)对挤压辊(13)的作用,包 覆于上料辊(12)表面的光敏树酯(81)被转移到树酯薄膜(82)朝向上料辊(12) —侧的表面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盛料器具为盛料槽(11),上料辊(12)浸于所述的盛料槽(11) 中。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涂覆装置(1)还包括转移辊(14),所述的转移辊(14)位于 上料辊(12)的上方、树酯薄膜(82)的下方,所述的挤压辊(13)与所述的 加压系统(17)相连,所述的挤压辊(13)和转移辊(14)在切线方向上与树 酯薄膜(82)的传送方向一致,所述的转移辊(14)和上料辊(12)在切线方 向上的运动方向一致。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涂覆装置(1)还包括刮刀(16),刮刀(16)与上料辊(12) 或转移辊(14)触接,将上料辊(12)或转移辊(14)上多余的光敏树酯(81) 刮除。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棱镜阵列结构的反光膜的生产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涂覆装置(1)还包括增压辊(15),所述的增压辊(15)位于 挤压辊(13)的上方,所述的增压辊(15)与所述的加压系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雄胡智彪王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